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mysql性能提升方法大汇总

前言

最近在开发自己的小程序的时候,由于业务功能对系统性能的要求很高,系统性能损耗又主要在mysql上,而业务功能的数据表很多,单表数据量也很大,又涉及到很多场景的数据查询,所以我针对mysql调用做了优化,成功地把原本一次复杂请求的时间从3到5秒加速到0.5秒以内,顺便总结了一些mysql性能优化的方法

一 mysql配置调整

1.1 内存相关

1.1.1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mysql数据页索引页缓冲区的大小: mysql中命中率高的数据页会长期驻留,读取数据时如果在buffer pool中,就无需访问磁盘,InnoDB的数据页和索引页都会缓存在这里,

对于专用数据库服务器,可以设为物理内存的60%~80%,但是要注意,如果设置得太高,会导致操作系统内存不足而swap,系统整体性能下降,而且内存竞争影响其他服务,可以通过以下语句监控buffer pool得命中率

SHOW ENGINE INNODB STATUS

如果status中的buffer pool hit rate命中率小于99%就说明太小了

1.1.2 innodb_log_buffer_size

redo log缓冲区的大小,事务执行过程中,修改操作写入内存中的log buffer,提交时flush到redo log 文件,redo log缓冲区用于存放事务提交前的redo日志,在事务提交时刷写到磁盘。

一般设置为 8MB~64MB(默认 16MB),如果事务频繁、单个事务很大,可以设置更大一点,减少磁盘写入次数,如果innodb_log_buffer_size设置得太小,会导致大事务频繁触发flush,性能下降,可以监控Innodb_log_waits,值大于 0 表示内存不够,

SHOW GLOBAL STATUS LIKE 'Innodb_log_waits';

 

1.2 连接和并发

1.2.1 max_connections

服务器连接得最大并发连接数,超过该值的新连接会被拒绝。每个连接占用一定资源(内存+线程)

此参数是系统连接保护阈值。Web应用一般设置在 200~1000,高并发系统可适当调高,搭配连接池使用,设置太小时,高峰期连接被拒,出现 “Too many connections” 错误,太大时每个连接占用资源,连接过多会耗尽内存,崩溃风险增加,可以查看 Max_used_connections 是否接近 max_connections的值

SHOW GLOBAL STATUS LIKE 'Max_used_connections';

1.2.2 thread_cache_size

MySQL会重用已结束的线程,减少频繁创建线程的开销。线程结束后保留在线程缓存池中,下一个连接复用已有线程。

数据库服务一般设置为16~100,根据连接频繁程度和CPU核心数决定,设置太小时会导致Threads_created 值很高,频繁创建线程,影响性能,设置太大时占用内存资源而且提升不明显

SHOW GLOBAL STATUS LIKE 'threads_created';

1.2.3 table_open_cache

打开的表文件的缓存数量,避免频繁打开/关闭表文件,MySQL 每次访问表都会打开表文件,保存在 cache 中,复用效率更高。注意它缓存的是表文件的句柄和元数据结构,而不是表的数据变身

一般小型系统设置为512~2048,大表多或高并发可设为 8192,太小时会导致Opened_tables 值高,频繁打开表影响性能,太多则会占用过多内存,可以通过下面语句获取系统一共打开过多少次表文件

SHOW GLOBAL STATUS LIKE 'opened_tables';

你需要间隔一段时间(例如 1 分钟、5 分钟)对比两次结果,观察 opened_tables 的增长量。如果 5分钟内增长了几百甚至上千个,那就是异常的。正常情况下opened_tables 每分钟增长小于10 ,如果每分钟增长50到100之间,说明 table_open_cache 太小或有短连接频繁打开关闭表

也可以使用下面语句拿到获取表时命中缓存和没命中缓存的case数量,自行计算

SHOW GLOBAL STATUS LIKE 'Table_open_cache_hits';
SHOW GLOBAL STATUS LIKE 'Table_open_cache_misses';
 


命中率 = Table_open_cache_hits / (Table_open_cache_hits + Table_open_cache_misses),通常命中率会大于95%,如果命中率小于90%,就应该考虑增加 table_open_cache

1.3 日志和事务

1.3.1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这个配置控制事务redo日志何时写入磁盘

  • 1:每次提交事务都同步写磁盘(最安全)

  • 2:写OS缓存,根据系统自己的策略定时刷盘(折中)

  • 0:仅写内存,崩溃时候redo日志全部丢失

高可靠性场景:设为1,对性能要求高并且允许少量数据丢失时设为2,数据丢失几乎不造成损失时可以考虑设置为0

1.3.2 sync_binlog

控制bin log刷盘频率,影响主从一致性。

  • 1:每次事务都刷盘,最安全

  • 0:交给操作系统定期刷盘,性能较高,但可能丢 binlog

  • N:每 N 次事务刷一次

高可靠性场景下设为1,性能优先:设为 100 或更高


 

1.4 临时文件与排序

1.4.tmp_table_size和max_heap_table_size              

这两个配置控制临时表的最大内存使用,超出后写磁盘,前者控制MySQL 创建内部临时表(用于 GROUP BY、ORDER BY、DISTINCT 等操作)时,可使用的最大内存空间,后者控制用户或系统创建的MEMORY引擎表的最大大小,当 MySQL创建一个内存临时表时,会以 tmp_table_size 和 max_heap_table_size 中的较小值为准,作为临时表在内存中的最大可用空间

默认16MB太小,建议提升到 64MB~256MB,太小会导致临时表频繁写磁盘,性能下降

SHOW GLOBAL STATUS LIKE 'Created_tmp_disk_tables';

1.4.2 sort_buffer_size

每个线程排序操作使用的缓冲区大小。ORDER BY、GROUP BY 会使用此 buffer,如果不足会写磁盘

这个是单线程的变量,建议设置为2MB~8MB,太小时排序频繁落盘,影响性能,不过高并发场景不要设太大,因为每个连接消耗内存大,有服务器内存撑爆风险

SHOW GLOBAL STATUS LIKE 'Sort_merge_passes';

二 索引设计和sql优化

2.1 索引设计

2.1.1 合理的索引

覆盖索引:如果查询使用的索引语句包含了所有查询需要的字段,mysql就不需要回表查询表数据,大大提升性能

前缀索引:当字段是长字符串(如 VARCHARTEXT),为了节省索引空间和提升性能,可以只索引字段的前几位(前缀)。这样可以减少索引大小,但仍保持较好的查询效率。比如               

CREATE INDEX idx_email_prefix ON users(email(10));

表示只索引 email 字段的前 10 个字符。

组合索引:当查询条件涉及多个列时,可以将多个列联合建立一个索引。MySQL会将多个字段组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索引,大大提升多字段查询性能。比如下面索引

CREATE INDEX idx_user_status ON users(user_id, status);

对于同时又user_id和status的查询就能够快速定位到。

2.1.1 避免不合理的索引设计

索引过多:索引不仅会占用磁盘空间,还是增加写操作的开销,建议不超过每表 5-6 个。不超过总字段的三分之一

避免长文本索引:普通索引会存储值的所有内容,对于很长的字段会占用很大的空间,对于前面部分的区分度就比较高的长字符可以使用前缀索引

2.2 SQL 语句优化

  • 避免 SELECT *,只查需要的列

  • 保证查询能使用到索引,对于组合索引和字符模糊匹配要注意最左匹配原则,尽可能利用覆盖索引

  • 使用 EXPLAIN 分析执行计划,关注 typerowsExtra 字段

  • 大表避免 OFFSET 深分页,推荐“游标式分页”(如 WHERE id > ?

  • 避免 IN 过多项(>1000),或考虑改用临时表

  • 联表限制:尽量不超过 3 张表JOIN,JOIN 字段必须加索引

  • 尽量避免使用not in,or和union(尽可能用union all代替union)

  • 避免索引列参与函数计算:WHERE DATE(create_time) = '2023-01-01' 会导致索引失效

三 应用系统

3.1 减少不必要的请求

  • 缓存策略

    • 使用 Redis/Memcached 缓存热点数据。

    • 对于不变数据(如省市、用户等级),做本地缓存或CDN缓存。

  • 连接池

    • 应用侧应使用数据库连接池,如 Druid、HikariCP,控制最大并发连接。

  • 接口聚合

    • 尽量减少多次小查询,改为批量查询或数据合并。

3.2 数据库访问控制

  • 限流与降级策略:高峰期临时关闭非核心查询。

  • 使用读写分离:读请求走从库,写请求走主库。

  • 使用中间层封装数据库访问(如 DAO 层),方面中间层做统一的优化管理,避免业务层直接操作 SQL。

3.3 持续监控与预警

  • 使用工具如:

    • 慢查询日志 + pt-query-digest 分析慢 SQL。

    • Prometheus + Grafana 或 Percona Toolkit 做实时性能监控。

    • MySQL Enterprise Monitor 商业监控套件。

3.4 表设计

主键:优选整数型、自增主键(如 BIGINT AUTO_INCREMENT),避免使用 UUID 作为主键,因为UUID随机性太大,插入时会频繁触发页分裂

字段类型:明确字段类型,选择最合适的数据类型,字段长度固定的场景下使用定长字段而不是变长字段,使用最小足够类型,避免使用 TEXT/BLOB 除非确实要存大文本;这类字段性能差且不易索引

NULL值:非必要字段不要设置为 NULL,使用默认值(如 0、'')可减少 NULL 判断。

冗余字段:对于查询多写入少的情况可以适当添加一些冗余字段避免join操作影响性能

http://www.xdnf.cn/news/365113.html

相关文章:

  • 【kafla扫盲】FROM GPT
  • 基于51单片机步进电机控制—9个等级
  • async/await 原理揭秘
  • Windows11下通过Docker安装Redis
  • USB学习【4】协议层数据格式
  • C++八股 —— 函数指针与指针函数
  • PPI-ID: 德克萨斯大学研究团队最新款蛋白-蛋白互作(PPI)预测工具上线
  • Ascend的aclgraph(一)aclgraph是什么?torchair又是怎么成图的?
  • 2025年 全新 AI 编程工具 Cursor 安装使用教程
  • 2025数维杯数学建模C题完整限量论文:清明时节雨纷纷,何处踏青不误春?
  • 空间复杂度** 与 **所需辅助空间**
  • 33、前台搜索功能怎么实现?
  • 基环树(模板) 2876. 有向图访问计数
  • Dp通用套路(闫式)
  • OPENSSL-1.1.1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 Qt 无边框窗口,支持贴边分屏
  • 大某麦演唱会门票如何自动抢
  • 高尔夫基本知识及规则·棒球1号位
  • PHP8报:Unable to load dynamic library ‘zip.so’ 错误
  • Xterminal(或 X Terminal)通常指一类现代化的终端工具 工具介绍
  • 攻防演练 | 关于蓝队攻击研判的3大要点解读
  • 分治算法-leetcode148题
  • archlinux 详解系统层面
  • RISC-V AIA SPEC学习(五)
  • Springboot+Vue+Mybatis-plus-Maven-Mysql项目部署
  • 可编辑56页PPT | 化工行业智慧工厂解决方案
  • nvidia-smi 和 nvcc -V 作用分别是什么?
  • 金贝灯光儿童摄影3大布光方案,解锁专业级童趣写真
  • 智能制造单元系统集成应用平台
  • SAM详解3.1(关于2和3的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