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ops >正文

直接用字符串方式 split(“。“) 来切句,虽然能把句子拆开,但无法和 BERT 模型的 token 位置对应(embedding 用不上)

❗️直接字符串切割的问题:

  • 会丢失原始 token 的起止位置(比如第几个 token)
  • 无法和 BERT 模型的 token 位置对应(embedding 用不上)
  • 遇到标点、空格、英语等语言混合情况,会切不准

这里 无法和 BERT 模型的 token 位置对应该如何理解,下面详细解释。

“无法和 BERT 模型的 token 位置对应”

这个意思是:
如果你直接用字符串方式 split("。") 来切句,虽然能把句子拆开,但BERT tokenizer 是按子词(subword)来切的,不是按字或句子切的,所以它的 token 和你切出来的句子之间的位置是对不上的。


📘 举个完整的例子

假设我们有如下文本:

text = "我今天很开心。我去公园玩了。"

这句话可以分成两个句子:

  • 句子1: “我今天很开心。”
  • 句子2: “我去公园玩了。”

🪓 方法一:直接字符串切割

sentences = text.split("。")
print(sentences)
# 输出:["我今天很开心", "我去公园玩了", ""]

这样切割是按标点符号分割,没有考虑模型如何分词,也没有位置信息


🤖 方法二:用 BERT tokenizer 看 token

from transformers import BertTokenizertokenizer = BertTokenizer.from_pretrained("bert-base-chinese")inputs = tokenizer(text, return_offsets_mapping=True)token_ids = inputs['input_ids']
offsets = inputs['offset_mapping']tokens = tokenizer.convert_ids_to_tokens(token_ids)for t, o in zip(tokens, offsets):print(f"{t}\t{o}")

输出可能类似于:

[CLS]	(0, 0)
我	    (0, 1)
今天	    (1, 3)
很	    (3, 4)
开	    (4, 5)
心	    (5, 6)
。	    (6, 7)
我	    (7, 8)
去	    (8, 9)
公园	    (9, 11)
玩	    (11, 12)
了	    (12, 13)
。	    (13, 14)
[SEP]	(0, 0)

这些内容解释如下:

Token位置(offset)字符
(0, 1)第1个字符
今天(1, 3)第2~3字符
(3, 4)第4个字符
开心(4, 6)第5~6字符(两个 subword)
(6, 7)第7个字符
(7, 8)第8个字符
………………

❗️核心问题来了

如果你用字符串切割法(如 split("。")),你拿到的句子:

  • "我今天很开心"(长度是 6)
  • "我去公园玩了"(长度是 6)

你不知道这些句子在 tokenizer token 中的具体 token index 区间。你没法知道:

  • 第1句在哪些 token 上?是 token[1] 到 token[6] 吗?
  • 第2句是哪几号 token?中间有没有 subword 被切断?

所以你也就无法做下面这些操作:

应用你无法做的事
拿第1个句子的 BERT embedding不知道 token 区间
句子粒度的嵌入或检索分不清句子 token 边界
还原原文字符位置没有 offset 映射

✅ 正确做法:用 tokenizer 的 offset_mapping

inputs = tokenizer(text, return_offsets_mapping=True)

这个 offset_mapping 会告诉你每个 token 是原始字符串的哪一段,就可以:

  • 精确知道哪个 token 属于哪个句子
  • 按 token 精准切句(比如用 “。” 的 token ID 找句号)
  • 保留 token 到原文字符的映射(恢复很方便)

📌 总结一句话

如果你只按字符串分句,你得到的是「字符级别」的句子,没有办法和 BERT 的「token 索引」或「subword 切分」对得上,也就没法拿句子级别的 embedding 或用于模型输入。


BERT 的「token 索引」或「subword 切分」分别是指什么

📌 1. 什么是 BERT 的「token 索引」?

简单说,token 索引就是:

BERT 把你原始的文本转成一串「数字 ID」,每个词(或子词)对应一个编号(index),模型是处理这串数字的。

举个例子:

from transformers import BertTokenizertokenizer = BertTokenizer.from_pretrained("bert-base-chinese")
text = "我去上学。"
tokens = tokenizer.tokenize(text)
ids = tokenizer.convert_tokens_to_ids(tokens)
print(tokens)  # ['我', '去', '上', '学', '。']
print(ids)     # [2769, 1343, 677, 2110, 511]

上面这段的意思是:

tokenID(token 索引)
2769
1343
677
2110
511

这些 token ID 就是所谓的“token 索引”,它是 BERT 处理的输入。


🧩 2. 什么是「subword 切分」?

这才是重点!

BERT 的 tokenizer(特别是 WordPiece tokenizer)不是按「词」切分,而是:

把词分成更小的「子词」(subword),目的是让它能处理「没见过的词」。

比如英语句子:

text = "unbelievable"
tokens = tokenizer.tokenize(text)
print(tokens)  # ['un', '##bel', '##ievable']

意思是:

  • un:是前缀
  • ##bel:子词,“##” 表示它是前一个词的一部分
  • ##ievable:也是词尾一部分

在中文里也会出现 subword,比如:

text = "开发者"
tokens = tokenizer.tokenize(text)
print(tokens)  # ['开发', '##者']

意思是:

token是完整词吗?
开发
##者不是,它是“开发”的后缀

这就是「subword 切分」的含义。


🚨 如果你直接用字符串切句,会遇到的问题是:

举个复杂例子:

text = "我是开发者。我热爱AI。"
tokens = tokenizer.tokenize(text)
# 输出示例: ['我', '是', '开发', '##者', '。', '我', '热', '爱', 'AI', '。']

现在假设你用 text.split("。") 得到两句:

  • 句1 = "我是开发者" (你以为这是 token[0:4])
  • 句2 = "我热爱AI"(你以为这是 token[5:8])

但实际上:

  • "开发者" 被拆成两个 token:开发, ##者
  • "AI" 是一个完整 token,但 tokenizer 可能还拆成 A, ##I(看具体模型)

所以你切完的句子和 token 列表对不上号,你不知道:

  • 句子的 token 起止 index 是多少?
  • 哪些 token 是子词?
  • 如何用 token ID 还原原句?

✅ 正确做法是:

inputs = tokenizer(text, return_offsets_mapping=True)
tokens = tokenizer.convert_ids_to_tokens(inputs['input_ids'])
offsets = inputs['offset_mapping']

你就可以得到:

  • 每个 token 对应的原始字符起止位置(offset)
  • 哪些 token 是在哪个句子里的(通过 offset 判断)

🔚 总结一句话

概念含义
token 索引原始文本被 tokenizer 转成的一组 token ID(数字序列)
subword 切分一个词可能被拆成多个子词,尤其是没见过的新词

如果你要做句子级别的 embedding / 检索 / 标注任务,一定要用 offset_mapping 对齐 token 和原文字符位置

http://www.xdnf.cn/news/4636.html

相关文章:

  • 高炉炼铁:构建全流程工艺可视化管控体系
  • Redis最新入门教程
  • 多返回值(C++)
  • CF后台如何设置TCP 和 UDP 端口?
  • 基于Flink的用户画像 OLAP 实时数仓统计分析
  • springmvc的入门案例
  • npm create vite@latest my-vue-app 解读
  • 前端面经 作用域和作用域链
  • 408考研逐题详解:2009年第10题
  • SQL常用操作大全:复制表、跨库查询、删除重复数据
  • Andorid 文件打印功能
  • React 实现 JWT 登录验证的最小可运行示例
  • 计算机图形学编程(使用OpenGL和C++)(第2版)学习笔记 05.纹理贴图
  • Ubuntu 服务器管理命令笔记
  • 系统重装之后,通过ssh无法登录
  • 安卓基础(XML)
  • Vue2 中 el-dialog 封装组件属性不生效的深度解析(附 $attrs、inheritAttrs 原理)
  • DApp开发:开启去中心化应用新时代
  • LLaMA模型本地部署全攻略:从零搭建私有化AI助手
  • Algolia - Docsearch的申请配置安装【以踩坑解决版】
  • 2025年渗透测试面试题总结-某步在线面试(题目+回答)
  • 枚举 · 例8扩展-校门外的树:hard
  • 2025年APP安全攻防指南:抵御DDoS与CC攻击的实战策略
  • 神经网络—感知器、多层感知器
  • matlab实现模型预测控制
  • Qt/C++面试【速通笔记八】—Qt的事件处理机制
  • Solidity语言基础:区块链智能合约开发入门指南
  • 软件设计师教程——第一章 计算机系统知识(上)
  • tmux 入门与实用指南
  • 从零开始用 AI 编写一个复杂项目的实践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