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可视化新范式:山海鲸如何让地理数据活起来
在数字孪生与地理信息深度融合的今天,地图早已不是静态的纸片或屏幕贴图,而是能实时交互、动态演进的数字镜像。山海鲸可视化作为国产零代码数字孪生工具,凭自研3D渲染引擎、多源数据集成能力、零代码交互逻辑搭建三大核心特点,在城市治理、交通管理、空间规划等领域打造了多个“地图即决策中枢”的标杆案例。以下结合实际功能,从三个典型场景看它如何让地理数据真正落地。
一、3D 城市白模:从平面图纸到可交互数字底盘
鲸孪生是山海鲸中专门负责3D场景搭建和渲染的组件。同其他普通组件不一样的是,鲸孪生可以双击进入编辑,进入编辑之后组件栏也会跟着变化,可以插入更多的3D内部的组件。通过内置的渲染功能,可独立显示建筑、道路、水系等要素,支持添加漫游相机、第一人称相机和鸟瞰相机等,自由缩放浏览三维场景。
辉光蓝整体采用蓝色并在场景中添加了黄色来进行对比,适合用来渲染夜间场景或营造科技感的氛围。使用辉光蓝渲染的3D城市模型可以增加模型的视觉吸引力,使其看起来更加富有科技感。这种3D模型通常用于城市规划、道路对话、虚拟场景等多种目的。
二、GIS人口流动状况及道路拥堵推演
山海鲸可视化软件支持各种GIS影像类型的接入,如URL 模板、WMTS、超图 Rest 接口、ArcGis Rest、MVT、WMS等,在数据功能中通过Excel、CSV文件批量导入经纬度点位数据,使用API接口和数据库实时同步各种数据等业务系统信息。内置标记和飞线组件等可视化组件,通过简单拖拽快速生成人口分布动态效果,清晰展示地区人口流动情况。
山海鲸可视化的管道组件可通过动态流线对交通繁忙状态进行可视化,支持根据交通流量数据自定义管线宽度、颜色、箭头密度等样式,映射车流量大小、速度等级、车流密集度等信息,并接入实时API或数据库实现数据驱动的动态更新;同时具备路网隐藏与显示功能,可通过图层管理一键切换路网与管道流线的叠加或独立显示状态,聚焦核心数据;支持鸟瞰视角、第一人称视角及焦点缩放等多视角切换,满足全局监测与局部分析需求;搭配动态图例组件,实时展示颜色-速度、宽度-流量的对应关系。
三、地区沙盘模拟:从纸上谈兵到参数化预演
山海鲸的零代码编辑使得用户无需编程即可实现可视化组件间的交互,例如设定“当水位超过警戒值时,受淹区域自动标红并弹出提示”或“点击地图区域时弹出该地块属性数据”。配合栅格数据渲染功能,系统可加载 DEM 地形数据生成海拔着色地图(如绿色表示平原、橙色表示山地),叠加遥感影像后还原真实地表纹理,为台风、暴雨等灾害模拟提供精准地理基底。
四、总结
山海鲸最大的特点在于零代码门槛 —— 业务人员无需掌握 GIS 开发、3D 建模或编程知识,通过“组件拖拽 + 数据绑定 + 逻辑连线”三步即可完成地图可视化搭建。
以制作人口热力图为例,用户只需拖入“第三方GIS地图底图” ,接着绑定 Excel 表格中的人口点位数据,添加“热力图”组件并调整样式设置,全程无需编写代码即可生成动态可视化效果。这种所见即所得的操作模式,让地理数据应用从技术部门专属走向全员可用,不仅降低技术门槛,也显著提升决策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