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编程与数学 03-004 数据库系统概论 08_逻辑结构设计

编程与数学 03-004 数据库系统概论 08_逻辑结构设计

    • 一、从E-R模型到关系模型的转换
      • (一)实体的转换
      • (二)联系的转换
    • 二、关系模式的规范化
      • (一)函数依赖的定义
      • (二)范式的定义和判断方法
      • (三)关系模式的分解与规范化
    • 三、逻辑结构设计的优化
      • (一)消除冗余的关系和属性
      • (二)合并相关的属性
    • 全文总结

摘要:逻辑结构设计是数据库设计的关键阶段,主要任务是将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并进行规范化和优化。转换包括实体和联系的转换,实体转换为关系模式,联系根据类型转换为新的或合并到现有关系模式。关系模式的规范化通过分解关系模式以满足不同范式要求,减少数据冗余和异常。优化则包括消除冗余关系和属性、合并相关属性等,以提高系统性能和可扩展性。掌握这些内容有助于为数据库设计和开发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逻辑结构设计,E-R模型,关系模型,规范化,优化

人工智能助手:Kimi


一、从E-R模型到关系模型的转换

逻辑结构设计是将概念结构设计阶段得到的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的过程。关系模型是关系数据库的标准模型,它将数据表示为二维表的形式。从E-R模型到关系模型的转换是逻辑结构设计的核心任务。

(一)实体的转换

在E-R模型中,每个实体集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实体的属性成为关系的属性,实体的主键成为关系的主键。例如,假设有一个“学生”实体,其属性包括学号、姓名和年龄,其中学号是主键。转换为关系模型后,“学生”实体对应的关系模式为:

学生(学号, 姓名, 年龄)

其中,学号是关系的主键。

(二)联系的转换

联系的转换取决于联系的类型,即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多。

  1. 一对一联系的转换:一对一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新的关系模式,也可以将联系合并到任意一端的实体对应的关系模式中。例如,假设有一个“教师”实体和一个“课程”实体,它们之间存在一对一的“授课”联系。可以将“授课”联系转换为一个新的关系模式,如“授课(教师编号, 课程编号)”,其中教师编号和课程编号是外键;也可以将“授课”联系合并到“教师”实体对应的关系模式中,如“教师(教师编号, 教师姓名, 课程编号)”,其中课程编号是外键。
  2. 一对多联系的转换:一对多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新的关系模式,也可以将联系合并到多端的实体对应的关系模式中。例如,假设有一个“学生”实体和一个“课程”实体,它们之间存在一对多的“选课”联系。可以将“选课”联系转换为一个新的关系模式,如“选课(学生编号, 课程编号)”,其中学生编号和课程编号是外键;也可以将“选课”联系合并到“学生”实体对应的关系模式中,如“学生(学生编号, 学生姓名, 课程编号)”,其中课程编号是外键。
  3. 多对多联系的转换:多对多联系必须转换为一个新的关系模式。例如,假设有一个“学生”实体和一个“课程”实体,它们之间存在多对多的“选课”联系。可以将“选课”联系转换为一个新的关系模式,如“选课(学生编号, 课程编号)”,其中学生编号和课程编号是外键。

二、关系模式的规范化

关系模式的规范化是逻辑结构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减少数据冗余、消除数据异常,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规范化的过程是将关系模式分解为更小的关系模式,直到满足一定的范式要求。

(一)函数依赖的定义

函数依赖是关系模式中属性之间的一种依赖关系。如果在一个关系模式中,属性X的值唯一地决定了属性Y的值,那么称Y函数依赖于X,记作X→Y。例如,在“学生”关系模式中,学号唯一地决定了学生的姓名和年龄,因此有学号→姓名,学号→年龄。

(二)范式的定义和判断方法

范式是关系模式规范化中的一个标准,用于衡量关系模式的规范化程度。常见的范式包括1NF、2NF、3NF和BCNF。

  1. 第一范式(1NF):如果一个关系模式的所有属性都是不可再分的原子属性,那么称该关系模式满足第一范式。例如,“学生(学号, 姓名, 年龄)”关系模式满足1NF,因为其所有属性都是不可再分的原子属性。
  2. 第二范式(2NF):如果一个关系模式满足1NF,并且每个非主属性都完全函数依赖于主键,那么称该关系模式满足第二范式。例如,“学生(学号, 姓名, 年龄)”关系模式满足2NF,因为其非主属性(姓名和年龄)都完全函数依赖于主键(学号)。
  3. 第三范式(3NF):如果一个关系模式满足2NF,并且每个非主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主键,那么称该关系模式满足第三范式。例如,“学生(学号, 姓名, 年龄)”关系模式满足3NF,因为其非主属性(姓名和年龄)都不传递依赖于主键(学号)。
  4. BCNF(Boyce-Codd范式):如果一个关系模式满足3NF,并且每个决定因素都是候选键,那么称该关系模式满足BCNF。例如,“学生(学号, 姓名, 年龄)”关系模式满足BCNF,因为其决定因素(学号)是候选键。

(三)关系模式的分解与规范化

关系模式的分解是将一个关系模式分解为多个关系模式的过程。分解的目的是使每个关系模式都满足一定的范式要求。分解的方法包括水平分解和垂直分解。

  1. 水平分解:将一个关系模式分解为多个关系模式,每个关系模式包含原关系模式的一部分元组。例如,将“学生(学号, 姓名, 年龄)”关系模式分解为“学生1(学号, 姓名)”和“学生2(学号, 年龄)”两个关系模式。
  2. 垂直分解:将一个关系模式分解为多个关系模式,每个关系模式包含原关系模式的一部分属性。例如,将“学生(学号, 姓名, 年龄)”关系模式分解为“学生1(学号, 姓名)”和“学生2(学号, 年龄)”两个关系模式。

三、逻辑结构设计的优化

逻辑结构设计的优化是逻辑结构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提高关系模式的质量,减少数据冗余和操作复杂性,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扩展性。优化的方法包括消除冗余的关系和属性、合并相关的属性等。

(一)消除冗余的关系和属性

  1. 消除冗余关系:检查关系模式中是否存在重复的关系,如果有,则将它们合并为一个关系。例如,如果存在两个关系模式“学生1(学号, 姓名)”和“学生2(学号, 姓名)”,它们的属性完全相同,可以将它们合并为一个关系模式“学生(学号, 姓名)”。
  2. 消除冗余属性:检查关系模式中是否存在重复的属性,如果有,则将它们合并为一个属性。例如,在“学生(学号, 姓名, 年龄, 年龄)”关系模式中,存在两个重复的“年龄”属性,可以将它们合并为一个“年龄”属性。

(二)合并相关的属性

  1. 合并相关属性:检查关系模式中是否存在具有相似功能的属性,如果有,则将它们合并为一个属性。例如,在“学生(学号, 姓名, 年龄, 性别)”关系模式中,如果“年龄”和“性别”属性经常一起使用,可以将它们合并为一个属性“个人信息(年龄, 性别)”。
  2. 合并相关关系:检查关系模式中是否存在具有相似功能的关系,如果有,则将它们合并为一个关系。例如,在“学生1(学号, 姓名)”和“学生2(学号, 年龄)”关系模式中,如果“学生1”和“学生2”关系模式经常一起使用,可以将它们合并为一个关系模式“学生(学号, 姓名, 年龄)”。

全文总结

逻辑结构设计是数据库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其目标是将概念结构设计阶段得到的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并进行规范化和优化。逻辑结构设计的主要任务包括从E-R模型到关系模型的转换、关系模式的规范化和逻辑结构设计的优化。

从E-R模型到关系模型的转换是逻辑结构设计的核心任务,其方法包括实体的转换和联系的转换。实体的转换是将每个实体集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联系的转换取决于联系的类型,即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多。

关系模式的规范化是逻辑结构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减少数据冗余、消除数据异常,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规范化的过程是将关系模式分解为更小的关系模式,直到满足一定的范式要求。范式包括1NF、2NF、3NF和BCNF等,判断方法包括检查函数依赖和传递依赖等。

逻辑结构设计的优化是逻辑结构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提高关系模式的质量,减少数据冗余和操作复杂性,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扩展性。优化的方法包括消除冗余的关系和属性、合并相关的属性等。

在学习逻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深入理解从E-R模型到关系模型的转换方法,掌握关系模式的规范化和优化技巧,熟悉函数依赖和范式的定义和判断方法。通过大量的实践和练习,我们可以熟练掌握逻辑结构设计的方法和技巧,为今后的数据库设计和开发奠定坚实的基础。

http://www.xdnf.cn/news/1402885.html

相关文章:

  • 【Canvas与盾牌】美国队长之盾卡通版
  • java报错问题解析
  • Dify 从入门到精通(第 65/100 篇):Dify 的自动化测试(进阶篇)
  • 疯狂星期四文案网第55天运营日记
  • 2024年INS SCI2区,基于快速成本评估和蚁群优化算法的多无人地面飞行器分层任务规划,深度解析+性能实测
  • C++/QT day2(8.30)
  • 【Python+requests】解决Python requests中的ProxyError:SSL版本错误问题详解
  • 笔记共享平台|基于Java+vue的读书笔记共享平台系统(源码+数据库+文档)
  • 简历书写---自我评价怎么写
  • offsetof宏的实现
  • Cybero: 1靶场渗透
  • HarmonyOS 应用开发:基于API 12及以上的现代化实践
  • 华为对“业务对象”是怎样定义与应用的?
  • Windows系统提示“找不到文件‘javaw‘”
  • react虚拟列表实现及原理
  • Git与DevOps实战:从版本控制到自动化部署
  • docker 启动一个clickhouse , docker 创建ck数据库
  • 介绍分布式事务之Seata
  • 【系统分析师】高分论文:论系统测试技术及应用
  • IAR工程如何搭建vscode+clangd编辑环境
  • day42-Ansible
  • “人工智能+”行动重磅发布!ElfBoard助力嵌入式教育智能化升级
  • 【Java】常见数据结构及方法
  • EVidenceModeler v2.1 安装与使用--生信工具58
  • 嵌入式开发学习 C++:day02
  • mysql(自写)
  • 10. 函数和匿名函数(二)
  • 数值分析——误差的来源与分类、误差的基本概念(绝对误差、相对误差、有效数字)
  • 国标调查:引领汽车消费市场健康发展的理性指南
  • 奥普新汽车声学测试方案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