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java >正文

医疗数据分析中标准化的作用

在前面这个糖尿病患者聚类的例子里,标准化(StandardScaler)的作用就像给不同特征 “统一计量单位”,让模型能公平地看待每个特征,避免某一个特征因为数值范围大就 “喧宾夺主”。

先看原始数据的 “不公平” 问题

例子里有 3 个特征:

  • 血糖水平:比如 120-300(单位:mg/dL)
  • 胰岛素水平:比如 4-20(单位:μU/mL)
  • BMI:比如 18-32(单位:kg/m²)

这三个特征的数值范围差异很大:

  • 血糖的范围(约 180)远大于胰岛素(约 16)和 BMI(约 14)。

如果不标准化,模型计算 “距离” 时(比如判断两个患者是否相似),血糖的影响会被放大—— 比如两个患者血糖差 50,可能比胰岛素差 5 的影响更大,但这只是因为血糖的数值范围本身更大,并不是它对 “糖尿病亚型” 的区分更重要。

标准化后:让每个特征 “权重相等”

StandardScaler 会把每个特征转换成 “均值为 0,标准差为 1” 的新数据,比如:

  • 血糖原本 150→标准化后可能是 0.2
  • 胰岛素原本 8→标准化后可能是 0.3
  • BMI 原本 28→标准化后可能是 0.1

这样一来,三个特征的数值范围变得接近(都在 - 2 到 2 之间),模型计算距离时,不会被某个特征的原始数值大小 “误导”,能更公平地综合三个特征判断患者的相似性。

对 DBSCAN 聚类的具体影响

DBSCAN 的核心是通过 “密度” 判断聚类(比如 “多少个患者在某个距离内算一个亚型”):

  • 如果不标准化,因为血糖范围大,模型可能会主要根据血糖分组,忽略胰岛素和 BMI 的差异(比如把两个血糖接近但胰岛素差异大的患者分到一组)。
  • 标准化后,三个特征对 “距离” 的贡献相同,模型能更准确地识别出 “血糖、胰岛素、BMI 都相似” 的患者群体(即真正的糖尿病亚型)。

总结

标准化是为了消除特征本身 “数值大小” 的干扰,让每个特征在聚类时都能 “平等说话”,这样 DBSCAN 才能更准确地找到真正相似的患者群体(亚型),而不是被某个特征的 “大数值” 带偏。

http://www.xdnf.cn/news/15411.html

相关文章:

  • Java项目:基于SSM框架实现的学生档案管理系统【ssm+B/S架构+源码+数据库+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剑指offer62_骰子的点数
  • Vue3入门-指令
  • brupsuite使用中遇到的一些问题(bp启动后浏览器无法连接)/如何导入证书
  • 智能体技术深度解析:从概念到企业级搭建指南
  • 安全参綉25暑假第一次作业
  • Student后台管理系统查询接口
  • CentOS服务器安装Supervisor使队列可以在后台运行
  • GAMES101 lec2-数学基础1(线性代数)
  • 为何说分布式 AI 推理已成为下一代计算方式
  • 特殊的整数-水仙花数
  • 【c++】c++11新特性(右值引用和移动语义)
  • Java报表导出框架
  • 详解BIO,NIO,AIO
  • 【git fetch submodule报错】Errors during submodule fetch 如何解决?
  • 【Java EE】多线程-初阶 认识线程(Thread)
  • urlencode、html实体编码、unicode
  • 进程---基础知识+命令+函数(fork+getpid+exit+wait+exec)
  • ACL流量控制实验
  • 12.如何判断字符串是否为空?
  • 记字节前端面试一道简单的算法题
  • 游戏玩法的专利博弈
  • 大话数据结构之 <链表>(C语言)
  • 使用 keytool 在服务器上导入证书操作指南(SSL 证书验证错误处理)
  • 【DOCKER】-4 dockerfile镜像管理
  • Python数据容器-通用功能
  • grpo nl2sql qwen3 模型强化学习训练有效果的成立条件有哪些
  • java--ThreadLocal创建以及get源码解析
  • 131. Java 泛型 - 目标类型与泛型推断
  • RNN(循环神经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