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SOL】Comsol学习案例时的心得记录分享(三)
今天博主继续COMSOL案例的学习,今天照着做的是多孔介质内的流动,即“在微观尺度上分析多孔结构”这个案例。
1、不明白的地方。
a、P6页,为了保证网格质量,设置了绝对容差,从默认的1e-8改到了1e-5,可能对网格质量有影响;检测面的时候,增大了“最大相邻角度”,从默认的40调成了62。
b、P10页边界层属性中,输入层数为1,厚度调节因子为10,不知什么原因?
c、P11页在蠕动流设置的“流体离散化”列表中选择P1+P1,不知道什么意思?
然后博主在网上看着一些多孔介质内两相流的例子跟着做了做,这里把一些心得也一起记录一下。
2、用COMSOL livelink with MATLAB生成几何图形后的处理
当用COMSOL livelink with MATLAB生成COMSOL可以打开的几何结构后,一定要确认几何结构正确后,点击“全部构建”。否则在模型中定义边界条件时,会发现边界是无法定义的。
3、多孔介质两相流仿真的问题
a、仿真上报某一时间步长不收敛。
遇到这种情况,对于多孔介质中的两相流,博主进行了两个方面的优化。
其一、设置边界层
也就是增加边界层的数量,模型默认是1层,我调整为3层。
其二、在流场入口增加过渡层
入口过渡层的厚度和两相之间的亲疏水性有关。比如入口是水,向多孔介质内流动,如果接触角大,那么物理角度理解,就是入口的水比较难流过多孔介质,那么如果入口边界离多孔介质距离较近的话,就可能运算发散,所以就需要入口过渡层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