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web >正文

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30天 | ​​01背包理论基础、416. 分割等和子集

题目链接:46. 携带研究材料、416. 分割等和子集
文章链接:代码随想录

动态规划


1. 01背包理论基础(一)

有 n 件物品和一个最多能背重量为 w 的背包。第 i 件物品的重量是 weight[i],得到的价值是 value[i] 。每件物品只能用一次,求解将哪些物品装入背包里物品价值总和最大。

举例:背包最大重量为4。物品为:

重量价值
物品0115
物品1320
物品2430

问背包能背的物品最大价值是多少?

方法一:二维 dp 数组

1. 确定 dp 数组(dp table)以及下标的含义:定义二维数组 dp[i][j],其中 i 表示物品、j 表示背包容量,dp[i][j] 则表示从下标为 [0 - i] 的物品里任意取,放进容量为 j 的背包,产生的最大价值总和

2. 推导递推公式:求取 dp[i][j] 有两种情况:放物品 i & 不放物品 i

  • 不放物品 i:背包容量为 j,里面不放物品 i 的最大价值是 dp[i - 1][j]

  • 放物品 i:背包空出物品 i 的容量后,背包容量为 j - weight[i],dp[i - 1][j - weight[i]] 为背包容量为 j - weight[i] 且不放物品 i 的最大价值,那么 dp[i - 1][j - weight[i]] + value[i] (物品i的价值),就是背包放物品 i 得到的最大价值

  • 递归公式: dp[i][j] = max ( dp[i - 1][j], dp[i - 1][j - weight[i]] + value[i] )

3. dp 数组如何初始化:

  • 首先从 dp[i][j] 的定义出发,如果背包容量 j 为 0 的话,即 dp[i][0],无论选取哪些物品,背包价值总和一定为0
  • 再由状态转移方程 dp[i][j] = max ( dp[i - 1][j], dp[i - 1][j - weight[i]] + value[i] ) 可以看出 i 是由  i - 1 推导而来,那么 i 为 0 的时候就一定要初始化
  • 除了 dp[0][j] 和 dp[i][0],从递归公式可以看出,dp[i][j] 是由其上方和左上方的数值推导而来,因此,其他下标初始值可以任意设置,因为都会被覆盖

此时 dp 数组初始化情况如图所示:

动态规划-背包问题7

4. 确定遍历顺序:利用二维dp数组解决01背包问题时,两种遍历方式(先遍历物品再遍历背包、先遍历背包再遍历物品)虽然遍历次序不同,但是 dp[i][j] 所需要的数据都是来自左上角,两种遍历顺序根本不影响 dp[i][j] 递推公式的推导

5. 举例推导 dp 数组:

#include <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int main() {int m, n;cin >> m >> n;vector<int> weight(m, 0);vector<int> value(m, 0);for (int i = 0; i < m; i++) {cin >> weight[i];}for (int j = 0; j < m; j++) {cin >> value[j];}vector<vector<int>> dp(m, vector<int>(n + 1, 0));for (int j = weight[0]; j <= n; j++) {dp[0][j] = value[0];}for (int i = 1; i < weight.size(); i++) {for (int j = 0; j <= n; j++) {//dp[i][j] 的定义不是“在容量 j 下选定哪些物品”,而是“在容量 j 下,考虑前 i 个物品,能得到的最大价值”。也就是说,dp[i][j] 本身就是一个“容量上限为 j”的最优解,不代表你“已经用了 j 的容量”。if (j < weight[i]) //如果装不下这个物品,那么就继承dp[i - 1][j]的值dp[i][j] = dp[i - 1][j];else {dp[i][j] = max(dp[i - 1][j], dp[i - 1][j - weight[i]] + value[i]);}}}cout << dp[m - 1][n] << endl;return 0;
}

2. 01背包理论基础(二)

方法二:一维 dp 数组(滚动数组)

 1. 确定 dp 数组(dp table)以及下标的含义:在一维 dp 数组中,dp[j] 表示:容量为 j 的背包,所背的物品价值可以最大为 dp[j]

2. 推导递推公式:

一维dp数组,其实就是将上一层的 dp[i-1] 拷贝到这一层的 dp[i],因此,在二维 dp 数组递推公式的基础上,去掉 i 这个维度就好,递推公式为:dp[j] = max ( dp[j], dp[j - weight[i]] + value[i] ) 

如何理解该递推公式:dp[j] 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取自己 dp[j],相当于二维 dp 数组中的 dp[i-1][j],即不放物品 i;一个是取dp[j - weight[i]] + value[i],即放物品 i,再取二者较大值

3. dp 数组如何初始化:

基于 dp[j] 的定义:容量为 j 的背包,所背的物品价值可以最大为 dp[j],那么 dp[0] 就应该是 0。那么 dp 数组除了下标 0 的位置初始为0,其他下标应该初始化多少呢?

看一下递归公式:dp[j] = max(dp[j], dp[j - weight[i]] + value[i]);dp 数组在推导的时候一定是取价值最大的数,如果题目给的价值都是正整数,那么非 0 下标都初始化为 0 即可,这样才能让 dp 数组在递归公式的过程中取的最大的价值,而不是被初始值覆盖了

4. 确定遍历顺序:

一维 dp 数组的遍历顺序:先物品再背包,其中背包容量要倒序遍历

  • 先物品再背包:由于一维 dp 数组的写法,如果遍历背包容量放在上一层,那么每个 dp[j] 就只会放入一个物品,即:背包里只放入了一个物品
  • 背包要倒序遍历:倒序遍历是为了保证物品 i 只被放入一次!一旦正序遍历了,那么物品 i 就会被重复加入多次
for(int i = 0; i < weight.size(); i++) { // 遍历物品for(int j = bagWeight; j >= weight[i]; j--) { // 遍历背包容量dp[j] = max(dp[j], dp[j - weight[i]] + value[i]);}
}

5. 举例推导 dp 数组: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using namespace std;int main(){int m, n;cin >> m >> n;vector<int> weight(m);vector<int> value(m);for(int i = 0; i < m; i++) {cin >> weight[i];}for(int j = 0; j < m; j++) {cin >> value[j];}vector<int> dp(n + 1, 0);for(int i = 0; i < m; i++) {for(int j = n; j >= weight[i]; j--) {dp[j] = max(dp[j], dp[j - weight[i]] + value[i]);}}cout << dp[n] << endl;return 0;
}

3. 分割等和子集

  1. 确定dp数组(dp table)以及下标的含义:dp[j] 表示容量(所能装的重量)为 j 的背包,所背的物品价值最大可以为 dp[j]。由于本题中每一个元素的数值既是重量,也是价值,所以当 dp[target] == target 时,背包就装满了
  2. 确定递推公式:dp[j] = max(dp[j], dp[j - nums[i]] + nums[i])
  3. dp数组如何初始化:根据 dp[j] 的定义,dp[0] 一定是 0,由于本题中只包含正整数的非空数组,因此非 0 下标的元素初始化为 0 即可
    // 题目中说:每个数组中的元素不会超过 100,数组的大小不会超过 200
    // 总和不会大于20000,背包最大只需要其中一半,所以10001大小就可以了
    vector<int> dp(10001, 0);
  4. 确定遍历顺序:使用一维 dp 数组,物品遍历的 for 循环放在外层,遍历背包的 for 循环放在内层,且内层 for 循环倒序遍历
  5. 举例推导dp数组:

    dp[j] 的数值一定是小于等于 j 的。如果 dp[j] == j,说明集合中的子集总和正好可以凑成总和 j

//本题是01背包的应用题,其中物品是nums[i],重量是nums[i],价值也是nums[i],背包体积是sum/2
//本题只要找到集合里能够出现 sum / 2 的子集总和,就算是可以分割成两个相同元素和的子集了(sum是集合元素总和)class Solution {
public:bool canPartition(vector<int>& nums) {int sum = 0;for(int i = 0; i < nums.size(); i++) {sum += nums[i];}if(sum % 2 == 1) return false;int target = sum / 2;vector<int> dp(10001, 0);for(int i = 0; i < nums.size(); i++) {for(int j = target; j >= nums[i]; j--) {dp[j] = max(dp[j], dp[j - nums[i]] + nums[i]);}}if(dp[target] == target) return true;return false;}
};

 相关题目和后续提高:


心得:

http://www.xdnf.cn/news/18889.html

相关文章:

  • Pandas 高效数据处理:apply、向量化与分组
  • Android用Coil 3检查媒体资源是否有效,Kotlin
  • LeetCode 面试经典 150_双指针_验证回文串(25_125_C++_简单)(双指针)
  • 基于多通道同步分析的智能听诊系统应用程序
  • k8s数据存储
  • k8s-容器化部署论坛和商城服务(小白的“升级打怪”成长之路)
  • Rust Async 异步编程(六):Pin 和 Unpin
  • Python实现点云投影到直线、平面、柱面和球面
  • ComfyUI AI一键换装工作流无私分享
  • 《分布式系统跨服务数据一致性Bug深度复盘:从现象到本质的排查与破局》
  • 从“数据孤岛”到“业财融合”,外贸订单管理ERP重构一体化逻辑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课程笔记
  • 接口自动化测试:测试用例也能自动生成
  • Vue3 + Golang Gin 实现客服实时聊天系统(WebSocket + Socket.IO 详解)
  • 【工具安装使用-Jetson】Jetson Orin Nano 刷机和踩坑总结
  • 从人工巡检到AI预警:智慧工地如何用技术重构施工安全体系
  • Flink 状态 RocksDBListState(写入时的Merge优化)
  • 《C++哈希表:高效数据存储与检索的核心技术》
  • 正则表达式 —— \s*
  • C# 相机内存复用(减少图像采集耗时)以及行数复用
  • HTB赛季8靶场 - Previous
  • 无障碍辅助模块|Highcharts引领可访问数据可视化的交流
  • 《李沐读论文》系列笔记:论文读写与研究方法【更新中】
  • 【每天一个知识点】大模型训推一体机
  • linux的conda配置与应用阶段的简单指令备注
  • Hadoop(四)
  • Rust爬虫实战:用reqwest+select打造高效网页抓取工具
  • HIVE创建UDF函数全流程
  • nowcoder刷题--反转链表
  • MCP 协议原理与系统架构详解—从 Server 配置到 Client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