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基于arm芯片的驱动开发——温湿度传感器dht11

一、dht11基础知识:

1.DHT11 内部集成了一个电阻式感湿元件、一个 NTC(负温度系数)测温元件 ,以及一个高性能 8 位单片机。电阻式感湿元件会随着环境湿度变化而改变自身电阻值;NTC 测温元件的电阻值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8 位单片机则负责对感湿元件和测温元件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并输出校准后的数字信号 。

2.接口方式:采用单线制串行接口(单总线双向)与外部设备(如单片机)通信,仅需将 DATA 引脚连接到单片机的一个 I/O 口即可实现数据传输。

3.具体流程:

主机先将 DATA 线拉低,持续至少 18ms(为传感器留出足够的 “唤醒 & 检测” 时间),随后再将 DATA 线拉高,并延时等待(通常 20 - 40μs),完成 “起始信号” 的发送。

传感器检测到主机的起始信号后,会先将 DATA 线拉低80μs(作为 “响应确认”),随后再将 DATA 线拉高80μs(进入 “准备输出数据” 的状态)。

DHT 通过 “DATA 线高电平的持续时间” 来区分数据位 “0” 和 “1”:

  • 数据 “0”:拉高后,高电平持续约26 - 28μs,随后拉低。
  • 数据 “1”:拉高后,高电平持续约70μs,随后拉低。

所有数据位(通常是湿度、温度等信息的二进制编码)传输完成后,从机(DHT)会释放总线,由上拉电阻将 DATA 线拉回高电平,通信结束。

二、实现过程:(包含关键代码)

1.通过 Linux 内核的miscdevice(杂项设备)框架实现主设备号(固定为主设备号 10),次设备号动态分配,简化设备注册流程。

2.核心函数:代码依赖特定平台的 GPIO 函数

初始化和退出函数:

dht11作用过程函数:对应流程图

通过模拟 DHT11 的单总线时序,实现了传感器数据的读取,并通过 Linux 杂项设备框架向用户空间提供了标准的文件操作接口。用户空间程序可通过open("/dev/dht11")read()close()的流程获取温湿度数据(5 字节),再进行解析。

注意,DHT11 通信对时序敏感,延时函数(msleep/udelay)的精度会影响通信稳定性。

http://www.xdnf.cn/news/1433125.html

相关文章:

  • Java 垃圾回收机制(GC算法、GC收集器如G1、CMS)的必会知识点汇总
  • Java面试实战系列【JVM篇】- JVM内存结构与运行时数据区详解(共享区域)
  • JavaSE丨异常处理详解,高效应对程序中的“意外”
  • 结构抗震与土木工程研究
  • Windows控制台颜色修改
  • 移动端网页设计vm+rem,和px实现方式对比
  • 【设计模式】三大原则 单一职责原则、开放-封闭原则、依赖倒转原则
  • Javascript》》JS》》ES6》 Map、Set、WeakSet、WeakMap
  • 【MATLAB绘图进阶】(3.1)从基础到高级的图形样式控制
  • Android14 init.rc各个阶段的主要操作详解2
  • gbase8s之导出mysql导入gbase8s
  • 良策金宝AI:电力工程的“最强大脑”,如何重塑设计新范式?
  • css中的v-bind 动态变化
  • 技术架构设计--资源与链接、安全灾备
  • Android URC 消息透传 MTK 代码方案
  • T40N君正/INGENIC专业嵌入式CPU计算能力,集成XBurst2双核处理器(1.2GHz)、RISC-V协处理器和神经网络加速器(2TOPS算力)
  • 防止应用调试分析IP被扫描加固实战教程
  • 宋红康 JVM 笔记 Day11|直接内存
  • 爬虫基础学习 - Beautifulsoup
  • 电子电子技术知识------MOSFET管
  • 高校党建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源码+LW+可部署)
  • 实验4-HTTP协议的运行过程
  • 【大前端】Vue 和 React 主要区别
  • React 中 key 的作用
  • C#---共享项目
  • 解决戴尔笔记本电脑键盘按键部分失灵
  • python 创建websocket教程
  • 从自动化到智能化:家具厂智能化产线需求与解决方案解析
  • Qt内存映射到文件,解决打开大文件占用内存高的问题
  • STM32-FreeRTOS操作系统-任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