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室外远距离通信的Lora
Lora的工作原理:
频谱分析仪可以看到,Lora每次发送数据,都会占满一定范围的带宽:
Lora的优缺点:
类别 | 内容 |
---|---|
最大特点 | 远距离、低功耗、低速率的无线通信技术,适用于物联网中的广域低功耗应用(LPWAN) |
优点 | 描述 |
---|---|
远距离通信 | 可实现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的通信距离(视环境和天线情况而定) |
低功耗 | 非常适合电池供电的设备,支持多年续航 |
抗干扰能力强 | 使用扩频技术,抗干扰能力优于传统无线通信 |
易于部署 | 基于星型网络结构,部署简单,维护成本低 |
支持多节点通信 | 一台LoRa网关可以同时管理上千个终端设备 |
授权频段通信 | 工作在无需授权的ISM频段(如433MHz、868MHz、915MHz),节省频率使用成本 |
可选加密传输 | 支持AES-128加密,提升数据安全性 |
缺点 | 描述 |
---|---|
速率较低 | 数据传输速率较慢(典型速率为0.3–50 kbps),不适合大数据量传输 |
延迟较高 | 上下行存在一定延迟,不适合对实时性要求高的场景 |
通信频段受限 | 使用ISM频段可能受到其他设备干扰,尤其在城市或频率拥挤环境下 |
带宽和容量有限 | 同一频段内并发设备数和传输带宽受限 |
法规限制 |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频段和发送功率可能受到法规限制 |
加密依赖开发者实现 | 虽支持加密,但需开发者正确实现和管理密钥,否则存在安全隐患 |
Lora的适用频段及常用天线:
下图左侧的频段是亚洲频段,右侧的是北美频段:
Lora的三种适配天线:
类型 | 外形特点 | 安装方式 | 增益范围 | 优点 | 缺点 | 典型应用场景 |
---|
小尖椒天线 | 小巧短粗,通常呈锥形或蘑菇状 | SMA接口旋转直插 | 一般在 1.5 ~ 3 dBi | 体积小巧,便于安装,适合小型终端设备 | 增益较低,传输距离较近 | 小型传感器、手持设备、便携LoRa模块 |
胶棒天线 | 类似对讲机天线,柔软,有一定弹性 | SMA螺纹安装 | 一般在 2 ~ 5 dBi | 通用性强、抗摔抗压,性价比高,安装简单 | 稍大于小尖椒天线,外观稍突兀 | 网关、室外设备、常规LoRa模块 |
吸盘天线 | 带底座吸盘,通常连接较长馈线 | 可吸附在金属表面 | 一般在 3 ~ 8 dBi | 增益高、布线灵活、可放置于信号较好位置 | 成本较高、体积大、需空间布线 | 室外LoRa网关、车载设备、远距离通信 |
利用lora技术,可以实现低功耗超远距离,不借助wifi的室外通信:
Lora传输图片:
把一张图片的所有像素点都提取出来成一个数组【十六进制的】,之后一个包一个包进行发送。
用时27秒传输完一个图片,可见Lora并不适合大量数据的传输。
Lora的传输模式:
Lora模块通过串口和MCU相连。
Lora模块的内部电路:
主流用的是SX1280,根据以前的学习,最难的地方在于选频,就是通过调节天线接收的电容电感大小来确定频段。以前尝试过设计内部电路,但是这一点一直没有彻底搞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