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模态与多模态的概念

目录

前言

一、什么是模态?

二、多模态:信息的融合与协作

多模态的类型

三、多模态的三种典型形式

核心模态:3V框架

四、模态研究的核心领域:“3V”

五、为什么多模态很重要?

六、现实世界中的多模态应用

智能医疗诊断

内容审核与安全

教育技术

智能零售

总结



前言

在人工智能的语境中,模态(Modality) 是一个核心概念。它指的是 表达或感知事物的方式,也就是信息的来源或形式。理解“模态”与“多模态”,就像理解人类如何通过不同的感官去感知世界,是理解大模型能力的重要前提。本文将围绕模态的概念、多模态的分类,以及其在人工智能中的研究方向进行解读。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丰富的世界里。清晨醒来,你看到阳光透过窗帘(视觉),听到鸟儿的鸣叫(听觉),闻到咖啡的香气(嗅觉),感受床铺的柔软(触觉)——这一切都是你通过不同方式感知世界的结果。每一种感知方式,在人工智能领域都有一个对应的概念:模态

那么,AI是如何像人类一样,通过多种"感官"来理解和处理信息的呢?本文将带您深入浅出地了解模态与多模态的核心概念,以及它们如何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一、什么是模态?

模态可以理解为信息的载体和表现形式。例如:

  • 视觉模态:人通过眼睛获取图像和视频。

  • 听觉模态:人通过耳朵获取语音和声音。

  • 触觉模态:人通过皮肤感受压力与温度。

  • 文本模态:书写语言所承载的知识与语义。

  • 传感器模态:雷达、红外、加速度计等设备获取的信号。

更细粒度地说:

  • 同一媒介下可以有不同模态,比如中文与英文是不同的文本模态。

  • 同一类数据在不同条件下采集,也可以看作不同模态,例如在白天和夜晚拍摄的图像。

因此,模态的本质在于同一事物可通过不同的感知或表达形式被捕捉和理解

模态是表达或感知事物的一种方式,简单说,就是信息的“来源”或“形式”。它类似人类感官:视觉(看)、听觉(听)、触觉(摸),每种感官是一个模态。在AI中,模态更广:

  • 媒介:文本(文章)、语音(音频)、图像(照片)、视频。
  • 传感器:雷达(电磁波)、红外(热信号)、加速度计(运动)。

模态比“多媒体”更细腻。例如,同一媒介(文本)下,中文和英文可算两种模态;同一图像数据,室内和户外采集也算不同模态。这种细粒度让AI更灵活地处理复杂信息。

一句话总结模态是信息的一个“视角”,像人类感官一样捕捉世界

解释:图表显示模态主要分为媒介模态(如文本、图像)和传感器模态(如雷达、红外),前者在AI应用中占比更高,因其贴近人类交互。


二、多模态:信息的融合与协作

多模态(Multimodal),顾名思义,就是来自多个模态的信息被结合起来,以便更全面地理解和表达事物。

多模态的类型

▲同质性模态

  • 不同来源的同类数据。

  • 例子:两台相机从不同角度拍摄的同一场景。

异质性模态

  • 不同媒介的数据结合。

  • 例子:一张图像 + 与其对应的文字描述。

​▲跨结构模态

  • 数据结构与表现形式完全不同。

  • 例子:用公式、函数图、解释性文本共同描述一个数学概念;用知识图谱和词向量共同表达语义。


对比同质性和异质性模态的特点:

解释:异质性模态(如图像+文本)因数据形式差异,融合复杂性更高,但潜力更大。

#


三、多模态的三种典型形式

1.同一对象的多媒体描述

  • 互联网中,一个商品可能同时有视频介绍、图片展示、语音解说和文字说明。

2.不同传感器对同一对象的采集

  • 医学影像学:CT、B 超、核磁共振对同一病灶的不同视角呈现。

  • 物联网:雷达、红外等传感器检测同一目标的不同特征。

3.不同符号系统对同一语义的表达

  • 数学领域:用公式、图像和文字三种方式解释同一个概念。

  • NLP 语义建模:用词向量、知识图谱和文本描述表达相同语义。

以下图表展示三种形式在行业的应用比例:

解释:多媒体描述(如社交媒体分析)应用最广,传感器数据(如医疗、驾驶)次之,信息符号(教育)因复杂性较高占比稍低。

核心模态:3V框架


四、模态研究的核心领域:“3V”

人工智能中常见的三大模态,也被称为 3V

  • Verbal(文本)

  • Vocal(语音)

  • Visual(视觉)

这三类模态覆盖了人类大部分日常信息来源,也是多模态研究的重点。


五、为什么多模态很重要?

人类对世界的理解从来不是单一模态的。比如,我们观看一部电影时,会同时处理视觉(画面)、听觉(对白、音乐)和语义(剧情逻辑)。AI 如果仅依赖单一模态,很难达到人类水平的理解和表达。

多模态的价值在于

  1. 信息互补:不同模态提供的视角能增强理解的准确性。

  2. 增强泛化能力:避免模型过度依赖单一模态而产生偏差。

  3. 更自然的人机交互:支持“看图提问”、“语音对话”、“图文混合生成”。


六、现实世界中的多模态应用

智能医疗诊断

结合医学影像(CT、MRI)、患者病历文本和实验室数据,提供更全面的诊断建议。

内容审核与安全

同时分析图像的视觉内容、文本的描述和音频的语音内容,精准识别违规内容。

教育技术

在线学习平台同时分析学生的文本回答、语音表达和面部表情,评估理解程度和投入度。

智能零售

顾客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与系统交互:语音查询、手势选择商品、面部识别支付,创造无缝购物体验。


总结

简而言之:

  • 模态 是信息的来源与表达形式。

  • 多模态 是不同模态的协同,帮助 AI 更全面地理解与生成信息。

如果说 单一模态 AI 是“单感官智能”,那么 多模态 AI 就是“多感官智能”,更接近人类的认知方式,也因此成为当前大模型发展的重要方向。

http://www.xdnf.cn/news/1354393.html

相关文章:

  • 使用 AD 帐户从 ASP.NET 8 容器登录 SQL Server 的 Kerberos Sidecar
  • uniapp对接一键登录
  • FL Studio Win版.exe安装教程(直接安装版/详细步骤/附安装包下载)
  • 全面解析主流AI模型:功能对比与应用推荐
  • 离线优先与冲突解决:ABP vNext + PWA 的边缘同步
  • AI实现超级客户端打印 支持APP 网页 小程序 调用本地客户端打印
  • 可视化-模块1-HTML-02
  • week4-[循环结构]生日悖论-new
  • Dubbo vs Feign
  • Python 学习(十六) 下一代 Python 包管理工具:UV
  • More Effective C++ 条款04:非必要不提供默认构造函数
  • Day58 Java面向对象13 instanceof 和 类型转换
  • OCR、文档解析工具合集(下)
  • Text2API与Text2SQL深度对比:自然语言驱动的数据交互革命
  • 【51单片机】【protues仿真】基于51单片机冰箱系统
  • 嘉立创EDA快捷键汇总
  • 每日一题8.23
  • Windows应急响应一般思路(三)
  • 从词源和输出生成等角度详细解析PHP中常用文件操作类函数
  • BEVDet/BEVDet4D
  • 【40页PPT】数据安全动态数据脱敏解决方案(附下载方式)
  • LeetCode 分类刷题:2529. 正整数和负整数的最大计数
  • 【大语言模型 16】Transformer三种架构深度对比:选择最适合你的模型架构
  • XCVM1802-2MSEVSVA2197 XilinxAMD Versal Premium FPGA
  • flink常见问题之超出文件描述符限制
  • android studio配置 build
  • VS Code 中创建和开发 Spring Boot 项目
  • JWT实现Token登录验证
  • Nacos-11--Nacos热更新的原理
  • 语义普遍性与形式化:构建深层语义理解的统一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