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模型入门(六):GPT→盘古,国内外大模型矩阵速览
大模型产品层出不穷,面对各种声称“最强”的模型,我们该如何快速理清技术路线和核心差异?本文从基础架构出发,带你一站式浏览国内外主流大模型厂商及其代表产品,最后给出个人使用建议,帮你少走弯路。
一、三大技术路线概览
大部分大模型都基于 Transformer 架构,按照编码与解码模块的不同可分为三类:
1、自回归模型(Decoder‑only)
- 仅用解码器生成文本,典型代表 GPT 系列
- 优势:对话、生成、指令跟随能力强,无需额外微调即可处理多种任务
2、自编码器模型(Encoder‑only)
- 仅用编码器理解文本,代表 BERT 系列
- 优势:自然语言理解、文本分类、匹配等任务表现优秀
3、序列到序列模型(Encoder‑Decoder)
- 同时具备编码和解码模块,代表 T5、GLM 系列
- 优势:翻译、摘要、生成式问答等需要双向理解与生成的场景
二、国际阵营·标杆大模型
1. OpenAI(GPT 系列)
- ChatGPT(GPT-3.5):首个让大众体验到对话大模型威力的产品(2022.11 发布)
- GPT-4o:支持多模态输入,开启“全能代理”时代 Sora:文本到视频的生成式模型
2. Google
- BERT / LaMDA:Transformer 和对话模型的开山鼻祖
- PaLM-E:多模态场景下的融合式大模型
- Bard系列:面向消费级对话应用
3. Meta(前 Facebook)
- LLaMA 系列(LLaMA2、LLaMA3):开源自回归模型,社区活跃
- SEER:自监督视觉模型
- data2vec:统一多模态自监督框架
三、国货之光·大模型
1. 腾讯
混元系列:NLP 对话「腾讯元宝」、智能体「腾讯元气」
2. 百度
文心系列:对话应用「文心一言」、知识增强检索等多种衍生服务
3. 阿里巴巴
通义系列:对话「通义千问」、电商场景定制化能力
4. 字节跳动
豆包:以轻量化接入为特色的对话模型
扣子:面向智能体的执行层框架
5. 清华智谱
智谱系列:开源对话「智谱清言」、强调国产化自主可控
6. 华为
盘古系列:自研 GPU 芯片+全栈优化,聚焦企业级场景
7. 月之暗面
Moonshot 系列:小众创业团队,产品「kimi」以创新应用见长
四、个人选型建议
追求稳定与生态:首选大厂成熟产品,如 OpenAI GPT、腾讯混元、百度文心
研究与二次开发:可考虑开源项目(LLaMA、智谱、GLM),便于微调与扩展
资源与成本:衡量算力与收费策略,选择最符合使用频率和预算的方案
场景与能力匹配:生成型内容以自回归模型为主;理解型分析可选自编码或 Seq2Seq
[成熟大厂推荐——生态稳定]→ OpenAI GPT / 腾讯混元 / 百度文心[开源探索研究 / 定制开发]→ LLaMA / 智谱 / GLM[预算导向 / 使用频率]→ 选择最符合成本/使用需求的 API 或本地部署方案
五、参考链接
- ChatGPT:https://chat.openai.com
- 腾讯混元:https://hunyuan.tencent.com/
- 文心一言:https://wenxin.baidu.com/
- 通义千问:https://tongyi.aliyun.com/qianwen/
- LLaMA:https://github.com/facebookresearch/llama
推荐阅读
2025全球大语言模型巅峰对决:ChatGPT-4.5、Gemini Ultra、Llama3、通义千问等10大模型全维度解析
人工智能丨DeepSeek-R1+ Ollama 本地部署全攻略
人工智能丨ChatGPT 免费开放网络搜索,能否挑战 Google 的搜索霸主地位?
软件测试丨Docker与虚拟机架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