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第四届可再生能源与电气科技国际学术会议(ICREET 2025)

重要信息

时间:2025年9月26-28日

地点:中国·昆明

官网:www.icreet.net 

简介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能源需求的加剧与技术的迅猛进步,电气科技在推动可再生能源行业向前发展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电力系统的集成技术、智能化电网建设、以及高效能源转换与存储解决方案方面,电气科技展现出极大的潜力和广泛的应用前景。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规模显著扩大,其中风力和太阳能发电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电气技术的革新和应用。在国策引导下,中国不断推进能源体系的低碳化改造,减少环境足迹,并加速低碳和零碳技术的研发,促进绿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将聚焦电气科技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创新应用。

主题

01. 可再生能源系统与多能源集成

太阳能发电/风能转化/生物质热化学转化/地热利用/基于氢的能源系统/基于氨的能源系统/燃料电池优化/多能源互补/可再生能源预测/能源材料增强/纳米材料在清洁能源中的应用

02. 能源转换与智能能源技术

能源转换建模/能源存储结构设计/电化学储能/能源管理策略/多能源调度/建筑能源优化/需求侧效率管理/能源互联网架构/碳中和系统设计/智能算法应用

03. 可再生能源集成的电气技术

可再生能源并网/电网稳定性控制/电能质量提升/谐波抑制/变换器控制/智能逆变器协调/保护方案设计/故障检测/数据驱动控制/微电网运行

可再生能源与电气科技

在全球能源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的背景下,可再生能源与电气科技成为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领域。随着传统化石能源对环境造成的压力日益增大,以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氢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而电气科技作为能源系统运行与优化的关键支撑技术,在能源获取、转换、传输、存储和智能管理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两者的深度融合,不仅能够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还能推动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分布式能源系统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首先,从能源供给的角度来看,可再生能源为电力系统注入了清洁而稳定的动力。太阳能光伏和风力发电技术不断进步,其发电成本已显著降低,部分地区甚至实现了与传统能源的平价上网。与此同时,水电作为成熟的可再生能源形式,依然是全球电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生物质能与地热能则在多样化能源结构中展现出独特价值。电气科技在这一过程中提供了关键的支撑,例如高效能量转换设备、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以及电能质量优化手段,使得可再生能源能够更加高效、稳定地并入电网。

其次,在电能传输与分配方面,智能电网和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极大提升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智能电网通过传感器、通信和大数据分析实现对电力流动的实时监测与调度,能够应对可再生能源发电波动性强、随机性大的特点。同时,储能技术的发展,如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以及新型固态电池,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电气科技还通过电力电子变换装置,使不同类型的分布式能源可以灵活接入,提高能源利用率和电网的适应性。

再次,在交通与工业领域,可再生能源与电气科技的结合也推动了深刻变革。新能源汽车作为能源转型的重要方向,以电驱动系统为核心,配合电池和充电基础设施的进步,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燃油车。工业生产中,清洁能源驱动的电气化设备大幅减少了碳排放,同时智能控制和自动化技术的引入使能源消耗更加高效可控。特别是在绿色制造和智慧工厂的发展中,电气科技为实现节能降耗与智能调度提供了关键支撑。

最后,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可再生能源与电气科技的融合将更加紧密。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加入,将推动电力系统向更智能、更安全、更高效的方向发展。例如,通过机器学习优化电网调度,通过区块链实现能源交易的透明化与可信化,通过物联网构建多能互补、协同运行的智慧能源系统。同时,氢能与电力系统的结合也被认为是未来的重要方向,氢气不仅可以作为能源储存手段,还能在交通、工业等领域替代化石燃料。

综上所述,可再生能源与电气科技的结合,是应对能源危机、实现低碳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在发电、输配电、储能、智能调度和终端应用等环节的持续创新与突破,两者共同推动着能源结构的优化和电力系统的升级。这不仅对全球能源转型具有战略意义,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可再生能源与电气科技将在实现“双碳”目标、推动绿色经济和建设智慧社会中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

http://www.xdnf.cn/news/1433503.html

相关文章:

  • 如何修改 Docker 默认网段(网络地址池)配置:以使用 10.x.x.x 网段为例
  • CH01-1.1 Exercise-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by LiuChao
  • 【代码随想录day 22】 力扣 131.分割回文串
  • DevOps部署与监控
  • MATLAB矩阵及其运算(四)矩阵的运算及操作
  • 集群无法启动CRS-4124: Oracle High Availability Services startup failed
  • 数据库入门实战版
  • 基于YOLOv4的无人机视觉手势识别系统:从原理到实践
  • 货运系统源码 货运物流小程序 货运平台搭建 货运软件开发
  • C19T1
  • Elasticsearch常用DSL快速查询指南
  • Vue.js 中深度选择器的区别与应用指南
  • 从零开始学Vue3:Vue3的生命周期
  • 前端架构知识体系:常见图片格式详解与最佳实践
  • [密码学实战]逆向工程常见工具合集及下载地址(四十七)
  • 23种设计模式-抽象工厂模式
  • CICD实战(3) - 使用Arbess+GitLab+Hadess实现Java项目构建/上传制品库
  • qt使用笔记三之 QGraphicsView、QGraphicsScene 和 QGraphicsPixmapItem 详解
  • 大模型常用的数据类型FP32,BF16,FP16
  • 基于arm芯片的驱动开发——温湿度传感器dht11
  • Java 垃圾回收机制(GC算法、GC收集器如G1、CMS)的必会知识点汇总
  • Java面试实战系列【JVM篇】- JVM内存结构与运行时数据区详解(共享区域)
  • JavaSE丨异常处理详解,高效应对程序中的“意外”
  • 结构抗震与土木工程研究
  • Windows控制台颜色修改
  • 移动端网页设计vm+rem,和px实现方式对比
  • 【设计模式】三大原则 单一职责原则、开放-封闭原则、依赖倒转原则
  • Javascript》》JS》》ES6》 Map、Set、WeakSet、WeakMap
  • 【MATLAB绘图进阶】(3.1)从基础到高级的图形样式控制
  • Android14 init.rc各个阶段的主要操作详解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