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web >正文

记录一下QA(from deepseek)

Q1:__init__.py文件

在 Python 中,当你在一个目录下创建 __init__.py 文件时,这个目录会被视为一个 包(Package)。包的存在使得 Python 能够通过点号(.)层级式地组织模块(.py 文件),从而实现模块的模块化管理和调用。以下是其核心原理和实现细节:

1. __init__.py 的作用

  • 标识包的存在__init__.py 文件(即使是空文件)会告诉 Python:“这个目录是一个包”。在 Python 3.3+ 中,虽然没有它也能形成命名空间包(Namespace Package),但显式添加该文件可以明确包的层级关系。

  • 初始化包:当包被导入时,__init__.py 中的代码会自动执行,常用于初始化包或定义包的公共接口。

  • 控制导入行为:可以在 __init__.py 中定义 __all__ 变量,指定 from package import * 时导入哪些模块。

2. 包的层级结构与点号调用

假设目录结构如下:

my_project/
├── main.py
└── my_package/├── __init__.py├── module1.py└── sub_package/├── __init__.py└── module2.py
  • 模块的层级关系:通过包和子包的嵌套,模块被组织成树状结构。例如:

    • my_package 是顶级包。

    • sub_package 是 my_package 的子包。

    • module1.py 和 module2.py 是模块。

  • 点号调用的本质:点号 . 表示从包到子包或模块的层级关系。例如:

    from my_package.sub_package import module2  # 通过点号逐级访问

3. Python 的模块搜索路径

当执行 import 语句时,Python 会按以下顺序搜索模块:

  1. 内置模块(如 sysmath)。

  2. 当前目录(即运行脚本的目录)。

  3. sys.path 中的路径(包括环境变量 PYTHONPATH 定义的路径)。

  • 包目录的识别:如果目录中有 __init__.py,Python 会将其视为包,并将其路径加入模块搜索路径。例如:

    • 当导入 my_package 时,Python 会在 my_project 目录下找到 my_package,并加载其 __init__.py

4. 示例:通过点号调用其他文件夹的模块

假设 module1.py 中定义了一个函数:

# module1.py
def hello():return "Hello from module1!"

在 main.py 中调用:

# main.py
from my_package.module1 import helloprint(hello())  # 输出: Hello from module1!

如果需要在 module2.py 中调用 module1.py 的函数,可以使用相对导入:

# module2.py
from ..module1 import hello  # 从上级包导入def call_module1():return hello()

5. 关键机制总结

机制说明
包标识__init__.py 将目录标记为包,允许层级式模块管理。
命名空间隔离包内的模块通过点号形成独立命名空间,避免命名冲突(如 pkg1.utils 和 pkg2.utils)。
模块路径解析Python 通过包的层级关系解析 import 语句中的点号路径。
初始化逻辑__init__.py 可以编写初始化代码,例如预加载子模块或定义包级变量。

6. 常见问题

Q1:没有 __init__.py 会怎样?
  • 在 Python 3.3+ 中,目录会被视为 命名空间包(Namespace Package),允许分散在多个路径中的包合并为一个逻辑包。但显式添加 __init__.py 更推荐,因为它支持传统包的完整功能(如初始化代码)。

Q2:如何控制 from package import * 的行为?
  • 在 __init__.py 中定义 __all__ 变量,指定可导出的模块列表:

    # my_package/__init__.py
    __all__ = ["module1", "sub_package"]

通过 __init__.py 文件,Python 实现了模块的层级化组织,使得代码结构更清晰、可维护性更高。点号调用本质上是包层级关系的语法表达,类似于文件系统的路径访问。

Q2:监控GPU状态

通过任务管理器得到的状态可能并不准确,这时候可以通过命令行来查看GPU运行情况。

nvidia-smi(NVIDIA System Management Interface)是 NVIDIA 显卡驱动的命令行工具,用于监控和管理 NVIDIA GPU 设备的状态,广泛应用于深度学习、科学计算、图形渲染等场景。以下是其用途及输出结果的详细解释:

一、nvidia-smi 的主要用途

  1. 监控 GPU 状态
    实时查看 GPU 的利用率(Utilization)、显存占用(Memory Usage)、温度(Temperature)、功耗(Power Usage)等关键指标。

  2. 管理 GPU 任务
    显示占用 GPU 的进程信息(如 PID、显存占用),支持终止指定进程(需管理员权限)。

  3. 调整 GPU 配置
    设置 GPU 的运行模式(如持久模式、计算模式)、ECC 内存开关、风扇速度等(需权限)。

  4. 调试与优化
    帮助开发者诊断显存泄漏、GPU 利用率低等问题,优化资源分配。

二、nvidia-smi 的输出结果解释

执行 nvidia-smi 后,输出通常分为两部分:GPU 状态表格进程信息表格

1. GPU 状态表格示例
+-----------------------------------------------------------------------------+
| NVIDIA-SMI 535.104.05   Driver Version: 535.104.05   CUDA Version: 12.2     |
|-------------------------------+----------------------+----------------------+
| GPU  Name        Persistence-M| Bus-Id        Disp.A | Volatile Uncorr. ECC |
| Fan  Temp  Perf  Pwr:Usage/Cap|         Memory-Usage | GPU-Util  Compute M. |
|===============================+======================+======================|
|   0  NVIDIA RTX 4090    On   | 00000000:01:00.0 Off |                  Off |
| 30%   45C    P0    70W / 450W|   10240MiB / 24576MiB |     50%      Default |
+-------------------------------+----------------------+----------------------+
  • 表头信息

    • Driver Version:NVIDIA 驱动版本。

    • CUDA Version:支持的 CUDA 版本。

  • 各列含义

    • Fan (%):风扇转速百分比(若为 N/A 表示自动控制)。

    • Temp:GPU 温度(摄氏度),通常 < 85°C 为安全范围。

    • Perf:性能状态(P0=最高性能,P1/P2=节能模式)。

    • Pwr:Usage/Cap:当前功耗 / 最大功耗(单位:瓦特)。

    • Memory-Usage:显存使用量 / 总显存(例如 10240MiB / 24576MiB)。

    • GPU-Util:GPU 计算单元利用率(如 50% 表示正在繁忙)。

    • Compute M.:计算模式(Default=默认,Exclusive_Process=独占模式)。

  • 其他状态

    • Persistence-M:持久模式(On 表示保持 GPU 唤醒状态,减少延迟)。

    • Volatile Uncorr. ECC:ECC 纠错功能状态(On/Off)。

2. 进程信息表格示例
+-----------------------------------------------------------------------------+
| Processes:                                                                  |
|  GPU   GI   CI        PID   Type   Process name                  GPU Memory |
|        ID   ID                                                   Usage      |
|=============================================================================|
|    0   N/A  N/A      1234      G   /usr/lib/xorg/Xorg                 256MiB |
|    0   N/A  N/A      5678      C   python3                           9984MiB |
+-----------------------------------------------------------------------------+
  • 各列含义

    • GPU:GPU 编号(多卡时区分不同卡)。

    • PID:进程 ID。

    • Type:进程类型(G=图形任务,C=计算任务,如 CUDA 程序)。

    • Process name:进程名称(如 python3 可能正在运行深度学习模型)。

    • GPU Memory Usage:该进程占用的显存。

三、常用命令参数

  • nvidia-smi -l [秒数]:定时刷新输出(如 nvidia-smi -l 2 每 2 秒刷新)。

  • nvidia-smi -q:显示详细信息(包括 ECC 错误、时钟频率等)。

  • nvidia-smi -i 0:指定 GPU 编号(例如监控第 0 号 GPU)。

  • nvidia-smi --gpu-reset:重置 GPU(需权限,谨慎使用)。

  • nvidia-smi --query-gpu=memory.total,memory.used --format=csv :快速查看显存总量和已用显存

  • nvidia-smi -q | findstr /C:"FB Memory Usage"
    nvidia-smi -q | findstr /C:"FB Memory Usage" /C:"Total" /C:"Used" :分步提取显存信息

四、典型应用场景

  1. 训练模型时:通过 GPU-Util 和 Memory-Usage 确认是否需优化 batch size 或并行策略。

  2. 显存泄漏排查:观察显存是否随程序运行持续增长。

  3. 多卡服务器管理:查看各卡负载,合理分配任务。





http://www.xdnf.cn/news/2851.html

相关文章:

  • WHAT - 《成为技术领导者》思考题(第三章)
  • 大数据应用开发和项目实战-Matplotlib
  • pyautogui基础操作
  • 学成在线。。。
  • USB3.0 、 PCIE、RFSoC、NVMe 新课程课程直播发布公告
  • 【技术笔记】通过Cadence Allegro创建一个PCB封装(以SOT23为例)
  • 4月28日星期一今日早报简报微语报早读
  • TF_LOG 配置及级别详解
  • Vue3 + Element-Plus + 阿里云文件上传
  • AD16制作3D封装元件
  • BZOJ.疯狂的馒头
  • uniswap getTickAtSqrtPrice 方法解析
  • 相机-IMU联合标定:IMU标定
  • 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第六十一天 | floyd算法
  • 夜莺监控V8(Nightingale)二进制部署教程(保姆级)
  • Virtualbox虚拟机全屏后黑屏问题解决
  • Linux用户管理命令:su与useradd
  • 常用网址合集
  • 如何利用表格解决 Python 嵌套循环难题
  • SDK游戏盾、高防IP、高防CDN三者的区别与选型指南
  • 海外独立站VUE3加载优化
  • 第二届材料工程与智能制造国际学术会议
  • 【QinAgent应用案例】从开发到管理,QinAgent为某智能家居企业提效50%,降本20%
  • Airbnb更智能的搜索:嵌入式检索(Embedding-Based Retrieval,EBR)工作原理解析
  • git 如何清空当前分支的历史提交记录,仅保留最后一次提交
  • Vue3中Hooks与普通函数的区别
  • Python pip下载包及依赖到指定文件夹
  • 23.开关电源干扰控制的EMC改善措施
  • 正常流布局
  • Terraform的加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