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分数组一文全解析
差分数组一文全解析
- 前言
- 一、差分数组的基本概念
- 1.1 定义与原理
- 1.2 与前缀和数组的联系与区别
- 二、差分数组的构建与核心操作
- 2.1 构建差分数组
- 2.2 区间修改操作
- 2.3 从差分数组还原原数组
- 三、差分数组的应用场景
- 3.1 频繁区间修改问题
- 3.2 区间计数问题
- 3.3 线段覆盖问题
- 总结
前言
在处理数组相关问题时,我们经常会遇到频繁对数组的某个区间进行修改(如区间内所有元素增加或减少一个固定值),然后查询数组元素值的场景。如果每次修改都直接遍历区间进行操作,时间复杂度会非常高。差分数组作为一种巧妙的数据结构,通过记录相邻元素的差值,将区间修改操作转化为对差分数组少数几个元素的操作,从而大大提高了处理效率。本文我将详细介绍差分数组的基本概念、构建方法、核心操作、应用场景,并结合代码示例,带你全面掌握这一实用的数据结构技巧。
一、差分数组的基本概念
1.1 定义与原理
对于给定的数组 arr = [a1, a2, a3, ..., an]
,其对应的差分数组 diff
定义为:
diff[1] = a1
diff[i] = a[i] - a[i - 1]
(i > 1
)
例如,若数组 arr = [1, 3, 6, 10]
,则差分数组 diff = [1, 3 - 1, 6 - 3, 10 - 6] = [1, 2, 3, 4]
。差分数组的核心原理在于:通过差分数组可以快速实现对原数组区间的修改操作。对原数组 arr
的区间 [left, right]
内所有元素增加 val
,只需要在差分数组 diff
中进行 diff[left] += val
和 diff[right + 1] -= val
这两步操作(假设数组索引从 1 开始,若索引从 0 开始,对应调整为 diff[left] += val
和 diff[right + 1] -= val
,同时注意边界情况) 。之后,通过累加差分数组就可以得到修改后的原数组。这是因为差分数组记录了相邻元素的变化量,对差分数组特定位置的修改,会在还原原数组时影响到对应区间的元素值。
1.2 与前缀和数组的联系与区别
差分数组和前缀和数组都是对原数组进行预处理的数据结构,但它们的作用和操作方式有所不同:
-
联系:前缀和数组记录的是原数组前缀元素的累加和,差分数组记录的是相邻元素的差值,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是互逆的操作。通过前缀和数组可以从差分数组还原出原数组,而通过差分数组的特定操作可以高效实现对原数组的区间修改。
-
区别:前缀和数组主要用于快速计算原数组的区间和,而差分数组主要用于高效处理原数组的区间修改操作。前缀和数组的构建是依次累加原数组元素,差分数组的构建是计算相邻元素的差值 。
二、差分数组的构建与核心操作
2.1 构建差分数组
Python 为例构建差分数组的代码如下:
arr = [1, 3, 6, 10]
diff = [arr[0]]
for i in range(1, len(arr)):diff.append(arr[i] - arr[i - 1])
print(diff)
上述代码中,首先将原数组 arr
的第一个元素添加到差分数组 diff
中,然后通过遍历原数组,依次计算相邻元素的差值,并添加到 diff
中,从而得到完整的差分数组。
2.2 区间修改操作
假设要对原数组 arr
的区间 [left, right]
内所有元素增加 val
,在差分数组 diff
上的操作如下:
def range_add(diff, left, right, val):diff[left] += valif right + 1 < len(diff):diff[right + 1] -= valreturn diffarr = [1, 3, 6, 10]
diff = [arr[0]]
for i in range(1, len(arr)):diff.append(arr[i] - arr[i - 1])
left, right, val = 1, 3, 2 # 对区间 [1, 3] 内元素增加 2
diff = range_add(diff, left, right, val)
print(diff)
在上述代码中,定义了函数 range_add
来实现区间修改操作。在函数中,首先对差分数组 diff
的 left
位置增加 val
,然后判断 right + 1
是否越界,如果不越界,对 right + 1
位置减去 val
。这样就完成了对原数组对应区间的修改操作在差分数组上的映射。
2.3 从差分数组还原原数组
通过累加差分数组,可以得到原数组。代码如下:
def restore_array(diff):arr = [diff[0]]for i in range(1, len(diff)):arr.append(arr[i - 1] + diff[i])return arrdiff = [1, 2, 3, 4]
arr = restore_array(diff)
print(arr)
上述代码中,首先将差分数组 diff
的第一个元素添加到结果数组 arr
中,然后通过遍历差分数组,依次累加得到原数组的各个元素。
三、差分数组的应用场景
3.1 频繁区间修改问题
在很多实际问题中,会频繁对数组的区间进行修改操作。例如,在游戏开发中,需要对游戏地图中某个区域的所有角色属性进行批量修改;在统计系统中,需要对某段时间内的数据进行统一调整等。使用差分数组可以将每次区间修改操作的时间复杂度从 O ( n ) O(n) O(n)(直接遍历区间修改)降低到 O ( 1 ) O(1) O(1)(修改差分数组的两个位置),大大提高了程序的运行效率 。
3.2 区间计数问题
结合差分数组和前缀和数组,可以解决一些区间计数问题。例如,统计在一系列区间修改操作后,数组中大于某个阈值的元素个数。首先通过差分数组完成区间修改操作,然后构建前缀和数组得到修改后的原数组,最后遍历原数组进行计数。
3.3 线段覆盖问题
在几何问题或资源分配问题中,经常会遇到线段覆盖问题。例如,在数轴上有若干条线段,每条线段表示一个区间,需要统计被至少 k
条线段覆盖的区间长度。可以将每条线段的起始位置和结束位置在差分数组上进行标记(起始位置增加 1,结束位置减少 1),然后通过累加差分数组得到每个位置被覆盖的次数,从而解决问题 。
总结
差分数组作为一种高效处理数组区间修改问题的数据结构,通过独特的差值记录方式,将复杂的区间操作进行了简化和优化。从差分数组的定义、构建,到区间修改、还原原数组等核心操作,再到实际应用场景,都体现了其在解决特定类型问题时的强大优势。当遇到频繁的数组区间修改需求时,合理运用差分数组能够显著提升代码的效率和性能。
That’s all, thanks for reading!
觉得有用就点个赞
、收进收藏
夹吧!关注
我,获取更多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