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H3C(基于Comware操作系统)与eNSP平台(模拟华为VRP操作系统)的命令差异

快速掌握H3C(基于Comware操作系统)与eNSP平台(模拟华为VRP操作系统)的命令差异

一、先掌握“底层架构差异”:理解命令设计逻辑

H3C的Comware和华为的VRP虽然均源自早期的VRP架构(历史原因),但后期演进中形成了不同的设计逻辑,这是命令差异的根源。先明确两者的核心架构共性与差异,能减少后续学习的混淆:

  • 共性:均采用“视图化”命令行(用户视图→系统视图→功能视图),配置流程(进入视图→配置命令→保存)基本一致;基础操作命令(如display查看、quit退出)通用。
  • 差异
    • Comware更强调“批量配置”和“模块化分层”(如VLAN批量创建、接口组配置);
    • VRP更注重“简洁性”和“场景化命令”(如简化的路由配置参数)。

举例:进入接口视图时,两者均为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1(格式一致),但H3C可能支持interface range GigabitEthernet 0/0/1 to 0/0/5批量进入,而华为(VRP)需用port-group命令创建接口组后批量配置。

二、按“功能模块”逐一对比核心差异

网络设备的命令可按功能模块划分(如VLAN、路由、接口、ACL等),聚焦高频使用的模块对比,效率更高。以下是核心模块的对比重点:

1. 基础配置(视图、设备命名、保存)
功能 H3C(Comware) 华为(eNSP,VRP)
设备命名 sysname H3C-Switch sysname Huawei-Switch
保存配置 save(需确认覆盖) save(需确认覆盖)
恢复默认配置 reset saved-configuration + 重启 reset save
http://www.xdnf.cn/news/1274491.html

相关文章:

  • Shell脚本-了解i++和++i
  • 堆(Java实现)
  • Spark学习(Pyspark)
  • 整数规划-分支定界
  • 【软件测试】BUG篇 — 详解
  • ATF(TF-A)安全通告 TFV-13(CVE-2024-7881)
  • 33.搜索旋转排序数组
  • ECharts 的理解和简单应用笔记
  • Gin vs Beego vs Echo:三大主流 Go Web 框架深度对比
  • 使用Blender可视化多传感器坐标系转换
  • sqli-labs-master/Less-51~Less-61
  • 文件 IO
  • MySQL 子查询
  • 大模型时代的机器人研究趋势:从多模态融合到高效迁移
  • Flutter 与 Android NDK 集成实战:实现高性能原生功能
  • wordpress文章摘要调用的3种方法
  • AI(1)-神经网络(正向传播与反向传播)
  • String AOP、事务、缓存
  • Java数据结构——LinkedList
  • Python与MySQL数据库交互实践:自动化数据插入系统
  • Radiology:经颅交流电刺激调节轻度阿尔茨海默病皮层与海马功能连接
  • 【Docker实战】将Django应用容器化的完整指南
  • YOLOv8算法改进--通过yaml文件添加注意力机制【附代码】
  • 从Redisson源码角度深入理解Redis分布式锁的正确实现
  • JavaScript垃圾回收机制
  • 106-基于Flask的重庆充电桩投建数据可视化分析系统
  • Redis 监控与优化方案(C++项目)
  • ShadowKV 机制深度解析:高吞吐长上下文 LLM 推理的 KV 缓存“影子”方案
  • WSL创建虚拟机配置VNC
  • ADK【4】内置前端调用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