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 八股文 经典题目 - Mysql部分(一)
Mysql
目录
Mysql
1.讲讲索引sql的执行过程
2. 讲讲事务提交的步骤
3. 讲讲期间涉及到的redo log、binlog、undo log原理。
4. 索引引用的什么树 请介绍:
5. 线程池和Mysql锁类型
1.讲讲索引sql的执行过程
一条sql的查询执行多个阶段,包括解析,优化和执行。索引的核心作用就是减少磁盘I/O和扫描开销,通过高效定位数据。
通过优化器选择索引路径,执行器减少扫描范围。启用索引后,聚集索引直接定位数据,非聚集索引直接回表,这极大提高了效率,尤其在高并发或大数据表场景。实际性能取决于索引设计,如避免索引碎片或无效索引。
2. 讲讲事务提交的步骤
1. 写入日志缓冲区
2. 日志缓冲区刷盘
3. 更新内部事物状态
4. 释放锁和资源
5. 确认提交成功
3. 讲讲期间涉及到的redo log、binlog、undo log原理。
redo log:重写日志,InnoDB的物理日志 原理:写入时机,事物执行过程中,数据修改同时生成redo log记录;刷盘规则,事物提交时强制将缓冲区刷到磁盘文件;物理特性,记录数据页的物理修改;存储结构,循环写入文件组,空间满时覆盖旧日志。
binlog(二进制日志):逻辑日志,原理:写入时机,事物提交后写入;逻辑特性,记录原始SQL和行数据变更;刷盘规则:通过sync_binlog来控制刷盘频率;存储结构,追加写入,文件不会覆盖
undo log(回滚日志):逻辑日志,原理:写入时机,数据修改前生成undo log;存储内容,记录数据修改前的旧版本;提交处理,事物提交立即删除,标记为可清理状态(由后台purge线程异步回收)
4. 索引引用的什么树 请介绍:
首先一开始用的是简单树,如二叉树和平衡树,但对大数据集和磁盘存储时,会导致读写延迟变大,于是就引进了B+树
B+树是现代数据库的标配索引结构。它的非叶子节点仅存储关键字,作为导航路径,不存储实际数据,叶子节点链表支持扫描而非全树遍历。因此B+树是目前磁盘索引的主流选择。
5. 线程池和Mysql锁类型
线程池:是一种管理并复用线程资源的机制;先任务提交,再进行线程分配,核心线程忙的话任务入队列等待,当队容满时创建新线程,队列和线程全满时触发拒绝机制,非核心线程超时后自动销毁。
Mysql锁类型:首先我们要明白mysql锁机制是保障数据一致性和事务隔离核心,主要分为表级锁和行级锁俩部分
表级锁用于整张表:共享锁:允许多事务读取数据,阻塞写操作
排他锁:仅允许单事务读写数据,阻塞其他所有操作
意向锁:避免全表扫描时,行锁与表锁冲突
行级锁仅用于单行或行间隙:记录锁:锁定索引记录本身
间隙锁:锁定索引记录间的间隙
临建锁:记录锁和间隙锁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