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802.11 和 802.1X

802.11 和 802.1X 是两个完全不同但密切相关的协议,它们解决的是无线网络(Wi-Fi)中不同层面的问题。

简单来说:

  • 802.11 定义了“修路”的标准——如何建立物理的无线连接。
  • 802.1X 定义了“设关卡和查证件”的标准——如何对要上路的人进行身份认证和授权。

下面我们来详细解释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1. IEEE 802.11 - “无线局域网(WLAN)标准”

核心功能:定义了无线局域网(Wi-Fi)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的技术标准。它关心的是如何通过无线电波在空中传输数据。

关键内容

  • 物理介质: 使用无线电波(2.4GHz, 5GHz, 6GHz 等频段)而非网线。
  • 传输速率: 规定了从最初的 2Mbps 到如今万兆速率的不同标准,如 802.11a/b/g/n/ac/ax (Wi-Fi 6)、be (Wi-Fi 7)。
  • 基本操作模式: 定义了设备之间如何发现彼此(信标帧)、如何建立连接(关联过程)、如何共享无线媒介(CSMA/CA)等。
  • 早期安全机制: 定义了最初的安全性协议,如 WEP, 后来被证明非常脆弱。

可以把它想象成:
802.11 就像是修建了一条所有人都能看到的公共道路。任何有汽车(无线网卡)的人都可以开到这条路上,并且听到别人的广播。如果没有管理,这条路谁都可以上,非常不安全。


2. IEEE 802.1X - “端口访问控制标准”

核心功能: 它是一个基于端口的网络访问控制(NAC)协议。它不关心信号是无线还是有线的,它的核心任务是对试图接入网络的用户设备进行身份认证和授权

关键内容

  • 认证框架: 定义了一个通用的认证架构,称为 EAP(可扩展认证协议)。EAP 就像一个“通用翻译官”,允许在认证过程中使用多种不同的认证方法(如用户名密码、数字证书、智能卡等)。
  • 三个角色
    1. Supplicant(客户端): 想要接入网络的设备(如你的笔记本电脑、手机)。
    2. Authenticator(认证器): 控制网络访问的设备(如支持 802.1X 的无线接入点 AP 或交换机)。它就像一个“门卫”。
    3. Authentication Server(认证服务器): 实际执行验证操作的服务器(通常是 RADIUS 服务器)。它就像“安全总部”,存有所有用户的凭证信息。“门卫”把客户端提供的证件交给“安全总部”进行核实。
  • 工作流程: 客户端连接后,认证器(AP)会阻塞所有数据流量,只允许认证流量通过。客户端和认证服务器通过 EAP 协议进行身份验证。只有验证成功后,认证器才会“打开端口”,允许客户端访问网络资源。

可以把它想象成:
802.1X 就像是在 802.11 这条公共道路的入口处设置了一个安全检查站。你的车(设备)想上路,必须先在检查站向门卫(Authenticator)出示你的证件(用户名/密码/证书)。门卫会把证件传真给总部(Authentication Server)核实。总部确认你的身份合法后,才会通知门卫抬起栏杆,放你的车进入高速公路。


两者的关系和协同工作

802.11 和 802.1X 的结合,诞生了现代 Wi-Fi 安全的核心——WPA2 和 WPA3 企业版

  • WPA/WPA2-个人版 (WPA-Personal): 使用预共享密钥(PSK),也就是我们常说的“Wi-Fi 密码”。所有用户使用同一个密码,不涉及 802.1X
  • WPA/WPA2-企业版 (WPA-Enterprise)正是 802.11 和 802.1X 的结合
    1. 802.11 负责建立无线的物理连接和加密数据(使用强加密算法如 CCMP/AES)。
    2. 802.1X 负责在连接建立后,对每个用户进行独立的、高强度的身份认证。

这个过程是:

  1. 你的设备通过 802.11 协议连接到无线路由器(AP)。
  2. AP 启动 802.1X 过程,要求你进行身份验证。
  3. 你输入公司的用户名和密码(或使用证书)。
  4. AP 将你的凭证通过 RADIUS 协议发送给后台的 RADIUS 服务器进行验证。
  5. 验证通过后,RADIUS 服务器会通知 AP“放行”,并生成一个独特的加密密钥给你的会话。
  6. 此后,你设备上的所有数据通信都通过 802.11 提供的强加密通道进行传输。

总结对比表

特性IEEE 802.11IEEE 802.1X
核心范畴无线局域网 (Wi-Fi)网络访问控制 (NAC)
主要功能定义无线通信的物理和链路层标准,如何传输数据定义对连接网络的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和授权的框架
工作层面物理层、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之上的认证协议)
依赖介质仅限无线通用,既可用于无线(Wi-Fi),也可用于有线以太网
安全角色提供链路层的加密(如WPA2的AES加密)提供身份认证动态密钥管理
常见应用家庭Wi-Fi、公共热点、企业无线网络WPA/WPA2-企业版、有线网络接入认证

结论:
802.11 是 Wi-Fi 的基础,决定了信号如何传输;而 802.1X 是高级安全的大门,决定了谁可以接入这个信号并使用网络。 在现代企业环境中,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既便捷又安全的无线网络。

http://www.xdnf.cn/news/1422253.html

相关文章:

  • 谷歌-PCR-CA-联合训练并行小码本引入语义特征
  • wpf之WrapPanel
  • RAG-文本到SQL
  • 国别域名的SEO优势:是否更利于在当地搜索引擎排名?
  • Linux -- 进程间通信【System V共享内存】
  • 软考中级习题与解答——第二章_程序语言与语言处理程序(1)
  • vue社区网格化管理系统(代码+数据库+LW)
  • PRACH物理层详解
  • Flutter Container 阴影设置指南 2025版
  • 【技术选型】大型移动端跨平台应用开发 Flutter VS React Native
  • Web网络开发 -- Vue2基础语法,属性和生命周期
  • 大模型面试题剖析:全量微调与 LoRA 微调
  • TDengine 日期时间函数 DAYOFWEEK 使用手册
  • 特征增强方法【特征构建】
  • 太浅显数学常识暴露太重大数学真相:同样是有首项的无穷数列,此列的项可多于彼列的项
  • 车载卫星通信:让自动驾驶“永不掉线”?
  • STM32项目分享:基于单片机的图书馆座位监测系统
  • Git 版本管理工具基本操作汇总—命令总结
  • 液态神经网络(LNN)2:LTC改进成CFC详细推导过程
  • 使用 BayesFlow 神经网络简化贝叶斯推断的案例分享(二)
  • 液态神经网络:智能制造的新引擎
  • Android Framework打电话禁止播放运营商视频彩铃
  • FastLED库完全指南:打造炫酷LED灯光效果
  • 线程池发生了异常该怎么处理?
  • 多校区学校押金原路退回系统之免安装使用教程——东方仙盟
  • 本地部署开源临时文本分享服务 PrivateBin 并实现外部访问( Windows 版本)
  • AOSP 目录及其作用
  • Minecraft(我的世界)服务器信息查询免费API接口详解
  • golang 14并发编程
  • 轻量实现 OCPP 1.6 JSON 协议(欧洲版)的充电桩调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