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享】283个地级市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2006-2019)
数据介绍
一、数据基本信息
- 数据名称:地级市产业结构协调 - 高级化、合理化
- 数据年份:2006-2019 年
- 数据范围:全国 283 个地级市
二、数据测算方法说明
本次数据中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的测算,参考了《中国工业经济》中袁航(2018)的测算方法。
袁航(2018)在其研究中,对于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基于各产业的产出与就业的匹配程度进行测算,通过构建相关指标来反映产业间资源配置的协调状况。其核心思想是当各产业的生产率趋于一致时,产业结构处于相对合理的状态,若存在较大差异,则表明产业结构不合理。
对于产业结构高级化,该方法着重体现产业结构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向第三产业演进的过程,通过计算相关的层次系数等方式,衡量产业结构向更高层次发展的程度。
三、原始数据
本次测算所使用的原始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各地方统计年鉴以及相关的经济统计数据库。涵盖了 283 个地级市在 2006-2019 年间各产业的产值、就业人数等基础数据。这些原始数据经过了严格的筛选和核对,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完整性,为后续的测算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测试过程
- 数据收集与整理:首先,广泛收集 283 个地级市 2006-2019 年的各产业产值、就业人数等原始数据。然后,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剔除无效数据和异常值,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和一致性。
- 指标计算:按照袁航(2018)的测算方法,分别计算每个地级市每年的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指数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在计算过程中,严格遵循公式和步骤,保证计算的准确性。
- 数据校验:对计算得到的指数进行校验,通过与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分析,检查数据的合理性。若发现异常数据,及时追溯原始数据和计算过程,进行修正和完善。
五、测算结果
经过上述测算过程,最终得到了 283 个地级市在 2006-2019 年的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
从整体趋势来看,在 2006-2019 年间,全国大部分地级市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呈现出逐步上升的态势,表明各地产业结构在不断向更高层次演进,第三产业在经济中的占比逐渐提高。
而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则呈现出区域差异,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较高,产业间资源配置相对协调;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产业间的发展不够均衡。
具体的每个地级市每年的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数据可参考相关的数据表格。
注:本文中的数据和指标仅为示例,实际数据请参考最新发布的283个地级市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2006-2019)
。
数据概览
数据跨度:283个地级市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2006-2019)
数据说明
1、数据来源网络收集
2、本资源仅用作为学习用途,不能用于商业通途
数据获取方式
点击关注后台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