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摘星题库800题笔记 第6章 应用层
第6章 应用层
§6.1 网络应用的架构
考点 1 CS 架构
题组闯关
1.DNS 是基于 ( ) 模式的分布式系统。
A. C/S
B. B/S
C. P2P
D. 以上均不正确1.【参考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网络应用模型。DNS 作为分布式应用,是一种典型的 C/S 模式,是随着 Internet 技术的兴起,对 C/S 模式应用的扩展。因此答案为 A。
2.在 C/S 模式的网络中,最恰当的是 ( )。
A. 客户机提出请求,服务器响应请求、进行处理并返回结果
B. 服务器有时可以同时为多个客户机服务
C. 客户机可以将服务器的资源备份在本地,以避免向服务器请求服务
D. 服务器永远是网络的瓶颈【参考答案】A
【解析】根据 C/S 模式的定义,选项 A 描述了 C/S 模式的基本工作流程。服务器必须总能而不是有时可以同时为多个客户机服务,否则网络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由于服务器的资源太庞大,而且很多资源因为知识产权、保密、管理复杂等一系列的原因,使客户机不可能都把服务器的资源备份到本地。从表面上看,服务器可能是网络的瓶颈,但事实上,在多数情况下,网络的主要瓶颈不在服务器,而在通信线路。
3.应用层的许多协议都是基于客户服务器方式。客户(client)和服务器(server)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客户服务器方式所描述的是进程之间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客户是 (),服务器是 ()。
A. 在 PC 机中运行 在服务器中运行
B. 手机中运行 大型机中运行
C. 服务请求方 服务提供方
D. 运行 QQ 运行 Web 服务3.【参考答案】C
【解析】A 选项 “在 PC 机中运行、在服务器中运行” 易混淆,通常我们所说的 C/S 就是如此,但这种说法不够严谨。客户端与服务器都是相对的概念,不存在特定的设备只提供服务或只请求服务。真题实战
网络应用软件有两种结构,有一种是客户 / 服务器结构,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 ( )。 【重庆邮电大学 2018 年】
A. F/S 结构
B. B/S 结构
C. C/S 结构
D. D/S 结构【参考答案】C
【解析】网络应用软件有两种结构,一种是客户机 / 服务器结构(即 C/S 结构),一种是 P2P 体系结构。考点 2 P2P 架构
真题实战
下列关于网络应用模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全国统考 2019 年】
A. 在 P2P 模型中,节点之间具有对等关系
B. 在客户 / 服务器(C/S)模型中,客户与客户之间可以直接通信
C. 在 C/S 模型中,主动发起通信的是客户,被动通信的是服务器
D. 在向多用户分发一个文件时,P2P 模型通常比 C/S 模型所需时间短【参考答案】B
【解析】P2P 模型使得每台机器在消耗服务的同时也给别人提供服务,这样资源能够充分、自由地共享。在客户 / 服务器(C/S)模型中,所有客户端都通过访问服务器来获取所需的资源,客户与客户之间不能直接通信,若客户之间需要通信,需要通过服务器实现。所以选项 B 为正确答案。§6.2 DNS
考点 1 DNS 基本概念
题组闯关
1.一台主机的域名是scse.buaa.edu.cn,它位于 DNS 层次结构的第 ( ) 层(根节点是第一层)。
A. 3
B. 4
C. 5
D. 61.【参考答案】C
【解析】根节点是第 1 层,cn 为第 2 层,edu.cn 为第 3 层,buaa.edu.cn 为第 4 层,从而答案为 C,本题主要考查域名服务的层次结构。2.对于主机域名www.upc.edu.cn来说,其中表示主机名的是 ( )。
A. upc
B. www
C. edu
D. cn2.【参考答案】A
【解析】在域名的组织上,每台计算机的域名由一系列用 “.” 隔开的字母或数据构成的段组成。一个域名可以由几个段组成,由 InterNIC(域名分配机构)规定最高域的选择方法,然后由逐层的组织自己确定剩下的部分。题中的域名 www.upc.edu.cn 是由 4 个字域组成的,其中 upc 表示主机名,而 edu 表示教育结构,cn 表示中国。真题实战
1.下列 TCP/IP 应用层协议中,可以使用传输层无连接服务的是 ( )。 【全国统考 2018 年】
A. FTP
B. DNS
C. SMTP
D. HTTP1.【参考答案】B
【解析】传输层的 UDP 的特点是无连接、尽最大努力交付,开销小,通常对传送实时性要求较高,传送数据量较小时选择用 UDP,DNS 使用这种方式提高查询速度快、效率高,因为对于 DNS 服务器的访问,多次 DNS 请求返回的结果都相同,因此可以重复执行。对于 FTP、SMTP 和 HTTP 这类对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应用,需要用传输层的 TCP,因为 TCP 提供面向连接的可靠服务。综上,选项 B 是正确答案。注意,DNS 多数情况下使用 UDP,但有时也使用 TCP(如 DNS 在进行区域传输时)。2.域名服务系统中,域名采用分层次的命名方法,其中顶级域名 EDU 代表的是 ( )。 【重庆邮电大学 2019 年】
A. 教育机构
B. 商业组织
C. 政府机构
D. 国家代码2.【参考答案】A
【解析】顶级域名中 EDU 代表教育机构;COM 代表商业组织;GOV 代码政府机构。故选 A。3.关于 DNS,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北京工业大学 2018 年】
A. 子节点能识别父节点的 IP 地址
B. DNS 采用客户服务器工作模式
C. 域名的命名原则是采用层次结构的命名树
D. 域名不能反映计算机所在的物理地址3.【参考答案】A
【解析】DNS 是域名解析协议,能将域名解析为 IP 地址,完成域名到地址的映射,但是子节点并不一定能识别父节点的 IP 地址。所以选项 A 叙述错误,为正确选项。考点 2 域名服务器
题组闯关
一台主机希望解析域名www.pku.edu.cn,如果这台主机配置的域名服务器为 10.129.56.12,Internet 根域名服务器为 192.168.8.6,而存储www.pku.edu.cn与其 IP 地址对应关系的域名服务器为 10.128.16.8,那么这台主机解析该域名通常先查询 ( )。
A. 地址为 10.129.56.12 的域名服务器
B. 地址为 192.168.8.6 的域名服务器
C. 地址为 10.128.16.8 的域名服务器
D. 可能从这三个中任选一个【参考答案】A
【解析】需要域名解析服务的主机所配置的域名服务器为 10.129.56.12,因此,主机的域名解析时,主机的域名解析器软件向 IP 地址为 10.129.56.12 的域名服务器发出请求。故选 A。真题实战
1.下列选项中,能够把它所管辖的主机名转换为该主机的 IP 地址的是 ( )。
A. 根域名服务器
B. 本地域名服务器
C. 授权域名服务器
D. 代理域名服务器1.【参考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各种域名服务器的概念。每一个主机都必须在授权域名服务器处注册登记,授权域名服务器一定能够将它管辖的主机名转换为该主机的 IP 地址。故选 C。2.因特网中域名解析依赖于一棵由域名服务器组成的逻辑树。请问在域名解析过程中,请求域名解析的软件不需要知道以下 ( ) 信息。
①本地域名服务器的名字
②本地域名服务器父节点的名字
③域名服务器树根节点的名字
A. ①和②
B. ①和③
C. ②和③
D. ①、②和③2.【参考答案】D
【解析】域名解析采用自顶向下的算法,从根服务器开始直到叶服务器,在其间的某个节点上一定能找到所需的名字 —— 地址映射。当然,由于父、子节点的上下管辖关系,名字解析的过程只需走过一条从树中某节点开始到另一节点的一条自顶向下的单向路径,无须回溯,更不用遍历整个服务器树。通常,请求域名解析的软件知道如何访问一个服务器,而每一个域名服务器都至少知道根服务器地址及其父节点服务器地址。真题实战
一台主机希望解析域名www.sut.edu.cn,如果这台主机配置的 DNS 地址为 A(或称为本地域名服务器),Internet 根域名服务器为 B,而存储域名www.sut.edu.cn与其 IP 地址对应关系的域名服务器为 C,那么这台主机通常先查询 ( )。 【沈阳工业大学 2016 年】
A. 域名服务器 A
B. 域名服务器 B
C. 域名服务器 C
D. 不确定【参考答案】A
【解析】在域名解析过程中,当一台主机发出 DNS 查询报文时,这个查询报文首先被送往该主机的本地域名服务器。当本地域名服务器不能回答该主机的查询时,该本地域名服务器就以 DNS 客户身份向某一台根域名服务器查询。若根域名服务器也没有该主机的信息(但此时根域名服务器一定知道该主机的授权域名服务器的 IP 地址),有递归查询和迭代查询两种做法。所以选项 A 是正确答案。考点 3 域名解析过程
题组闯关
一台主机要解析www.abc.edu.cn的 IP 地址,如果这台主机配置的域名服务器为 202.120.66.68,因特网顶级域名服务器为 11.2.8.6,而存储www.abc.edu.cn与 IP 地址对应关系的域名服务器为 202.113.16.10,那么这台主机解析该域名通常首先查询 ( )。
A. 202.120.66.68 域名服务器
B. 11.2.8.6 域名服务器
C. 202.113.16.10 域名服务器
D. 不能确定,可以从这 3 个域名服务器中任选一个【参考答案】A
【解析】当一个主机发出 DNS 查询报文时,这个查询报文就首先被送往该主机的本地域名服务器。当所要查询的主机也属于同一个本地 ISP 时,该本地域名服务器立即就能将所查询的主机名转换为它的 IP 地址,而不需要再去询问其他的域名服务器。当一个本地域名服务器不能立即回答某个主机的查询时(因为它没有保存被查询主机的信息),该本地域名服务器就以 DNS 客户的身份向某一个根域名服务器查询。若根域名服务器有被查询主机的信息,就发送 DNS 回答报文给本地域名服务器,然后本地域名服务器再回答发起查询的主机。但当根域名服务器没有被查询主机的信息时,它一定知道某个保存有被查询主机名字映射的授权域名服务器的 IP 地址。
当一台主机要解析 www.abc.edu.cn 的 IP 地址时,首先向本地域名服务器(202.120.66.68)发送查询报文。
考点 4 查询和请求次数计算
真题实战
1.假设所有域名服务器均采用迭代查询方式进行域名解析。当一台主机访问规范域名为www.abc.xyz.com的网站时,本地域名服务器在完成该域名解析过程中,可能发出 DNS 查询的最少和最多次数分别是 ( )。 【全国统考 2016 年】
A. 0,3
B. 1,3
C. 0,4
D. 1,41.【参考答案】C
【解析】根据域名解析过程中采取迭代查询的特点,在最坏情况下,本地域名服务器需要向根域名服务器、顶级域名服务器(.com)、权限域名服务器(xyz.com)、权限域名服务器(abc.xyz.com)发出 DNS 查询请求,所以这种情况最多需要发出 4 次 DNS 查询。如果本机 DNS 缓存中有该域名的 DNS 信息,直接就可以进行域名解析,不需要向任何域名服务器发出查询请求,即最少发出 0 次查询。综上,选项 C 为正确答案。2.如果本地域名服务器无缓存,当采用递归方法解析另一网络某主机域名时,用户主机、本地域名服务器发送的域名请求消息数分别为 ( )。 【全国统考 2010 年】
A. 一条、一条
B. 一条、多条
C. 多条、一条
D. 多条、多条2.【参考答案】A
【解析】域名解析是指把域名映射成 IP 地址的过程。域名解析有递归查询和迭代查询两种解析方式。题目中已知本地域名服务器无缓存,且采用递归方法解析域名,其实就是考查递归方式的域名解析过程。在递归查询中,若主机所询问的本地域名服务器不知道被查询域名的 IP 地址,则本地域名服务器就以 DNS 客户身份向其他服务器继续发出查询请求,而不是让该主机自己进行下一步的查询(迭代是这样的),所以主机只需向本地域名服务器发送一条域名请求即可。所以排除选项 C 和 D。另外,按递归方式,本地域名服务器以 DNS 客户身份向其他域名服务器发送查询请求时,也只需发送一条域名请求给根域名服务器即可,然后依次递归,最后再按原路返回结果。综上,选项 A 为正确答案。§6.3 FTP
考点 1 FTP 概述
题组闯关
1.下列关于 TFTP 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支持 ASCII 码或二进制传送
B. 可对文件进行读或写
C. 数据报文按序编号,从 1 开始
D. 每次传送的数据报文中有 512B 的数据,最后一次如果不足 512B 需要填充补足1.【参考答案】D
【解析】FTP 的主要特点是:(1) 每次传送的数据报文中有 512B 的数据,但最后一次可以不足 512B。
(2) 数据报文按序编号,从 1 开始。
(3) 支持 ASCII 码或二进制传送。
(4) 可对文件进行读或写。
(5) 使用简单的首部。
综上,选项 D 说法错误,是正确选项。
2.系统 A 要想通过 FTP 向系统 B 传送一个文本文件,则应该指定文件类型为 ( )。
A. Video
B. Audio
C. Binary
D. ASCII2.【参考答案】D
【解析】FTP 支持两种类型文件的传输:ASCII 文件和 Binary 文件。ASCII 用于传送文本文件,Binary 则用于传送所有其他类型的文件。根据题意,选项 D 为正确答案。3.在 Internet 的基本服务功能中,文件传输所使用的命令是 ( )。
A. ftp
B. telnet
C. mail
D. open3.【参考答案】A
【解析】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是 Internet 上用来传送文件的协议(文件传输协议)。它是为了我们能够在 Internet 上互相传送文件而制定的文件传送标准,规定了 Internet 上文件如何传送。也就是说,通过 FTP 协议,我们就可以跟 Internet 上的 FTP 服务器进行文件的上传(Upload)或下载(Download)等动作。真题实战
1.TFTP 使用 ( ) 的服务。 【中国科技大学 2012 年】
A. UDP
B. IP
C. TCP
D. 都不是1.【参考答案】A
【解析】TFTP(Trivial File Transfer Protocol,简单文件传输协议)是 TCP/IP 协议族中的一个用来在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进行简单文件传输的协议,提供不复杂、开销不大的文件传输服务,它基于 UDP 协议而实现。2.在 FTP 会话期间,数据连接打开 ( )。 【四川大学 2010 年】
A. 正好一次
B. 正好两次
C. 多次,只要是需要
D. 以上都是2.【参考答案】C
【解析】数据连接只有在用户之间有数据传输请求时才会打开,文件传输完毕后数据连接就关闭,涉及多个文件传输时,就会有多次打开和关闭。3.文件传输协议 FTP 的一个主要特征是 ( )。 【山东大学 2019 年】
A. 允许客户指明文件的类型但不允许客户指明文件的格式
B. 不允许客户指明文件的类型但允许客户指明文件的格式
C. 允许客户指明文件的类型和格式
D. 不允许客户指明文件的类型和格式3.【参考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 FTP 的功能,属于记忆性的题目。FTP 协议允许客户指定文件的格式和类型,并允许文件具有存取权限。考点 2 FTP 连接
题组闯关
如果 sam.exe 文件存储在一个名为 ok.edu.cn 的 FTP 服务器上,那么下载该文件使用的 URL 为 ( )。
A. http://ok.edu.cn/sam.exe
B. ftp://ok.edu.cn/sam.exe
C. rtsp://ok.edu.cn/sam.exe
D. mms://ok.edu.cn/sam.exe【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的考查点是文件传输服务。用户访问 WWW 服务时,如果将协议类型换成 ftp,后面指定 FTP 服务器的主机名,便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 FTP 服务器。其中,ftp 指明要访问的服务器为 FTP 服务器,ok.edu.cn 指明要访问的 FTP 服务器的主机名,sam.exe 指明要下载的文件名。故选 B。真题实战
1.下列关于 FTP 协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全国统考 2017 年】
A. 数据连接在每次数据传输完毕后就关闭
B. 控制连接在整个会话期间保持打开状态
C. 服务器与客户端的 TCP 20 端口建立数据连接
D. 客户端与服务器的 TCP 21 端口建立控制连接1.【参考答案】C
【解析】FTP 协议在进行文件传输时使用控制连接和数据连接,控制连接在整个 FTP 会话过程中一直存在,数据连接在每次文件传输时才建立,传输结束就关闭。所以选项 A 和 B 叙述正确。默认情况下,FTP 使用 TCP 20 端口进行数据连接,TCP 21 端口进行控制连接。但是,是否用 TCP 20 端口建立数据连接与传输模式有关,即当 FTP 工作在主动模式 / 被动模式时,数据端口就有可能不是 20 了。主动模式(PORT 模式)数据端口用 TCP 20 端口。被动模式(PASV 模式)下数据端口是由服务器和客户端协商决定的一个随机端口(端口号 > 1023),所以选项 D 正确,C 错误。关于 FTP 端口和工作模式的内容,可参见本章答疑部分有关内容。综上,选项 C 为正确答案。2.FTP 客户和服务器间传递 FTP 命令时,使用的连接是 ( )。 【全国统考 2009 年】
A. 建立在 TCP 之上的控制连接
B. 建立在 TCP 之上的数据连接
C. 建立在 UDP 之上的控制连接
D. 建立在 UDP 之上的数据连接2.【参考答案】A
【解析】FTP 协议采用 C/S 工作模式,工作在全双工状态下,它使用传输层 TCP 提供的面向连接的可靠服务。所以选项 C 和 D 可排除。另外,FTP 传输命令时用控制连接(通过 21 端口),传输数据时用数据连接。所以选项 A 为正确答案。3.在 Internet 中能提供任意两台计算机之间传输文件的协议是 ( )。 【重庆邮电大学 2018 年】
A. WWW
B. FTP
C. Telnet
D. SMTP3.【参考答案】B
【解析】文件传输协议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用于 Internet 上的控制文件的双向传输。FTP 的主要功能是减少或消除在不同操作系统下处理文件的不兼容性,能够提供任意两台计算机之间传输文件。故选 B。4.FTP 客户机发起对 FTP 服务器的连接建立的第一阶段是建立 ( )。 【沈阳工业大学 2016 年】
A. 传输连接
B. 会话连接
C. 数据连接
D. 控制连接4.【参考答案】D
【解析】FTP 客户机连接 FTP 服务器时,先建立控制连接,该连接建立后在整个会话期间一直保持,并晚于数据连接释放。所以,选项 D 为正确答案。§6.4 邮件传输
考点 1 邮件传输概述
题组闯关
1.将 hmchang@online.sh.on 称为 ( )。
A. E-mail 地址
B. IP 地址
C. 域名
D. URL1.【参考答案】A
【解析】在网络中,E-mail 地址具有唯一性。对于 E-mail 格式:xxxx@domain_name + 后缀,其中的 xxxx 是在域名上的 E-mail 地址,而 domain_name 则是域名的标识符,也就是邮件必须要交付到的邮件目的地的域名。
后缀一般则代表了该域名的性质与地区的代码,例如 gov、org、com、edu.cn 等。域名真正从技术上而言是一个邮件交换机,而不是一个机器名。
同时 E-mail 地址输入时需注意不要把 @写成大写的 “@”,因为邮件系统会自动判定这个地址不符合 E-mail 地址的格式,因而无法发送邮件。
另外,E-mail 用户名不要添加 “_”“.” 等容易忽略和容易看漏的符号。
2.在电子邮件中所包含的信息 ( )。
A. 只能是文字
B. 只能是文字与图形图像信息
C. 只能是文字与声音信息
D. 可以是文字、声音和图形图像信息【参考答案】D
【解析】在电子邮件中所包含的信息不但可以是文字,还可以是声音和图形图像信息。故选 D。真题实战
能够支持电子邮件内容采用中文的协议是 ( )。 【重庆大学 2013 年】
A. SMTP
B. MIME
C. POP3
D. IMAP【参考答案】B
【解析】MIME 的全称为多用途网际邮件扩充,在 SMTP 上扩充了对非英语国家的文字。MIME 能够支持非 ASCII 字符、二进制格式附件等多种格式的邮件消息。考点 2 SMTP
题组闯关
1.现给出一串二进制的文件为:01001001 00110001 01111001,如对该二进制进行 base64 编码,则最后所传送的 ASCII 码是 ( )。
A. 53,54,46,35
B. 53,54,36,35
C. 53,45,46,35
D. 60,54,46,351.【参考答案】A
【解析】首先将 24 位二进制 01001001 00110001 0111001 分成 4 等份,即 010010 010011 000101 111001。根据转换原则:用 A 表示 0,用 B 表示 1,等等。26 个大写字母排列完毕后,接下去再排 26 个小写字母,再后面是 10 个数字,最后用 + 表示 62,用 / 表示 63。再用两个连在一起的等号 “==” 和一个等号 “=” 分别表示最后一组的代码只有 8 位或 16 位。010010 为 18,对应 S;010011 对应 T;000101 对应 F;111001 对应 5。而 S、T、F、5 对应的 ASCII 码分别是:01001001,01010100,00010110,00110101。将这 32 位转换成十六进制为:53,54,46,35。故选 A。
2.采用 base64 编码之后,一个 66B 的邮件大小为 ( ) B。
A. 66
B. 88
C. 128
D. 2562.【参考答案】B
【解析】电子邮件经过 MIME 扩展之后,可以将非 ASCII 码的内容表示成 ASCII 码的内容,其中的 base64 编码方式不管是否是 ASCII 码字符,每 3 个字符用另外 4 个 ASCII 码字符表示。66B 的邮件,按照每 3 个字符一组,可以分成 22 组,每一组数据使用 4 个字符表示,答案为 22×4=88B。3.当一名学生使用浏览器访问北京大学首页时,肯定不会使用的协议是 ( )。
A. TCP
B. ARP
C. DNS
D. SMTP【参考答案】D
【解析】用户访问 Web 网站时,可能会发送的报文有:(1) DNS 请求报文。向指定的 DNS 服务器发送 DNS 请求报文,用来解析 www.pku.edu.cn 对应的 IP 地址。
(2) TCP 连接报文。根据 IP 地址与 www.pku.edu.cn 服务器建立 TCP 连接。
(3) ARP 请求报文。根据默认网关的 IP 地址查询其 MAC 地址。
(4) HTTP 请求报文。向 www.pku.edu.cn 网页服务器发送 HTTP 请求报文,来获取网站首页的内容。
(5) ICMP。提供网络传输中的差错检测。
(6) LLC 和 MAC。提供数据链路层的组帧、透明传输等功能。
注意,SMTP 是简单邮件传送协议,它能够实现用户代理向邮件服务器发送邮件或者在邮件服务器之间发送邮件。综上,选项 D 是正确答案。
真题实战
1.无须转换即可由 SMTP 协议直接传输的内容是 ( )。 【全国统考 2018 年】
A. JPEG 图像
B. MPEG 视频
C. EXE 文件
D. ASCII 文本1.【参考答案】D
【解析】电子邮件是最早的最实用的网络应用程序之一,受当时数据传输能力和应用需求的限制,早期的 SMTP 限制了邮件报文的体部分只能采用 7 位 ASCII 码来表示。如今,如果传输非文本文件,需要重新编码。根据题意,无须转换即可由 SMTP 直接传输的是 ASCII 文本。所以选项 D 为正确答案。2.使用浏览器访问某大学 Web 网站主页时,不可能使用到的协议是 ( )。 【全国统考 2014 年】
A. PPP
B. ARP
C. UDP
D. SMTP2.【参考答案】D
【解析】题目让确定访问 Web 主页时不可能用到的协议,既可以用排除法也可以直接确定。选项 D 的 SMTP 只有在使用邮件客户代理发送邮件,或者邮件服务器之间发送邮件时才会用到,单纯访问 web 网页不可能用到。所以选项 D 为正确答案。选项 A 的 PPP 协议在接入网络时可能会用到;选项 B 的 ARP 协议访问 Web 主页是在用 IP 地址查询相应的 MAC 地址时会用到;选项 UDP 协议在访问 Web 主页时需要 DNS 解析域名的情况下可能会用到。3.下列关于 SMTP 协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全国统考 2013 年】
Ⅰ. 只支持传输 7 比特 ASCII 码内容
Ⅱ. 支持在邮件服务器之间发送邮件
Ⅲ. 支持从用户代理向邮件服务器发送邮件
Ⅳ. 支持从邮件服务器向用户代理发送邮件
A. 仅 Ⅰ、Ⅱ 和 Ⅲ
B. 仅 Ⅰ、Ⅱ 和 Ⅳ
C. 仅 Ⅰ、Ⅲ 和 Ⅳ
D. 仅 Ⅱ、Ⅲ 和 Ⅳ3.【参考答案】A
【解析】SMTP 只支持传输 7 比特 ASCII 码内容,用于用户代理向邮件服务器发送邮件或者在邮件服务器之间发送邮件,所以 I、II、III 叙述正确。从邮件服务器向用户代理发送邮件需要使用 POP3,所以 IV 错误。综上,选项 A 为正确答案。4.若用户 1 与用户 2 之间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则图中①、②、③阶段分别使用的应用层协议可以是 ( )。 【全国统考 2012 年】
A. SMTP、SMTP、SMTP
B. POP3、SMTP、POP3
C. POP3、SMTP、SMTP
D. SMTP、SMTP、POP34.【参考答案】D
【解析】SMTP 用于用户代理向邮件服务器发送邮件或者在邮件服务器之间发送邮件,采用 “推” 的通信方式。POP3 采用 “拉” 的通信方式,即当用户读取邮件时,用户代理向邮件服务器发送请求 “拉” 取用户邮箱中的邮件。所以,对照题中给出的图示可知,选项 D 为正确答案。5.通过浏览器采用基于 WEB 的方式发送邮件时,邮件保存到发送邮件服务器使用 () 的协议,邮件从发送邮件服务器发送到接收邮件服务器使用 () 协议。 【武汉大学 2015 年】
A. HTTP、HTTP
B. HTTP、SMTP
C. SMTP、SNMP
D. SNMP、HTTP5.【参考答案】B
【解析】因为是通过浏览器采用基于 WEB 方式发送邮件,所以把邮件保存到发送邮件服务器时需要使用超文本传送协议 HTTP;当邮件从发送邮件服务器发送到接收邮件服务器时,使用简单邮件传送协议 SMTP,SMTP 能够实现邮件服务器之间发送邮件。故选 B。6.MIME 在电子邮件功能中的作用是 ( )。 【重庆大学 2015 年】
A. 发送电子邮件
B. 接收电子邮件
C. 支持多种字符集和各种附件
D. 电子邮件邮箱管理6.【参考答案】C
【解析】MIME 的意图是继续使用原来的邮件格式,但增加了邮件主体结构,并定义了传送非 ASCII 码的编码规则(如多媒体),能够支持多种字符集和各种附件。所以选项 C 是正确答案。考点 3 POP3
题组闯关
1.SMTP 和 POP3 分别是基于传输层的 () 和 () 协议。
A. TCP、UDP
B. TCP、TCP
C. UDP、TCP
D. UDP、UDP1.【参考答案】B
【解析】SMTP 和 POP3 都是基于 TCP 的协议,提供可靠的邮件通信。故选 B。2.下列 ( ) 协议只以 TCP 作为传输层协议。
A. SNMP
B. POP3
C. TFTP
D. DNS2.【参考答案】B
【解析】使用 TCP 作为传输层协议的一些主要应用和应用层协议有:SMTP、POP3、TELNET、HTTP 和 FTP 等。POP3 主要用于支持使用客户端远程管理在服务器上的电子邮件,是 TCP/IP 协议族中的一员。真题实战
1.通过 POP3 协议接收邮件时,使用的传输层服务类型是 ( )。 【全国统考 2015 年】
A. 无连接不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B. 无连接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C. 有连接不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D. 有连接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1.【参考答案】D
【解析】因为 POP3 使用的是 TCP 连接(端口号 25),而 TCP 提供的是面向连接的可靠服务。故选 D。2.IMAP 协议从功能上与哪个协议最接近 ( )。 【重庆大学 2016 年】
A. SMTP
B. MIME
C. HTTP
D. POP2.【参考答案】D
【解析】IMAP 的主要作用是邮件客户端可以通过这种协议从邮件服务器上获取邮件的信息、下载邮件等。它运行在 TCP/IP 协议之上,使用的端口是 143,功能类似 POP 协议。§6.5 万维网服务
考点 1 WWW 概述
题组闯关
1.在上网的时候,Web 站点经常希望能够识别用户,需要用到的是 ( )。
A. Web 缓存
B. Cookie
C. 持久连接
D. 条件 GET1.【参考答案】B
【解析】HTTP 是一个无状态协议,而 Cookie 允许站点跟踪用户,Cookie 技术有 4 个组成部分:(1) 在 HTTP 响应报文中有一个 Cookie 首部行。
(2) 在 HTTP 请求报文中有一个 Cookie 首部行。
(3) 在用户端系统中保留有一个 Cookie 文件,由用户的浏览器管理。
(4) 在 Web 站点有一个后端数据库。通过这些组成部分,服务器实现对客户的跟踪。
根据题意可知,选项 B 为正确答案。
2.Web 页面通常利用超文本方式进行组织,这些相互链接的页面 ( )。
A. 必须放置在用户主机上
B. 必须放置在同一主机上
C. 必须放置在不同主机上
D. 既可以放置在同一主机上,也可以放置在不同主机上2.【参考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 WWW 服务系统。WWW 服务采用客户机 / 服务器工作模式,以 HTML 与 HTTP 为基础,为用户提供信息浏览系统。Web 页面通常利用超文本方式进行组织,这些相互链接的页面,既可以放置在同一主机上,也可以放置在不同主机上,选项 D 正确。我们在浏览时,往往可以从一个网站通过一个链接直接跳转到完全不同的另一个网站就是这个道理。3.WWW 中超链接的定位信息是由 ( ) 标识的。
A. 超文本技术
B. 统一资源定位符
C. 超文本标注语言 HTML
D. 超媒体技术3.【参考答案】B
【解析】在 WWW 上,每一个信息资源都有统一且在网上唯一的地址,该地址就叫 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统一资源定位器),它是 WWW 的统一资源定位标志,就是指网络地址。真题实战
超文本标识语言 HTML 主要用于 (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16 年】
A. 编写网络软件
B. 编写浏览器
C. 编写动画软件
D. 编写 WWW 网页文件【参考答案】D
【解析】HTML 超文本标记语言是一种制作 WWW 页面的标准语言,它消除了不同计算机之间信息交流的障碍。但请注意,HTML 并不是应用层的协议,它只是 WWW 浏览器使用的一种语言。故选 D。考点 2 HTTP 协议
题组闯关
在 Internet 上浏览时,浏览器和 Web 服务器之间传输网页使用的协议是 ( )。
A. IP
B. HTTP
C. FTP
D. Telnet【参考答案】B
【解析】HTTP 协议是基于 C/S 架构进行通信的,而 HTTP 协议的服务器端实现程序有 httpd、nginx 等,其客户端的实现程序主要是 Web 浏览器,例如 Firefox、InternetExplorer、Google chrome、Safari、Opera 等,此外,客户端的命令行工具还有 elink、curl 等。Web 服务是基于 TCP 的,因此,为了能够随时响应客户端的请求,Web 服务器需要监听在 80/TCP 端口。这样客户端浏览器和 Web 服务器之间就可以通过 HTTP 协议进行通信了。真题实战
1.通过浏览器采用基于 WEB 的方式发送邮件时,发送邮件服务器采用 ( ) 协议将邮件发送到接收邮件服务器。 【武汉大学 2015 年】
A. HTTP
B. POP3
C. SMTP
D. IMAP【参考答案】C
【解析】基于 Web 的电子邮件的特点是:用户与邮件服务器之间发送或接收邮件是使用 HTTP 协议,而仅在不同邮件服务器之间传送邮件才使用 SMTP 协议。2.用户可以通过 http://www.a.com 和 http://www.b.com 访问在同一台服务器上 ( ) 不同的两个 Web 站点。 【中国科技大学 2012 年】
A. IP 地址
B. 端口号
C. 协议
D. 虚拟目录【参考答案】A
【解析】在 IIS 下配置多站点时,可以采用虚拟主机和虚拟目录两种方式。采用虚拟目录时,发布的站点没有独立域名,而是在主域名下建立虚拟目录,从题目要求看,需要两个独立的域名,所以不能实现。
采用虚拟主机时有 3 种方式,即使用不同 IP 地址、不同端口号和不同的主机头。
使用不同 IP 地址时要求 Web 服务器配备多网卡;使用不同端口号时,要求在访问 Web 服务器虚拟主机时指明端口号,如 http://www.b.com:8080;使用不同主机头时,在 IIS 发布中要做主机头域名指定。
§6.6 DHCP
题组闯关
1.可以为用户动态分配 IP 地址的服务是 ( )。
A. POP
B. SMTP
C. SNMP
D. DHCP1.【参考答案】D
【解析】动态分配 IP 地址即 DHCP 服务。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通常被应用在大型的局域网络环境中,主要作用是集中的管理、分配 IP 地址,使网络环境中的主机动态地获得 IP 地址、Gateway 地址、DNS 服务器地址等信息,并能够提升地址的使用率。2.关于 DHCP 服务器,正确说法的是 ( )。
A. 在一个子网内只能设置一台 DHCP 服务器,以防止冲突
B. 在默认情况下,客户机采用最先到达的 DHCP 服务器分配 IP 地址
C. 使用 DHCP 服务,无法保证某台计算机使用固定 IP 地址
D. 客户端在配置时必须指明 DHCP 服务器 IP 地址,才能获得 DHCP 服务2.【参考答案】B
【解析】DHCP 就是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的缩写,是 RFC1541(由 RFC2131 替代)定义的标准协议,该协议允许服务器向客户端动态分配 IP 地址和配置信息。当 DHCP 客户机首次启动时,客户机向 DHCP 服务器发送一个 Dhcpdiscover 数据包,该数据包表达了客户机的 IP 租用请示。在大多数情况下,客户机接受收到的第一个 dhcpoffer。客户端在配置时不必指明 DHCP 服务器 IP 地址,就能获得 DHCP 服务。真题实战
1.自动为客户主机动态分配 IP 地址的服务是 ( )。 【北京工业大学 2017 年】
A. ICMP
B. DHCP
C. ARP
D. DdoS1.【参考答案】B
【解析】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是应用层协议,使用 UDP 工作,它提供了一种机制,称为即插即用联网(plug-and-play networking),允许一台计算机加入新的网络和获取 IP 地址而不用手工参与。故选 B。2.手机开机后,通过校园网 wifi 访问 http://www.bupt.edu.cn,下列报文中首先发出的是 ( )。 【北京邮电大学 2018 年】
A. DHCP 报文
B. TCP 连接请求
C. DNS 域名查询请求
D. ARP 地址解析请求2.【参考答案】A
【解析】DHCP 是动态主机配置协议,它提供了一种机制,称为即插即用联网。DHCP 使用客户 / 服务器方式,DHCP 客户使用的 UDP 端口是 68,而 DHCP 服务器使用的端口是 67。依据题意,手机开机后通过 Wi-Fi 访问网络前需要先获得 IP 地址,所以要先发送 DHCP 报文。所以选项 A 为正确答案。注意,其他选项不符合题目的前提,因为 DHCP 使用的是 UDP,所以选项 B 的 TCP 连接请求错误,DNS 是域名解析将域名转换为 IP 地址,ARP 是地址解析协议将 IP 地址解析为 MAC 地址。§6.7 常见应用和端口
题组闯关
1.下面提供 FTP 服务的默认 TCP 端口号是 ( )。
A. 21
B. 25
C. 23
D. 801.【参考答案】A
【解析】在 Internet 中,常见的服务都有其默认的端口号:80 端口一般用于以 Http 为基础的 Web 服务;21 端口用于 FTP 服务;23 端口一般用于 Telnet 服务;25 端口一般用于 E-mail 服务器的端口。2.在下面给出的协议中,( ) 是 TCP/IP 的应用层协议。
A. TCP 和 FTP
B. DNS 和 SMTP
C. RARP 和 DNS
D. IP 和 UDP2.【参考答案】B
【解析】RARP、IP 是网络层协议,TCP、UDP 是传输层协议,DNS、FTP、SMTP 是应用层协议。3.电子邮件通常使用的协议有 ( )。
A. SMTP 和 POP3
B. SMTP 和 RMON
C. RMON 和 SNMP
D. SNMP 和 POP33.【参考答案】A
【解析】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POP3:是 Post Office Protocol 3 的简称,即邮局协议的第 3 个版本,它规定怎样将个人计算机连接到 Internet 的邮件服务器和下载电子邮件的电子协议。
RMON:是远端网络监控。
SNMP:是专门设计用于在 IP 网络管理网络节点的一种标准协议。
4.TELNET 通过 TCP/IP 协议在客户机和远程登录服务器之间建立一个 ( ) 连接。
A. UDP
B. ARP
C. TCP
D. RARP4.【参考答案】C
【解析】TELNET 需要一个接受编辑文件请求和数据的服务器以及一个发送此请求的客户机。客户机将建立一个从本地机到服务器的 TCP 连接,当然这需要服务器的应答,然后向服务器发送键入的信息(文件编辑信息),并读取从服务器返回的输出。5.某局域网用 SNMP 进行网络管理,所有被管设备在 20 分钟内轮询一次,网络没有明显拥塞,单个轮询时间为 0.6s,则该管理站最多可支持 ( ) 个设备。
A. 1000
B. 1500
C. 2000
D. 25005.【参考答案】C
【解析】20min 相当于 60s×20=1200s,因为单个轮询时间为 0.6s,所以最多支持 1200/0.6=2000 个设备。故选项 C 为正确答案。6.不使用面向连接传输服务的应用层协议的是 ( )。
A. FTP
B. HTTP
C. SNMP
D. SMTP6.【参考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面向连接传输服务的协议有哪些,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是专门设计用于在 IP 网络管理网络节点(服务器、工作站、路由器、交换机及 HUBS 等)的一种标准协议,传输层协议一般采用 UDP。不使用面向连接传输服务。真题实战
1.下列哪一组协议属于应用层协议 ( )。 【浙江大学 2011 年】
A. FTP,SMTP 和 TELNET
B. ARP,IP 和 UDP
C. IP,TCP 和 UDP
D. ICMP,RARP 和 ARP1.【参考答案】A
【解析】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DNS):用于实现网络设备名字到 IP 地址映射的网络服务。文件传输协议(File Transfer Protocol,FTP):用于实现交互式文件传输功能。
简单邮件传送协议(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SMTP):用于实现电子邮箱传送功能。
2.假设下图所示网络中的本地域名服务器只提供递归查询服务,其他域名的服务器均只提供迭代查询服务;局域网内主机访问 Internet 上各服务器的往返时间(RTT)均为 10ms,忽略其他各种时延。若主机 H 通过超链接 http://www.abc.com/index.html,请求浏览纯文本 Web 页 index.html,则从点击超链接开始到浏览器接收到 index.html 页面为止,所需最短时间与最长时间分别是 ( )。 【全国统考 2020 年】
A. 10ms,40ms
B. 10ms,50ms
C. 20ms,40ms
D. 20ms,50ms【参考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域名解析。忽略各种时延的情况下,最短时间,即本地域名服务器存在域名与 IP 地址的映射关系,仅需主机向本地域名服务器递归查询一次 10ms,传送数据 10ms,最短时间需要 20ms,最长时间即本地域名服务器不存在域名与 IP 地址的映射关系,需主机向本地域名服务器递归查询一次后,迭代查询各级域名服务器 3 次,需要 40ms,传送数据 10ms,最长时间需 50ms。故本题选 D。3.SNMP 采用 UDP 提供的数据报服务,这是由于 ( )。 【南京大学 2014 年】
A. UDP 比 TCP 更加可靠
B. UDP 数据报文可以比 TCP 数据报文大
C. UDP 是面向连接的传输方式
D. 采用 UDP 实现网络管理不会过多地增加网络负载3.【参考答案】D
【解析】SNMP 的基本功能包括监视网络性能、检测分析网络差错和配置网络。只需将监测到的问题发送到网络管理工作站。UDP 是面向无连接的,它的格式与 TCP 相比少了很多的字段,简单了很多,这也是传输数据时效率高、SNMP 采用的一个主要原因。
4.SNMP 是一种基于 ( ) 的应用层协议。 【重庆邮电大学 2017 年】
A. TCP
B. ICMP
C. ARP
D. UDP4.【参考答案】D
【解析】SNMP 是一种基于 UDP 服务的异步请求 / 响应协议,发出请求后不必等待响应。§6.8 简答题
题组闯关
1.假定一个用户正在通过 HTTP 下载一个网页,该网页没有内嵌的对象,TCP 协议的慢启动窗口门限值为 28 个分组的大小。该网页长度为 18 个分组的大小,从用户主机到 WWW 服务器之间的往返时延 RTT 为 1s。不考虑其他损失因素,用户下载该网页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1.【参考答案与解析】
用户下载该网页的过程如下:第 1s:TCP 传输连接建立;
第 2s:拥塞窗口值为 1 个分组的大小,用户发送 HTTP 请求,并且收到第 1 个分组;
第 3s:拥塞窗口值为 2 个分组的大小,用户收到 2 个分组;
第 4s:拥塞窗口值为 4 个分组的大小,用户收到 4 个分组;
第 5s:拥塞窗口值为 8 个分组的大小,用户收到 8 个分组;
第 6s:拥塞窗口值为 16 个分组的大小,用户收到最后 3 个分组。
因此,用户下载该网页的时间大约为 6s。
2.一个 Web 页面中有 8 个 gif 图像,经测试,一个 gif 对象的平均发送时延为 30ms,一个 RTT 平均值为 125ms。假设 Web 页面的基本 HTML 文件、HTTP 请求报文和 TCP 握手报文大小忽略不计。如果 HTTP 使用非流水线方式,并且 TCP 三次握手的第三步中捎带一个 HTTP 请求,那么请问使用非持续方式和持续方式请求该 Web 页面所需要的时间各是多少? 【山东师范大学 2015 年】
2.【参考答案与解析】
首先需要明确,因为题中忽略不计 Web 页面的基本 HTML 文件、HTTP 请求报文和 TCP 握手报文的大小,所以不需要计算其发送时延。进行 TCP 三次握手时,前两次握手消耗一个 RTT=125ms,接着第三次握手的报文段捎带一个 HTTP 请求,消耗 RTT/2,传送 HTML 文件消耗 RTT/2,即请求和接收基本 HTML 文件耗时一个 RTT=125ms。因此第一次建立 TCP 连接并传送 HTML 文件所需的时间为 2 倍的 RTT,即 125ms+125ms=250ms。然后,计算在非持续连接方式下和持续连接方式下请求该页面所需的时间。
(1) 非持续连接方式。第一次建立 TCP 连接并传送 HTML 文件的时间同上,即 250ms。
而后面传送 8 个 gif 图片时,需要再建立 8 次 TCP 连接,传送一个 gif 图像所需要的时间是 (125+125+30)ms=280ms,所以传送 8 个 gif 图片,所需的时间为 8×280ms=2240ms。故所需的总时间为 250ms+2240ms=2490ms。
(2) 持续连接方式。在持续连接方式下,不论传输多少数据,只需要建立一次 TCP 连接。所以需要的总时间,包括第一次建立 TCP 连接并传送 HTML 文件所需的时间和传送 8 个图片所需时间之和,即为 250ms+(125ms+30ms)×8=1490ms。
真题实战
1.某主机的 MAC 地址为 00 - 15 - C5 - C1 - 5E - 28,IP 地址为 10.2.128.100(私有地址)。图 1 是网络拓扑,图 2 是该主机进行 Web 请求的 1 个以太网数据帧前 80 个字节的十六进制及 ASCⅡ 码内容。 【全国统考 2011 年】
请参考图中的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1) Web 服务器的 IP 地址是什么,该主机的默认网关的 MAC 地址是什么?
(2) 该主机在构造图 2 的数据帧时,使用什么协议确定目的 MAC 地址,封装该协议请求报文的以太网帧的目的 MAC 地址是什么?
(3) 假设 HTTP/1.1 协议以持续的非流水线方式工作,一次请求 - 响应时间为 RTT,rfc.html 页面引用了 5 个 JPEG 小图像,则从发出图 2 中的 Web 请求开始到浏览器收到全部内容为止,需要多少个 RTT?
(4) 该帧所封装的 IP 分组经过路由器 R 转发时,需修改 IP 分组头中的哪些字段?注:以太网数据帧结构和 IP 分组头结构分别如图 3、图 4 所示。
【参考答案与解析】
首先需要注意,图中以太网帧前 80B 内容中每行前面的 0000、0010、0020、0030、0040 等是抓包软件中数据帧的字节计数,都不属于以太网帧的内容。(1) Web 服务器的 IP 地址是 64.170.98.32;该主机默认网关的 MAC 地址是 00−21−27−21−51−ee。
根据图 3 可知,以太网帧的数据部分是 IP 分组,IP 分组放在帧头部以后的 6+6+2=14B;由图 4 可知 IP 数据报首部目的 IP 地址字段前有 4×4=16B,从以太网数据帧第一字节开始数 14+16=30B,即可得到目的 IP 地址 4a aa 62 20(十六进制),转换为十进制得 64.170.98.32。由图 2 可知,目的 MAC 地址是以太网帧的前 6B:00−21−27−21−51−ee,本题中即为主机的默认网关 10.2.128.1 端口的 MAC 地址。
(2) 主机在构造图 2 的数据帧时,使用 ARP 协议确定目的 MAC 地址。封装该协议请求报文的以太网帧的目的 MAC 地址是以太网广播地址,即 FF−FF−FF−FF−FF−FF。
ARP 协议位于网络层,解决 IP 地址到 MAC 地址的映射问题。主机的 ARP 进程在本以太网以广播的形式发送 ARP 请求分组,在以太网上广播时,以太网帧的目的地址为全 1,即 FF−FF−FF−FF−FF−FF(即广播帧)。
(3) 共需 6 个 RTT。
HTTP/1.1 采用的是持续的非流水线方式工作,这里的持续指的是服务器在发送响应后仍然在一段时间内保持这段连接,但是客户机在收到前一个响应后才能发送下一个请求。第一个 RTT 用于请求 web 页面,客户机收到第一个请求的响应后,即可获得 rfc.html 页面的内容,该网页链接了 5 个 JPEG 小图像,需要发出 5 次请求,每次请求一个对象。每访问一次对象就用去一个 RTT,请求 5 个对象需要 5 个 RTT。因此,请求 rfc.html 页面和页面链接的 5 个对象,共需要 1+5=6 个 RTT 后浏览器才能收到全部内容。
(4) 首先,题目中已经说明 IP 地址 10.2.128.100 是私有地址,私有地址和 Internet 上的主机通信时,须由 NAT 路由器进行网络地址转换,把 IP 分组的源 IP 地址转换为 NAT 路由器的一个全球 IP 地址(一个 NAT 路由器可能不止一个全球 IP 地址,随机选一个即可,本题只有一个为 101.12.123.15)。因此,源 IP 地址字段 0a 02 80 64 变为 65 0c 7b 0f(即 101.12.123.15 对应的十六进制)。
其次,IP 分组每经过一个路由器,生存时间 TTL 值就减 1(由图 2 和图 4 可以得到初始生存时间为 80,经过路由器 R 减 1 之后变为 70)。因此,生存时间每经过一个路由器之后都会发生变化,还需要重新计算首部校验和。
最后,若 IP 分组的长度超过该链路的 MTU,则 IP 分组就要分片,此时 IP 分组的总长度字段、标志字段、片偏移字段也要发生变化。
2.两台主机 A 和 B,主机 B 上运行 WWW 服务器。它们所在的网络 A 和网络 B 通过一个路由器直接相连,如下图所示,主机 A 通过 IE 访问主机 B 的 WWW 服务器 http://www.btest.com,请根据主机 A 访问过程的数据传递过程,描述主机 A、路由器 R 和主机 B 依次启动的 TCP/IP 协议簇中的协议及其完成的基本功能。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16 年】
2.【参考答案与解析】
主机 A 首先使用 DNS 协议将域名解析成 IP 地址;主机 A 使用 TCP 连接和服务器 B 建立连接;主机 A 利用网络层 ARP 协议将网关的 IP 地址解析成目的 MAC 地址;路由器 R 使用 ARP 协议;主机 B 使用 HTTP 协议,将访问的网页传输给 A,显示在 A 的 IE 浏览器上。3.学生 A 希望访问网站 www.taobao.com,A 在其浏览器中输入 http://www.taobao.com 并按回车,直到淘宝网站首页显示在其浏览器中。请问:在此过程中,按照 TCP/IP 参考模型,从应用层到网络层都用到了哪些协议? 【浙江工商大学 2015 年】
3.【参考答案与解析】
访问网站时,先用应用层协议 DNS 将域名转换成 IP 地址,访问网页用到应用层 HTTP 协议。传输层要用到 TCP 协议,用于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建立连接。网络层用到 ARP 协议,将 IP 地址映射成 MAC 地址。如果网络出现问题,还会用到网络层 ICMP 协议。进行路由选择时,需要用网络层到路由选择协议。4.假定你在浏览器上点击一个 URL,但这个 URL 的 IP 地址以前并没有缓存在本地主机上,因此需要用 DNS 自动查找和解析。假定要解析到所要找的 URL 的 IP 地址共经过 n 个 DNS 服务器,所经过的时间分别是 RTT1,RTT2,⋯,RTTn。假定从要找的网页上只需要读取一个很小的图片(即忽略这个小图片的传输时间)。从本地主机到这个网页的往返时间是 RTTw。试问从点击这个 URL 开始,一直到本地主机上的屏幕上出现所读取的小图片,一共需要经过多少时间? 【山东师范大学 2015 年】
4.【参考答案与解析】
显然,解析 IP 地址需要的时间是 RTT1+RTT2+⋯+RTTn。访问网页需要使用传输层的 TCP 连接,建立连接和请求 WWW 文档需要 2RTTw,所以总共需要的时间是二者之和,即 RTT1+RTT2+⋯+RTTn+2RTTw。5.某网络拓扑如下图所示,以太网交换机 S 通过路由器 R 与 Internet 互联。路由器部分接口、本地域名服务器、H1、H2 的 IP 地址和 MAC 地址如图中所示。在 t0 时刻 H1 的 ARP 表和 S 的交换表均为空,H1 在时刻利用浏览器通过域名 www.abc.com 请求访问 Web 服务器,在 t1 时刻(t1>t0)第一次收到了封装 HTTP 请求报文的以太网帧,假设从 t0 到 t1 期间网络未发生任何与此次 Web 访问无关的网络通信。 【全国统考 2021 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从 t0 到 t1 期间,H1 除了 HTTP 之外还运行了哪个应用层协议,从应用层到数据链路层,该应用层协议报文是通过哪些协议进行逐层封装的?
(2) 若 S 的交换表结构为:<MAC 地址,端口 >,则 t1 时刻 S 交换表的内容是什么?
(3) 从 t0 到 t1 期间,H2 至少会接收到几个与此次 Web 访问相关的帧,接收到的是什么帧,帧的目的 MAC 地址是什么?【参考答案与解析】
(1) 从 t0 到 t1 期间,H1 除了 HTTP 之外还运行了 DNS 应用层协议;DNS 报文从应用层到数据链路层,逐层封装关系是:DNS 报文→UDP 数据报→IP 数据报→CSMA/CD 帧。(2) S 在 t1 时刻的交换表为:
MAC 地址
端口
00−11−22−33−44−cc
4
00−11−22−33−44−bb
1
00−11−22−33−44−aa
2
(3) H2 至少会接收到 2 个帧;接收到的均是封装 ARP 查询报文的以太网帧;这些帧的目的 MAC 地址均是:FF−FF−FF−FF−FF−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