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 网页和web标准
网页
1 什么是网页
1.1 网页的定义
网页是一个包含HTML标签的纯文本文件,它可以存放在世界某个角落的某一台计算机中,是万维网中的一“页”,是超文本标记语言格式(标准通用标记语言的一个应用,文件扩展名为.html或.htm)。网页通常用图像档来提供图画。网页要通过网页浏览器来阅读。
1.2 一个电商网页的展示
1.3 构成网页的主要元素
核心:
HTML : 网页的结构
CSS : 网页的表现形式
JavaScript:网页的行为
主要元素
- 媒体
- 音频
- 视频
- 图片
- 文本
- 动态效果
- 颜色
1.4 网页制作的编程语言
- 核心包含结构化标准语言(XHTML、XML)
- 表现标准语言(CSS)
- 行为标准(ECMAScript、DOM)
作用
通过分离内容与样式提升代码可维护性及跨设备兼容性 [2-5]。文档类型定义包括STRICT、TRANSITIONAL和FRAMESET三种模式,并推动XML作为内容描述语言的应用。
1.5 浏览器对网页的支持
有些浏览器具有原生的这种把网页保存为MHTML的方式,而有些浏览器可直接通过第三方的扩展支持MHTML格式。由于保存为MHTML的方式未经标准化,因此各浏览器存取的效果略有不同。
1.5.1 Internet Explorer
- 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自5.0版支持MHTML格式,是第一个支持MHTML文件的浏览器。
1.5.2 Opera
- Opera自9.0版支持把网页保存为MHTML文件,或读取MHTML文件。但基於WebKit/Blink的Opera 15却未提供此功能,直到Opera 16才恢复。
1.5.3 Firefox
-
Mozilla Firefox需要安装MHT文件读写的扩展。有两个这样的扩展是免费提供的,如Mozilla Archive Format、UnMHT。
-
即使不通过Firefox扩展读写MHTML,通过Mozilla Thunderbird也可以读取MHTML文件。
1.5.4 Chrome
- 在当前版本的Chrome,原生创建MHTML文件要在chrome://flags启用实验性的选项,但启用实验项後单一网页仅能保存为MHTML格式,也可以安装MHTML文件读写的扩展程式。
1.5.5 Safari
- Safari不提供对MHTML的支持,代之以苹果公司自创的Webarchive(英语:Webarchive)格式,OS X的版本中还提供保存为PDF选项。也有人试图为Safari创建读写MHTML文件的扩展。
1.5.6 Konqueror
- Konqueror需要使用mhtconv扩展以实现对MHTML的支持。
1.5.7 ACCESS NetFront
- NetFront3.4(像是索尼爱立信K850等设备上的)可读取或保存MHTML文件。
1.5.8 Pale Moon
- Pale Moon需要安装MHT文件读写的扩展。有一个这样的扩展是免费提供的,即MozArchiver。
1.5.9 MHT阅读器
一些商业或民间开发者设计了MHT文件阅读器,还提供转换为其它格式(如转换为PDF)的选项。
- 网页标准(Web标准)是由W3C等组织制定的技术规范集合,旨在统一全球资讯网的开发与呈现方式。该标准涵盖结构、表现和行为三个层面,包含HTML、CSS、JavaScript等核心技术 。
2 为什么要使用网页
网页在数字时代具有多重作用,以下是主要用途:
2.1 信息传播与交互
网页是信息传播的核心渠道,通过搜索引擎、社交媒体等平台,用户可快速获取新闻、教育、娱乐等内容。同时,网页支持用户互动,如在线购物、社交分享、在线测试等,增强了用户体验。
2.2 企业与品牌建设
企业通过网页展示产品、服务及品牌价值,提升知名度并促进销售。例如,电商平台需设计清晰的产品展示和支付流程,而客户服务页面需包含FAQ、在线聊天等功能。
2.3 数据管理与远程操作
网页界面可显著提高数据可访问性,支持跨设备访问(如手机、平板),并实现远程管理(如数据备份、权限设置)。相比传统客户端软件,网页界面兼容性强、维护成本低。
2.4 用户体验优化
网页通过响应式设计适配不同设备,提供直观的交互设计(如拖拽、点击操作),并支持个性化界面(如管理员与普通用户权限区分)。此外,网页可自动更新功能,保持用户体验一致性.
2.5 移动应用与无障碍设计
响应式网页设计使网站在移动端提供一致体验,同时支持无障碍功能(如视觉、听觉辅助),确保残障人士也能有效使用。
3 网页的作用
3.1 信息展示与传播:
- 核心作用:网页是互联网中信息展示的主要载体。无论是新闻报道、学术论文、商业广告还是个人博客,网页都能以文本、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给用户。
- 传播效率:通过搜索引擎和社交媒体等渠道,网页上的信息可以迅速传播到全球范围,实现信息的即时共享。
3.2 交互与服务:
- 用户交互:网页提供了丰富的交互功能,如表单提交、在线购物、评论留言等,使用户能够参与到网站的内容生成和互动中。
- 在线服务:许多网页还提供在线服务,如邮箱、云存储、在线支付等,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生活和工作。
3.3 构成网站的基本元素:
- 网站构建:网页是构成网站的基本单元,多个网页通过链接相互关联,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站结构。
- 网站功能:网站的各种功能,如导航、搜索、会员系统等,都是通过网页来实现的。
3.4 承载网站应用:
- 平台支持:网页作为承载网站应用的平台,可以运行各种网页应用(如Web App),这些应用无需下载安装,即可在浏览器中直接使用。
- 跨平台兼容性:网页应用具有良好的跨平台兼容性,可以在不同的操作系统和设备上访问,提高了应用的普及度和便利性。
WEB标准
1 web标准的定义
-
网页标准(Web标准)是由W3C等组织制定的技术规范集合,旨在统一全球资讯网的开发与呈现方式。该标准涵盖结构、表现和行为三个层面,包含HTML、CSS、JavaScript等核心技术 [2-4]。
-
标准化的推进始于浏览器战争后W3C对统一技术体系的建立,经历了从HTML4到HTML5的演进过程,并形成动态更新机制以适应技术发展需求 [2] [4]。主要浏览器对标准的支持存在差异,如Internet Explorer自5.0版起原生支持MHTML格式。
1.1 概括
- 一系列标准的集合
- 结构(Structure)、表现(Presentation)和行为(Behavior)
- 结构化标准语言主要包括XHTML和XML
- 表现标准语言主要包括CSS
- 行为标准主要包括对象模型(如W3C DOM)、ECMAScript
- 由万维网联盟(外语缩写:W3C)起草和发布,也有一些是其他标准组织制订的标准
- CMA(European Computer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的ECMAScript标准。
Web标准,使得Web开发更加容易。
1.2 web标准可以分为:
- 结构(html)
- 结构主要是由一系列标签组成,我们只需要在页面body里面写入一些具有语义和结构的一些标签就可以实现页面的结构。
- 表现(css)
- 表现即是css样式表。通过css可以让结构标签变得更具美感,为结构披上一件华丽的外装
- 行为(JavaScript)
- 行为指的是页面与用户具有一定的交互,主要是有js组成。比如:页面轮播图、动态效果、动画等
标准的规范化旨在为网站中的网页制定一套完整且具有体系的系统,结构,样式,行为可以单独的写在分类好的文件夹中,管理起来也很方便
2 为什么要有web 标准?
-
对于浏览器开发商和 Web 程序开发人员在开发新的应用程序时遵守指定的标准更有利于 Web 更好地发展。
-
开发人员按照 Web 标准制作网页,这样对于开发者来说就更加简单了,因为他们可以很容易了解彼此的编码。
-
使用Web标准,将确保所有浏览器正确显示您的网站而无需费时重写。
-
遵守标准的Web页面可以使得搜索引擎更容易访问并收入网页,也可以更容易转换为其他格式,并更易于访问程序代码(如JavaScript和DOM)。
3 了解html的历史
- 在从html1~5,这期间经历了漫长的浏览器战争,在战争中每个浏览器都想称霸世界,都在不断增加自己的专用扩展包。
- 受害的是web开发人员,因为程序员要针对不同的浏览器需要单独写web页面。
- 直到html4的时候, 万维网协会结束了这场战争。
- W3C万维网创建了一个唯一的html标准。使结构表现分离成为两种语言,要求浏览器厂商也要遵循这套标准。
- html从1到5 会不会以后出现6 7 8,不会了。因为制定标准的人已经把这个规范变成了一个活的标准,他会随着技术的发展形成相应的文档,而不会在增加版本号。
- 网页从这场战争中,通过浏览器的不断更新和迭代,通过指定一套标准来规范网页编写的正确逻辑,这是有史以来网络发展的巨大变革
4 web的工作原理
- 用户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需要访问的地址
- 通过http协议访问到被访问的web服务器
- 服务器将请求的网页(HTML)返回给请求的浏览器
- 浏览器解析HTML代码,将解析后的效果展示在浏览器
4.1 图示
4.2 浏览器的工作原理
4.3 浏览器支持的语言
4.4 web的主要浏览器
- Google chrome 浏览器(谷歌) Blink内核 (程序员开发利器)
- Firefox 浏览器(火狐) Gecko内核,也俗称Firefox内核 IE 浏览器
- Trident(也称IE内核)
- Opera 浏览器 Blink 内核
- safari 浏览器 webkit内核
5 网络通信协议
-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是互联网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网络协议。
所有的www文件都必须遵守这个标准。
设计HTTP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发布和接收HTML页面的方法。
1960年美国人 Ted Nelson构思了一种通过计算机处理文本信息的方法,并称之为超文本(hypertext),这成为了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标准架构的发展根基。
Ted Nelson 组织协调万维协会(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和互联网工程工作小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共同合作研究,最终发布了一系列的RFC,其中著名的RFC 2016定义了HTTP 1.1.
6 网页的开发
- 采用XHTML+CSS来进行开发
- 页面的布局,采用DIV标签和CSS控制定位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