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系统的分布式事务调优
背景
如今,大部分公司的服务基本都实现了微服务化,首先是业务需求,为了解耦业务;其次是为了减少业务与业务之间的相互影响。
电商系统亦是如此,大部分公司的电商系统都是分为了不同服务模块,例如商品模块、订单模块、库存模块等等。事实上,分解服务是一把双刃剑,可以带来一些开发、性能以及运维上的优势,但同时也会增加业务开发的逻辑复杂度。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分布式事务了。
通常,存在分布式事务的服务架构部署有以下两种:同服务不同数据库,不同服务不同数据库。我们以商城为例,用图示说明下这两种部署:
通常,我们都是基于第二种架构部署实现的,那我们应该如何实现在这种服务架构下,有关订单提交业务的分布式事务呢?
分布式事务解决方案
我们讲过,在单个数据库的情况下,数据事务操作具有 ACID 四个特性,但如果在一个事务中操作多个数据库,则无法使用数据库事务来保证一致性。也就是说,当两个数据库操作数据时,可能存在一个数据库操作成功,而另一个数据库操作失败的情况,我们无法通过单个数据库事务来回滚两个数据操作。
而分布式事务就是为了解决在同一个事务下,不同节点的数据库操作数据不一致的问题。在一个事务操作请求多个服务或多个数据库节点时,要么所有请求成功,要么所有请求都失败回滚回去。通常,分布式事务的实现有多种方式,例如 XA 协议实现的二阶提交(2PC)、三阶提交 (3PC),以及 TCC 补偿性事务。
在了解 2PC 和 3PC 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下 XA 协议。XA 协议是由 X/Open 组织提出的一个分布式事务处理规范,目前 MySQL 中只有 InnoDB 存储引擎支持 XA 协议。
XA 规范
在 XA 规范之前,存在着一个 DTP 模型,该模型规范了分布式事务的模型设计。
DTP 规范中主要包含了 AP、RM、TM 三个部分,其中 AP 是应用程序,是事务发起和结束的地方;RM 是资源管理器,主要负责管理每个数据库的连接数据源;TM 是事务管理器,负责事务的全局管理,包括事务的生命周期管理和资源的分配协调等。
XA 则规范了 TM 与 RM 之间的通信接口,在 TM 与多个 RM 之间形成一个双向通信桥梁,从而在多个数据库资源下保证 ACID 四个特性。
二阶提交和三阶提交
XA 规范实现的分布式事务属于二阶提交事务,顾名思义就是通过两个阶段来实现事务的提交。
在第一阶段,应用程序向事务管理器(TM)发起事务请求,而事务管理器则会分别向参与的各个资源管理器(RM)发送事务预处理请求(Prepare),此时这些资源管理器会打开本地数据库事务,然后开始执行数据库事务,但执行完成后并不会立刻提交事务,而是向事务管理器返回已就绪(Ready)或未就绪(Not Ready)状态。如果各个参与节点都返回状态了,就会进入第二阶段。
到了第二阶段,如果资源管理器返回的都是就绪状态,事务管理器则会向各个资源管理器发送提交(Commit)通知,资源管理器则会完成本地数据库的事务提交,最终返回提交结果给事务管理器。
在第二阶段中,如果任意资源管理器返回了未就绪状态,此时事务管理器会向所有资源管理器发送事务回滚(Rollback)通知,此时各个资源管理器就会回滚本地数据库事务,释放资源,并返回结果通知。
第一,在整个流程中,我们会发现各个资源管理器节点存在阻塞,只有当所有的节点都准备完成之后,事务管理器才会发出进行全局事务提交的通知,这个过程如果很长,则会有很多节点长时间占用资源,从而影响整个节点的性能。一旦资源管理器挂了,就会出现一直阻塞等待的情况。类似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设置事务超时时间来解决。
第二,仍然存在数据不一致的可能性,例如,在最后通知提交全局事务时,由于网络故障,部分节点有可能收不到通知,由于这部分节点没有提交事务,就会导致数据不一致的情况出现。
事务补偿机制(TCC)
以上这种基于 XA 规范实现的事务提交,由于阻塞等性能问题,有着比较明显的低性能、低吞吐的特性。所以在抢购活动中使用该事务,很难满足系统的并发性能。除了性能问题,JTA 只能解决同一服务下操作多数据源的分布式事务问题,换到微服务架构下,可能存在同一个事务操作,分别在不同服务上连接数据源,提交数据库操作。
而 TCC 正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而出现的一种分布式事务解决方案。TCC 采用最终一致性的方式实现了一种柔性分布式事务,与 XA 规范实现的二阶事务不同的是,TCC 的实现是基于服务层实现的一种二阶事务提交。
TCC 分为三个阶段,即 Try、Confirm、Cancel 三个阶段。
Try 阶段:主要尝试执行业务,执行各个服务中的 Try 方法,主要包括预留操作;Confirm 阶段:确认 Try 中的各个方法执行成功,然后通过 TM 调用各个服务的Confirm 方法,这个阶段是提交阶段;
Cancel 阶段:当在 Try 阶段发现其中一个 Try 方法失败,例如预留资源失败、代码异常等,则会触发 TM 调用各个服务的 Cancel 方法,对全局事务进行回滚,取消执行业务。
以上执行只是保证 Try 阶段执行时成功或失败的提交和回滚操作,你肯定会想到,如果在Confirm 和 Cancel 阶段出现异常情况,那 TCC 该如何处理呢?此时 TCC 会不停地重试调用失败的 Confirm 或 Cancel 方法,直到成功为止。
但 TCC 补偿性事务也有比较明显的缺点,那就是对业务的侵入性非常大。首先,我们需要在业务设计的时候考虑预留资源;然后,我们需要编写大量业务性代码,例如 Try、Confirm、Cancel 方法;最后,我们还需要为每个方法考虑幂等性。这种事务的实现和维护成本非常高,但综合来看,这种实现是目前大家最常用的分布式事务解决方案。
总结
在同服务多数据源操作不同数据库的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基于 XA 规范实现的分布式事务,在 Spring 中有成熟的 JTA 框架实现了 XA 规范的二阶事务提交。事实上,二阶事务除了性能方面存在严重的阻塞问题之外,还有可能导致数据不一致,我们应该慎重考虑使用这
种二阶事务提交。
在跨服务的分布式事务下,我们可以考虑基于 TCC 实现的分布式事务,常用的中间件有TCC-Transaction。TCC 也是基于二阶事务提交原理实现的,但 TCC 的二阶事务提交是提到了服务层实现。TCC 方式虽然提高了分布式事务的整体性能,但也给业务层带来了非常大的工作量,对应用服务的侵入性非常强,但这是大多数公司目前所采用的分布式事务解决方案。
Seata 是一种高效的分布式事务解决方案,设计初衷就是解决分布式带来的性能问题以及侵入性问题。但目前 Seata 的稳定性有待验证,例如,在 TC 通知 RM 开始提交事务后,TC与 RM 的连接断开了,或者 RM 与数据库的连接断开了,都不能保证事务的一致性。
技术总体方案设计思路-CSDN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