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DBSCAN 密度聚类分析算法

1. DBSCAN 算法简介


DBSCAN 是一种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旨在发现任意形状的,并且对噪声点outliers)具有鲁棒性。

DBSCAN 通过在数据空间中找到高密度区域,将这些区域作为簇,同时把孤立点(密度低的点)归为噪声

DBSCAN 的基本思想是:

  • 在某个点的邻域半径ϵ\epsilonϵepsilon)内,如果有足够多的点(超过一个阈值 minPts),就认为这个区域是一个高密度区域,可以扩展成一个簇。
  • 一个簇通过密度相连(density-connected)的点进行扩展。
  • 无法归属于任何簇的点被认为是噪声点。

可以前往 DBSCAN 数据可视化网站来了解执行的流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DBSCAN 的基本概念


  • ϵ\epsilonϵ-邻域(Epsilon-neighborhood)
    对于某个点 PPP,以半径 ϵ\epsilonϵ 为边界的区域内所有的点称为该点的 ϵ\epsilonϵ 邻域。
  • 核心点Core Point
    如果一个点 PPPϵ\epsilonϵ 邻域内至少有 minPts 个点(包括 PPP 自己),那么它被称为核心点。
  • 边界点Border Point
    如果一个点 PPP 在某个核心的 ϵ\epsilonϵ 邻域内,但自身不是核心点,它被称为边界点。
  • 噪声点Noise Point
    如果一个点既不是核心点,也不属于任何核心点的领域,它被认为是噪声点。
  • 密度直达Directly Density-Reachable
    如果点 PPP 是核心点,并且点 QQQPPPϵ\epsilonϵ 邻域内,那么 QQQ 被称为 PPP 的密度直达。
  • 密度可达Density-Reachable
    如果存在一条核心点链表(P1→P2→...→PnP_1 \rightarrow P_2 \rightarrow ... \rightarrow P_nP1P2...Pn),使得每个点从前一个点密度直达,且 P1=PP_1=PP1=PPn=QP_n=QPn=Q,则 Q 是从 P 密度可达的。
  • 密度相连Density-Connected
    如果存在一个点 OOO,使得 PPPQQQ 都从 OOO 密度可达,则称 PPPQQQ 是密度相连的。

3. DBSCAN 算法步骤


  • 初始化
    从数据集中任意选择一个点 PPP,判断它是否为核心点(即 ϵ\epsilonϵ 邻域内是否包含至少 minPts 个点)。
  • 扩展簇
    如果 PPP 是核心点,则开始一个新簇,将 PPP 及其邻域中的点加入簇中,并不断对新的核心点的邻域进行扩展。
  • 处理噪声点
    如果一个点既不在任何簇中,也不满足成为核心点的条件,则将其标记为噪声点。
  • 重复处理
    继续检查所有未访问的点,直到所有点都被访问为止。

4. DBSCAN 伪代码


DBSCAN(D, epsilon, minPts):C = 0   # 初始化簇标签for each unvisited point P in dataset D:mark P as visitedNeighbors = getNeighbors(P, epsilon)    # 获取邻域内的所有点if size(Neighbors) < minPts:mark P as NOISE # 认为该点是噪声else:C = C + 1   # 创建新簇expandCluster(P, Neighbors, C, epsilon, minPts)expandCluster(P, Neighbors, C, epsilon, minPts):add P to cluster Cfor each point Q in Neighbors:if Q is not visited:mark Q as visitedNeighborsQ = getNeighbors(Q, epsilon)if size(NeighborsQ) >= minPts:Neighbors = Neighbors U NeighborsQ  # 扩展簇if Q is not yet assigned to any cluster:add Q to cluster C

5. DBSCAN 的时间复杂度分析


  • 邻域查询:在每次扩展时,需要查找一个点的 ϵ\epsilonϵ 邻域。如果使用 KD-Tree 或 Ball-Tree 等空间索引结构,这个操作的复杂度为 O(log⁡n)O(\log n)O(logn)
  • 总体复杂度:如果对每个点进行邻域查询,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O(n⋅log⁡n)O(n·\log n)O(nlogn)。如果不使用索引结构,最坏情况下是 O(n2)O(n^2)O(n2)

6. DBSCAN 的 Python 实现


方法一:使用 scikit-learn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聚类代码如下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DBSCAN
import numpy as np# 生成示例数据
X = np.array([[1, 2], [2, 2], [2, 3],[8, 7], [8, 8], [25, 80]])# 初始化 DBSCAN 模型
db = DBSCAN(eps=3, min_samples=2).fit(X)# 获取聚类标签
labels = db.labels_print("Cluster labels:", labels)

输出:

Cluster labels: [ 0 0 0 1 1 -1]

其中:

  • 标签为 -1 的点表示噪声点
  • 其他标签表示该点属于的

方法二:手动实现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pairwise_distancesclass DBSCAN:def __init__(self, eps=1.0, min_samples=5):self.eps = epsself.min_samples = min_samplesdef fit(self, X):# 计算所有点之间的距离矩阵distances = pairwise_distances(X)# 初始化标签:0表示未访问,-1表示噪声labels = np.zeros(X.shape[0], dtype=int)cluster_id = 0for i in range(X.shape[0]):if labels[i] != 0:  # 已访问过的点跳过continue# 找到当前点的所有邻居neighbors = self._find_neighbors(i, distances)if len(neighbors) < self.min_samples:labels[i] = -1  # 标记为噪声else:cluster_id += 1self._expand_cluster(i, neighbors, labels, cluster_id, distances)self.labels_ = labelsreturn selfdef _find_neighbors(self, point_idx, distances):"""找到给定点的所有ε-邻域内的邻居"""return np.where(distances[point_idx] <= self.eps)[0]def _expand_cluster(self, point_idx, neighbors, labels, cluster_id, distances):"""从核心点扩展聚类"""labels[point_idx] = cluster_idi = 0while i < len(neighbors):current_point = neighbors[i]if labels[current_point] == -1:  # 如果是噪声,改为边界点labels[current_point] = cluster_idelif labels[current_point] == 0:  # 如果是未访问点labels[current_point] = cluster_id# 找到当前点的所有邻居current_neighbors = self._find_neighbors(current_point, distances)if len(current_neighbors) >= self.min_samples:# 将新邻居加入列表(合并邻居)neighbors = np.concatenate([neighbors, current_neighbors])i += 1# 测试代码
if __name__ == "__main__":# 使用你提供的示例数据X = np.array([[1, 2], [2, 2], [2, 3], [8, 7], [8, 8], [25, 80]])# 创建并运行DBSCANdbscan = DBSCAN(eps=3, min_samples=2)dbscan.fit(X)# 打印结果print("聚类结果:", dbscan.labels_)# 可视化结果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plt.figure(figsize=(10, 6))colors = ['red', 'blue', 'green', 'purple', 'orange']for i in range(len(X)):if dbscan.labels_[i] == -1:plt.scatter(X[i, 0], X[i, 1], c='black', marker='x', s=100, label='Noise' if i == 0 else "")else:plt.scatter(X[i, 0], X[i, 1], c=colors[dbscan.labels_[i] - 1], label=f'Cluster {dbscan.labels_[i]}' if i == 0 or dbscan.labels_[i] != dbscan.labels_[i-1] else "")plt.title('DBSCAN Clustering Result')plt.xlabel('X coordinate')plt.ylabel('Y coordinate')plt.legend()plt.grid(True)plt.show()

7. DBSCAN 的优缺点


  • 优点:
    • 可以发现任意形状的簇。
    • 不需要预先指定簇的数量。
    • 对噪声有鲁棒性。
  • 缺点
    • 当簇的密度差异较大时,效果不佳。
    • 高维数据(超过 10 维)中的性能较差,非常消耗 CPU 和 GPU 以及内存性能。
    • 需要合理选择 ϵ\epsilonϵ 和 minPts 参数。
http://www.xdnf.cn/news/1440001.html

相关文章:

  • 【ProtoBuf 】C++ 网络通讯录开发实战:ProtoBuf 协议设计与 HTTP 服务实现
  • 构建下一代互联网:解码Web3、区块链、协议与云计算的协同演进
  • 【微信小程序预览文件】(PDF、DOC、DOCX、XLS、XLSX、PPT、PPTX)
  • 机器学习进阶,一文搞定模型选型!
  • 智能高效内存分配器测试报告
  • 根据fullcalendar实现企业微信的拖动式预约会议
  • Linux 用户的 Windows 改造之旅
  • Web端最强中继器表格元件库来了!55页高保真交互案例,Axure 9/10/11通用
  • 使用langgraph创建工作流系列3:增加记忆
  • 100种高级数据结构 (速查表)
  • 【NVIDIA B200】1.alltoall_perf 单机性能深度分析:基于 alltoall_perf 测试数据
  • 如何评价2025年数学建模国赛?
  • Debezium系列之:Flink SQL消费Debezium数据,只消费新增数据,过滤掉更新、删除数据
  • 计算机毕业设计选题推荐:基于Python+Django的新能源汽车数据分析系统
  • AI随笔番外 · 猫猫狐狐的尾巴式技术分享
  • Networking Concepts
  • 超越马力欧:如何为经典2D平台游戏注入全新灵魂
  • vue 手动书写步骤条
  • 用Blender制作Rat Rod风格汽车
  • MySQL 8.0.40 主从复制完整实验总结(基础搭建 + 进阶延时同步与误操作恢复)
  • 智能电视小米电视浏览器兼容性踩坑电视黑屏或者电视白屏,Vue项目从Axios到Fetch的避坑指南
  • GitHub每日最火火火项目(9.3)
  • 演员-评论员算法有何优点?
  • 《探索C++11:现代语法的性能优化策略(中篇)》
  • 从公共形象到专属定制,井云交互数字人满足金融/政务多元需求
  • etcd对比redis
  • MySQL--CRUD
  • Oracle 10g 安装教程(详解,从exe安装到数据库配置,附安装包)​
  • 食物分类案例优化改进 (数据增强,最优模型保存和使用)
  • oracle 从一张表更新到另外一张表的方法(MER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