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linux可以直接用指针操作物理地址吗?

简短直接的答案是:

​绝对不能。​​ 用户空间的程序(Application)无法直接用指针操作物理地址。即使是内核空间的代码,也​​极不推荐​​直接使用物理地址的指针。


为什么不行?

主要原因在于现代操作系统(包括 Linux)的 ​​虚拟内存管理机制​​ 和 ​​保护机制​​。

1. 虚拟地址 vs. 物理地址

  • ​物理地址​​:是硬件内存单元在 RAM 上的实际地址。CPU 通过地址总线直接访问的地址。

  • ​虚拟地址​​:是每个进程看到的“幻觉”。每个进程都拥有一个独立的、连续的虚拟地址空间(例如 0 到 4GB),与物理内存的实际布局无关。

Linux 内核和 ​​MMU(内存管理单元)​​ 共同协作,为每个进程维护一张 ​​页表​​。页表的作用就是将进程使用的​​虚拟地址​​映射到物理 RAM 上的​​物理地址​​。

当你写代码时,程序中的指针(例如 0x20000000)都是​​虚拟地址​​。CPU 在执行指令时,会通过 MMU 自动将这个虚拟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应用程序根本无法接触到真正的物理地址。​

2. 内存保护

虚拟内存机制的一个重要副作用是提供了强大的​​内存保护​​:

  • 一个进程无法访问映射给另一个进程的物理内存,实现了进程间的隔离。

  • 内核空间的内存(例如 0xC0000000以上的地址)被映射为​​特权模式​​才能访问。用户空间的程序处于非特权模式,任何试图访问内核地址的操作都会触发一个​​段错误(Segmentation Fault)​​,程序会被操作系统强制终止。

​简单比喻​​:物理地址是地球上的实际经纬度坐标。虚拟地址是你手中的一张地铁线路图。你不能拿着地铁图去指挥真正的火车,你必须通过“地铁调度系统”(操作系统内核)来操作。


那么,应该如何正确访问物理地址?

在某些特定场景下(如编写设备驱动程序),我们确实需要与硬件交互,而硬件寄存器通常被固定在特定的物理地址上。这时,必须在​​内核空间​​中,通过操作系统提供的特定接口来安全地访问。

在内核中访问物理地址的方法:

  1. ​ioremap()​​ (最常用、最正确的方法)

    • ​功能​​:将一段​​物理地址空间​​(通常是设备的寄存器区域)映射到内核的​​虚拟地址空间​​。

    • ​过程​​:驱动程序调用 ioremap(phys_addr, size),内核会为你分配一段可用的虚拟地址并建立映射关系。函数返回一个指向这块新虚拟地址的指针。

    • ​访问​​:之后,驱动程序就可以通过这个返回的​​虚拟地址指针​​,使用像 readl(), writel(), iowrite32()这样的专用函数来读写寄存器,而不是直接解引用指针。这些函数能确保正确的访问顺序和宽度。

    • ​释放​​:使用完毕后,必须调用 iounmap()来解除映射。

    // 驱动程序中的示例代码
    void __iomem *reg_base; // 指向映射后的虚拟地址
    unsigned long phys_addr = 0x20000000; // 目标物理地址
    unsigned long size = 0x1000; // 要映射的区域大小// 在驱动初始化时映射
    reg_base = ioremap(phys_addr, size);
    if (!reg_base) {return -ENOMEM; // 映射失败
    }// 现在可以通过reg_base访问了
    u32 value = readl(reg_base + OFFSET); // 读取一个32位寄存器
    writel(0x12345678, reg_base + OFFSET); // 写入一个32位寄存器// 在驱动退出时解除映射
    iounmap(reg_base);
  2. ​/dev/mem​​ (一种备选方案,但风险高且需要root权限)

    • 这是 Linux 的一个字符设备,它提供了对整个物理内存的访问入口。

    • 用户空间的程序可以 open("/dev/mem"),然后使用 mmap()函数将一段物理地址映射到进程的虚拟地址空间,然后进行访问。

    • ​极其危险!​​ 这可能会破坏系统稳定性或安全性,因此通常只用于调试,且需要以 root 权限运行。​​在生产代码中绝对禁止使用。​

总结

场景

能否直接使用物理地址指针?

原因与正确方法

​用户空间应用程序​

​绝对不能​

所有地址都是虚拟地址,且无权限访问硬件。

​内核空间驱动程序​

​强烈不建议直接使用​

必须通过 ioremap()将物理地址转换为虚拟地址,并使用 readl/writel等安全接口访问。这是唯一正确、安全、可移植的方法。

​核心思想​​:Linux 通过虚拟内存机制抽象并保护了硬件资源。直接操作物理地址违背了这一设计哲学,会破坏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必须通过内核提供的标准接口来安全、可控地访问硬件。

 

http://www.xdnf.cn/news/1448677.html

相关文章:

  • torch学习 自用
  • python类的内置属性
  • AI重塑SaaS:从被动工具到智能角色的技术演进路径
  • 【面试题】OOV(未登录词)问题如何解决?
  • Leetcode_202.快乐数_三种方法解决(普通方法解决,哈希表解决,循环链表的性质解决_快慢指针)
  • 简述:普瑞时空数据建库软件(国土变更建库)之一(变更预检查部分规则)
  • PyTorch 中训练语言模型过程
  • 利用 Java 爬虫获取淘宝商品详情 API 接口
  • 嵌入式学习day41-硬件(2)
  • ansible总结2
  • 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第一天 | 704.二分查找 27. 移除元素 977.有序数组的平方
  • python中`__annotations__` 和 `inspect` 模块区别??
  • 两个子进程之间使用命名pipe
  • 从月薪5K到年薪60W!API自动化测试如何让你突破职业瓶颈
  • K8S 部署 NFS Dynamic Provisioning(动态存储供应)
  • 【STM32】STM32F103系列USB大坑 二
  • 具身智能让人形机器人 “活” 起来:懂语言、能感知、会行动,智能进化再提速
  • 使用langgraph创建工作流系列4:人机回环
  • 面试复习题-Flutter
  • 论文介绍:“DUSt3R”,让 3D 视觉从“繁琐”走向“直观”
  • Swift 解法详解:LeetCode 370《区间加法》
  • 《网络安全实战:CC攻击(应用层)与DDoS攻击(网络层)的底层逻辑与防御体系》​
  • 分发饼干——很好的解释模板
  • 从“看见”到“行动”:一场机器视觉与机器人的软硬件共舞
  • 把本地win11系统打包成镜像并安装到vmware中
  • Springboot3+SpringSecurity6Oauth2+vue3前后端分离认证授权-授权服务
  • FastVLM:高效视觉编码助力视觉语言模型突破高分辨率效率瓶颈
  • LeNet-5:卷积神经网络的奠基之作
  • 0903 C++类的运算符重载、静态成员与继承
  • 前端-安装VueC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