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物联网mqtt和互联网http协议区别

MQTT和HTTP是两种不同的网络协议,它们在以下方面存在区别:

一、连接方式

1.MQTT:基于TCP/IP协议,采用长连接方式。客户端与服务器建立连接后,会保持连接状态,可随时进行数据传输,适用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场景。

2.HTTP:基于TCP/IP协议,通常采用短连接方式。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服务器响应请求后连接即结束。在需要频繁请求的情况下,每次建立和断开连接会带来一定的性能开销。

二、 消息模式

1.MQTT:采用发布/订阅模式。客户端可以订阅感兴趣的主题,当有消息发布到该主题时,服务器会将消息推送给所有订阅者。这种模式实现了消息的异步传输,解耦了消息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 2.HTTP:采用请求/响应模式。客户端发送请求,服务器根据请求返回相应的响应。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交互是同步的,客户端必须等待服务器的响应才能继续下一步操作。

三、 消息格式

1.MQTT:消息格式相对简单,由固定头部、可变头部和负载三部分组成。固定头部包含消息类型、标志位等信息;可变头部根据消息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负载则是实际的消息内容。  2.HTTP:消息格式较为复杂,包括请求行或状态行、消息头字段和消息体。请求行包含请求方法、URL和协议版本等信息,状态行包含协议版本、状态码和原因短语等信息,消息头字段用于传递各种附加信息,消息体则包含实际传输的数据。

四、应用场景

1.MQTT:适用于物联网、移动应用、实时数据监控等场景,例如智能家居设备之间的通信、工业自动化中的数据采集与控制等,能够满足低带宽、高并发的需求。

2.HTTP:广泛应用于Web应用、API接口、文件传输等场景,例如浏览器与服务器之间的网页请求与响应、前后端数据交互等,适合处理基于页面和文档的交互。

五、 安全性

1.MQTT:本身提供了一些基本的安全机制,如用户名和密码认证、TLS加密等。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结合具体的业务场景和安全需求进行进一步的安全加固。

2.HTTP:可以通过HTTPS协议来实现安全通信,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身份验证。HTTPS在Web应用中被广泛使用,具有较为成熟的安全体系。

六、资源消耗

1.MQTT:由于长连接和简单的消息格式,在资源有限的设备和网络环境中,具有较低的功耗和带宽占用。

2.HTTP:短连接和相对复杂的消息格式,在频繁请求时会消耗较多的资源,如CPU时间、内存和网络带宽。但对于单个请求响应的场景,如果数据量不大,其资源消耗也是可以接受的。

http://www.xdnf.cn/news/288667.html

相关文章:

  • 硬件工程师面试常见问题(14)
  • [学习] RTKlib详解:功能、工具与源码结构解析
  • 基于MATLAB的图像色彩识别项目,彩色图像矩阵识别
  • 大模型推理--从零搭建大模型推理服务器:硬件选购、Ubuntu双系统安装与环境配置
  • Python实战:基于控制台与MySQL的电影票预订系统开发指南
  • 学习路线(机器人系统)
  • 模糊控制理论(含仿真)
  • 7400MB/s5050TBW完美结合,全新希捷酷玩530R SSD体验评测
  • 10 种最新的思维链(Chain-of-Thought, CoT)增强方法
  • 攻防世界-php伪协议和文件包含
  • 第一章-Rust入门
  • 音频感知动画新纪元:Sonic让你的作品更生动
  • PE文件结构(导出表)
  • 专家系统的推理流程深度解析
  • Java SE(8)——继承
  • 虚拟dom是什么,他有什么好处
  • 深度学习里程碑:AlexNet 架构解析与核心技术详解
  • 【深度学习|学习笔记】Deep Belief Network(DBN,深度置信网络)起源、原理、发展和应用(附代码)
  • 【KWDB 创作者计划】基于 ESP32 + KWDB 的智能环境监测系统实战
  • 高可用架构设计——故障响应
  • Red Hat6.4环境下搭建DHCP服务器
  • 第六章 流量特征分析-蚁剑流量分析(玄机靶场系列)
  • MCP原理详解及实战案例(动嘴出UI稿、3D建模)
  • Linux系统安装PaddleDetection
  • 基于CBOW模型的词向量训练实战:从原理到PyTorch实现
  • 使用AI 将文本转成视频 工具 介绍
  • 实验-数字电路设计2-复用器和七段数码管(数字逻辑)
  • 在Ubuntu系统中安装桌面环境
  • 路由器详细讲解
  • Docker —— 隔离的基本操作(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