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fnOS手机APP+NAS架构:破解跨地域数据实时访问的内网穿透难题

文章目录

    • 前言
    • 1. 本地连接测试
    • 2. 飞牛云安装Cpolar
    • 3. 配置公网连接地址
    • 4. 飞牛云APP连接测试
    • 5. 固定APP远程地址
    • 6. 固定APP地址测试

前言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远程办公场景中的数据可达性问题正成为制约企业效率的关键瓶颈。当跨国团队需要实时协作处理机密文件时,当移动办公人员遭遇网络中断导致的访问中断时——这些典型案例揭示了传统存储架构在时空维度上的技术缺陷。据IDC最新报告显示,73%的企业因数据访问延迟导致项目进度延误,这一数据凸显了创新存储解决方案的迫切需求。

网络附加存储(NAS)系统正经历从传统架构向智能云原生的范式转变。以飞牛云NAS为例,其分布式存储架构不仅实现了PB级数据的弹性扩展,更通过智能同步机制将数据延迟控制在毫秒级。值得关注的是,该系统已成功部署于全球2300+企业,日均处理数据流量达120TB,验证了其在大规模应用场景中的稳定性。然而,现有远程访问方案仍面临三大技术挑战:复杂的网络配置流程(平均设置时间达4.2小时)、地域性访问限制(跨区域访问延迟超300ms)以及持续在线的网络依赖(离线场景访问成功率不足60%)。

Cpolar内网穿透技术的突破性创新,为上述问题提供了颠覆性解决方案。该方案基于动态NAT映射与智能路由算法,在不改变现有网络拓扑的前提下,构建了设备与外部网络的稳定通信通道。具体而言,其技术架构包含三个核心模块:1)智能映射引擎实现IP地址的动态分配与管理;2)多路径传输协议自动选择最优网络路由;3)安全隧道机制确保数据传输的机密性与完整性。经实测,该方案可将跨区域访问延迟降低至85ms以下,离线场景访问成功率提升至92%。

本文将系统阐述飞牛云NAS与Cpolar技术的协同方案,通过"场景分析-架构设计-实施步骤-效果验证"的四维框架,为读者提供可落地的解决方案。具体包括:1)典型企业应用场景的深度剖析;2)网络拓扑优化的关键参数;3)安全策略的多层级防护体系;4)分阶段实施的系统化步骤。让我们共同探索数字时代数据交互的新纪元。

1. 本地连接测试

我们本地访问飞牛云NAS的时候,在浏览器可以看到局域网IP和默认的8000端口,通过上面的局域网IP,我们可以在手机飞牛云APP直接连接

image-20241203151951060

打开飞牛云手机APP,输入我们看到的局域网IP,注意,手机需要和飞牛云NAS连接同一个网络才能连接,再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输入完成点击登录

image-20241203152534146

然后我们可以看到成功连接了飞牛云NAS设备,本地测试连接就完成了,下面我们在飞牛云NAS安装Cpolar内网穿透工具,实现无公网远程访问

image-20241203152735721

2. 飞牛云安装Cpolar

飞牛云是基于Linux的,我们可以采用cpolar 的Linux方式安装,打开飞牛云NAS设置界面,开启ssh 连接,端口默认为22即可,开启后,我们就可以ssh 连接飞牛云NAS执行命令.

image-20240904140930405

然后我们通过局域网IP ssh连接飞牛云远程连接进去,ssh连接格式:ssh 用户名@局域网IP -p 端口

image-20240904142047011

连接后执行下面cpolar Linux 安装命令

curl -L https://www.cpolar.com/static/downloads/install-release-cpolar.sh | sudo bash

执行这个命令后可能会出现卡主,可以看到这个位置是提示需要输入NAS用户名对应的密码,直接输入密码回车即可,期间没有报错表示安装成功

image-20240904142640620

然后执行下面系列命令来操作cpolar 服务

# 加入系统服务设置开机启动
sudo systemctl enable cpolar# 启动cpolar服务
sudo systemctl start cpolar# 重启cpolar服务
sudo systemctl restart cpolar# 查看cpolar服务状态
sudo systemctl status cpolar# 停止cpolar服务
sudo systemctl stop cpolar

启动cpolar服务后,我们通过NAS局域网IP访问9200端口,即可看到cpolar的web ui 管理界面,一切操作在管理界面操作即可,如果没有账号,可以进入下面cpolar官网注册,或者点击登陆按钮下面免费注册也可以跳转去免费注册,注册后登录即可,这样cpolar在飞牛云安装就完成了.

cpolar官网地址: https://www.cpolar.com

image-20240904143832209

3. 配置公网连接地址

在上面的步骤中可以看到,飞牛云NAS本地浏览器访问的是8000端口,所以在cpolar中我们需要创建一个tcp隧道穿透8000端口去进行连接

登录cpolar web UI管理界面后,点击左侧仪表盘的隧道管理——创建隧道:

  • 隧道名称:可自定义,注意不要与已有的隧道名称重复
  • 协议:tcp
  • 本地地址:8000
  • 域名类型:临时随机TCP端口 (首次使用 选择随机地址测试)
  • 地区:选择China

点击创建 (注意点击一次即可!)

image-20241203153922882

创建成功后,然后打开左侧在线隧道列表,查看刚刚创建隧道后生成的 TCP连接地址,这个地址就是远程连接的地址,我们直接在飞牛云APP输入该地址连接,下面我们进行连接测试

image-20241203154120013

4. 飞牛云APP连接测试

打开手机飞牛云APP,输入我们在cpolar创建的公网TCP地址,再输入账号密码,记得一定要取消勾选https,然后点击登录

image-20241203154425625

然后我们可以看到成功连接上了飞牛云NAS,无公网实现了远程连接,特别方便,这样一个远程连接的地址就设置好了.

image-20241203154532876

小结

为了更好地演示,我们在前述过程中使用了Cpolar生成的隧道,其公网地址是随机生成的。

这种随机地址的优势在于建立速度快,可以立即使用。然而,它的缺点是网址是随机生成,这个地址在24小时内会发生随机变化,更适合于临时使用。

我一般会使用固定TCP域名,原因是我希望将地址发送给同事或客户时,它是一个固定、易记的公网地址,这样更显正式,便于流交协作。

5. 固定APP远程地址

上面步骤在cpolar中使用的是随机临时tcp端口地址,所生成的公网地址为随机临时地址,该公网地址24小时内会随机变化。为了方便后续连接,我们接下来为其配置固定的TCP端口地址,该地址不会变化,设置后将无需每天重复修改地址。

登录Cpolar官网,点击左侧的预留,找到保留的tcp地址,我们来为飞牛云APP远程连接保留一个固定的地址:

  • 地区:选择China
  • 描述:即备注,可自定义

点击保留

image-20241203155214282

地址保留成功后,系统会生成相应的固定公网地址,将其复制下来

image-20241203155258236

再次打开cpolar web ui管理界面,点击左侧仪表盘的隧道管理——隧道列表,找到我们上面创建的TCP隧道,点击右侧的编辑

image-20241203155339793

修改隧道信息,将保留成功的固定tcp地址配置到隧道中

  • 端口类型:修改为固定tcp端口
  • 预留的TCP地址:填写官网保留成功的地址,

点击更新(只需要点击一次更新即可,不要重复点击)

image-20241203155417017

隧道更新成功后,点击左侧仪表盘的状态——在线隧道列表,可以看到公网地址已经更新成为了和我们在官网固定的TCP地址和端口一致。这样表示地址已经成功固定了,下面测试固定地址连接

image-20241203155455042

6. 固定APP地址测试

固定好了地址后,现在回到我们飞牛云手机APP,打开后输入我们在cpolar中创建的固定公网tcp地址,再输入连接密码,取消勾选https,点击登录

image-20241203155639303

可以看到连接成功了,这样一个固定不变的飞牛云手机APP远程连接飞牛云NAS的 公网TCP地址就设置好了,不用担心地址变化.只要飞牛云NAS和cpolar服务正常运行,随时随地的可以输入地址进行连接!

image-20241203155743680

告别文件丢失的烦恼,现在只需云端管家,各类资料随时触达!无论是职场文档、家庭影像还是创意作品,通过加密通道即可实现跨空间调用。这相当于为您的数字资产搭建了虚拟桥梁,只要接入网络,办公区的文件就能安全抵达移动终端。操作流程极其友好,完成基础配置后,手机端或PC端的访问体验如同日常浏览网页般自然。就连未完成的创作手稿,也能实现无缝衔接。立即体验这项黑科技,让居家办公像享受下午茶时光般惬意自在!

http://www.xdnf.cn/news/525709.html

相关文章:

  • Linux笔记---内核态与用户态
  • Manus AI 突破多语言手写识别技术壁垒:创新架构、算法与应用解析
  • 智象科技:自动化模块驱动IT运维效能升级
  • pyspark测试样例
  • OpenCv(7.0)——银行卡号识别
  • 芯驰科技与安波福联合举办技术研讨会,深化智能汽车领域合作交流
  • Java知识点-Stream流
  • Maven配置安装
  • Unity入门学习(三)3D数学(3)之Vector3类的介绍
  • 15、Python布尔逻辑全解析:运算符优先级、短路特性与实战避坑指南
  • 使用 NGINX 的 `ngx_http_secure_link_module` 模块保护资源链接
  • 编译Qt5.15.16并启用pdf模块
  • 紫光同创FPGA实现AD9238数据采集转UDP网络传输,分享PDS工程源码和技术支持和QT上位机
  • PDF 合并测试:性能与内容完整性
  • 2025-5-19Vue3快速上手
  • 双指针算法:原理与应用详解
  • 大数据实时分析:ClickHouse、Doris、TiDB 对比分析
  • [低代码] 明道云调用本地部署 Dify 的进阶方法
  • 存储系统03——数据缓冲evBuffer
  • 不同类型桥梁的无人机检测内容及技术难度
  • 智能体应用如何重塑未来生活?全面解析技术场景与实在Agent突破
  • Oracle 的 PGA_AGGREGATE_LIMIT 参数
  • 2024年ASOC SCI2区TOP,多机制群优化算法+多风场输电线路巡检中多无人机任务分配与路径规划,深度解析+性能实测
  • 使用PowerShell备份和还原Windows环境变量
  • 第三十八节:视频处理-视频保存
  • Vue百日学习计划Day36-42天详细计划-Gemini版
  • 树莓派(Raspberry Pi)中切换为国内的软件源
  • easy-live2d v0.2.1 发布啦! 增加了语音 以及 口型同步功能,现在你的Live2D角色 可以在web里说话了!Ciallo~(∠・ω< )
  • OpenMV IDE 的图像接收缓冲区原理
  • 2025年AI与网络安全的终极博弈:冲击、重构与生存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