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人脸识别技术合规备案最新政策详解

《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将于2025年6月1日正式实施,该办法从技术应用、个人信息保护、技术替代、监管体系四方面构建了人脸识别技术的治理框架,旨在平衡技术发展与安全风险。

一、明确技术应用的边界

公共场所使用限制:仅在“维护公共安全所必需”的情况下,方可在公共场所安装人脸识别设备,且必须设置显著提示标识,防止技术过度侵入私人领域。

私密空间禁止:明确禁止在宾馆客房、公共浴室等私密空间使用人脸识别技术。

科研例外条款:为从事人脸识别技术研发、算法训练活动预留空间,允许在合规框架内突破常规限制,促进技术创新。


二、强化个人信息保护

告知与同意机制:要求以“显著方式、清晰易懂的语言”履行告知义务,并取得“单独同意”,用户有权便捷撤回同意,防止“一揽子授权”。

数据存储规范:确立“设备内存储+最短必要期限”原则,除法律另有规定或取得单独同意外,人脸信息不得通过互联网传输,保存期限不得超过处理目的所需。

三、倡导技术替代方案

非唯一性原则:存在其他非人脸识别技术方式时,不得将人脸识别作为唯一验证方式,防止技术霸权。

鼓励国家认证渠道:优先使用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提升安全性,减少信息重复采集。

四、构建监管体系

备案制度:要求信息存储量达10万人即需省级网信部门备案,增强行业透明度。

多部门协同监管:网信部门联合公安、市监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全流程联动监管。

社会监督渠道:任何组织、个人均可投诉举报违法行为,激活公众参与技术治理的能动性。


五、平衡发展与安全

未成年人保护:处理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信息需监护人同意,并制定专门规则,体现对弱势群体的倾斜保护。

司法实践回应:总结杭州“AI换脸技术”侵权案等司法案例,对技术异化风险进行制度性回应,确保技术“以人为本”。

该办法既禁止技术滥用,又为科研攻关留出空间;既强化个人权利,又避免阻碍技术进步,为全球人脸识别技术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

http://www.xdnf.cn/news/613297.html

相关文章:

  • 利用条件编译实现RTT可控的调试输出
  • 20250523-BUG-E1696:无法打开元数据文件“platform.winmd(已解决)
  • 写起来比较复杂的深搜题目
  • 差分数组一文全解析
  • Vue.js教学第十三章:深入解析Vuex,前端状态管理核心指南
  • 分布式事务之Seata
  • 根据YOLO数据集标签计算检测框内目标面积占比(YOLO7-10都适用)
  • Linux常用命令简介
  • 驱动开发学习20250523
  • C# :HImage转Mat方法
  • python与flask框架
  • 在App Store Connect上编辑多个用户的访问权限
  • leetcode hot100:十四、解题思路大全:真·大全!
  • openCV1-3 图像查找表与色彩表
  • 软考 组合设计模式
  • docker基础
  • 第36节:PyTorch基本张量操作
  • springboot配置mysql druid连接池,以及连接池参数解释
  • Python训练营打卡 Day24
  • CloudCanal RAG x Ollama 构建全栈私有 AI 服务
  • 1.2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 深入理解局域网内流量与链路监控的实战价值
  • 连续质数和
  • python web flask专题-Flask入门指南:从安装到核心功能详解
  • 比特授权云外壳加密支持Android 15!
  • DL00912-基于自监督深度聚类的高光谱目标检测含数据集
  • 大模型技术生态全景解析:从基础组件到AGI的演进之路
  • Flink初始及搭建集群环境(技术选型与实战详解)
  • 用AI工具创作出具有史诗感的神话故事短片
  • 制作一款打飞机游戏55: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