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ops >正文

【Redis】AOF日志的三种写回机制

目录

  • 1、背景
  • 2、appendfsync always(同步写回)
    • 【1】工作机制
    • 【2】特点
    • 【3】实现原理
  • 3、appendfsync everysec(每秒写回,默认配置)
    • 【1】工作机制
    • 【2】特点
    • 【3】实现原理
  • 4、appendfsync no(操作系统控制)
    • 【1】工作机制
    • 【2】特点
    • 【3】实现原理
  • 5、三种策略对比

1、背景

redis的AOF(Append Only File)持久化提供了三种不同的写回策略,通过appendfsync配置项来控制,这三种策略在数据安全性和性能之间提供了不同的权衡选择。

2、appendfsync always(同步写回)

【1】工作机制

1、每次写入命令后立即执行fsync,将数据同步到磁盘
2、确保每个写命令都持久化到磁盘后才返回成功响应

【2】特点

维度说明
数据安全性最高,级别不会丢失数据
性能影响最差,每次写入都有磁盘I/O等待
适用场景对数据一致性要求极高的金融场景
吞吐量低,受限于磁盘IOPS

【3】实现原理

1、命令写入内存数据库
2、命令追加到AOF缓冲区
3、立即调用fsync()将缓冲区内容写入磁盘
4、返回客户端成功响应

3、appendfsync everysec(每秒写回,默认配置)

【1】工作机制

1、后台线程每秒执行一次fsync
2、折中方案,平衡性能和数据安全

【2】特点

维度说明
数据安全性可能会丢失最近1秒的数据
性能影响中等,突发写入可能有延迟
适用场景大多数生产环境的推荐配置
吞吐量较高,适合常规业务场景

【3】实现原理

1、命令写入内存数据库
2、命令追加到AOF缓冲区
3、主线程不阻塞,后台线程每秒检查一次缓冲区,缓冲区有数据就执行fsync()同步到磁盘
4、返回客户端成功响应

4、appendfsync no(操作系统控制)

【1】工作机制

1、完全由操作系统决定何时同步到磁盘
2、通常30秒一次,取决于内核配置

【2】特点

维度说明
数据安全性最低,可能丢失较多数据
性能影响最好,无额外同步开销
使用场景允许数据丢失的非关键业务
吞吐量最高,适合大量写入场景

【3】实现原理

1、命令写入内存数据库
2、命令追加到AOF缓冲区
3、立即返回客户端成功响应
4、操作系统在适当时机调用fsync()

5、三种策略对比

策略数据安全性性能数据丢失风险适用场景
always极高几乎为零金融交易,支付系统
everysec≤1秒数据大多数web应用
no可能丢失多秒数据缓存、非关键数据
http://www.xdnf.cn/news/7890.html

相关文章:

  • 一文详解并查集:从基础原理到高级应用
  • MAYA 转换为 STP:深度技术解析与全流程实践指南
  • OpenCV CUDA模块特征检测与描述------创建一个 盒式滤波器(Box Filter)函数createBoxFilter()
  • GPU P-State 模式说明
  • MCP入门介绍
  • 【VS2017】cpp 文件字符编码方式转换
  • 进阶知识:理解函数装饰器@wraps()的返回值逻辑 和 闭包的深度解析
  • 力扣热题100, 力扣.167两数之和II 力扣80.删除有序数组中的重复项力扣99.恢复二叉搜索树力扣.110平衡二叉树
  • 【项目管理】项目管理中的”三边、六拍、四没和只谈“
  • 软件是什么?
  • Sentinel原理与SpringBoot整合实战
  • 开发经典的瀑布流
  • c++11特性——可变参数模板及emplace系列接口
  • 【ffmpeg】SPS与PPS的概念
  • BurpSuite Montoya API 详解
  • 基于stm32的空气质量监测系统
  • 2025年二级等保实施全攻略:传统架构与云等保方案深度解析
  • 乘法逆元:费马小定理(利用快速乘法幂)(JAVA)
  • GitHub 趋势日报 (2025年05月20日)
  • 洛谷B3840 [GESP202306 二级] 找素数
  • MySQL--day5--多表查询
  • 第22天-Python ttkbootstrap 界面美化指南
  • 漏洞扫描企业如何助力企业预防安全风险应对网络攻击?
  • GUI实验
  • vue3 threejs 物体发光描边
  • Python人工智能算法 模拟退火算法:原理、实现与应用
  • 项目执行中缺乏问题记录和总结,如何改进?
  • [java]数组
  • 7.数据的预测分析及可视化
  • 嵌入式STM32学习——串口USART 2.0(printf重定义及串口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