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信号量机制

1. 信号量的定义与原语

信号量:是一个被保护的变量,用于协调进程间的同步与互斥,只能通过两个原子操作访问:

  • P操作(wait(S)):请求资源,若不可用则阻塞进程。
  • V操作(signal(S)):释放资源,若有等待进程则唤醒。
    原语特性:操作不可中断(原子性),通过硬件或关中断实现。

 

2. 信号量的类型

(1)整型信号量
  • 定义:用整数S表示资源数量,初值为资源总数。
  • P操作
wait(S) {
while (S <= 0);// 资源不足时忙等(不满足“让权等待”)
S--;// 占用资源
}
  • V操作
signal(S) {
S++;// 释放资源
}
  • 缺点:忙等(CPU浪费),未实现“让权等待”准则。

(2)记录型信号量(解决忙等问题)
  • 数据结构
typedef struct {
int value;// 资源数量(初值=资源总数)
struct process *L;// 等待队列(阻塞进程链表)
} semaphore;
  • P操作
wait(semaphore *S) {S->value--;// 请求资源if (S->value < 0) {// 资源不足add current process to S->L;// 阻塞当前进程,加入等待队列block();// 放弃CPU(让权等待)}
}
  • V操作
signal(semaphore *S) {S->value++;// 释放资源if (S->value <= 0) {// 仍有进程等待remove a process P from S->L;// 从等待队列唤醒一个进程wakeup(P);// 唤醒进程(阻塞→就绪)}
}
  • 优点:通过阻塞/唤醒实现“让权等待”,无忙等,是现代OS的标准信号量。

3. 信号量的应用

(1)实现互斥

目标:保证临界资源同一时间仅被一个进程访问。

步骤

  1. 设置互斥信号量S,初值=1(表示资源可用)。
  2. 临界区前后分别执行P(S)(加锁)和V(S)(解锁)。

示例

semiapio s=1;
P1(){…P(S);	//准备访问临界资源,加锁进程P1的临界区;V(S);	//访问结束,解锁
…
}
P2(){…P(S);	//准备访问临界资源,加锁进程P2的临界区;V(S) ;	//访问结束,解锁
…
}
  • 注意
  • 不同临界资源需独立信号量。
  • P(S)V(S)必须成对出现(缺一导致死锁或永久阻塞)。

(2)实现同步

目标:协调进程执行次序(如“先生产后消费”)。

步骤

  1. 设置同步信号量S,初值=0(表示“资源未就绪”)。
  2. 前驱进程完成操作后执行V(S)(释放资源)。
  3. 后继进程开始操作前执行P(S)(等待资源)。
  • 示例(P1的x需在P2的y前执行):
semaphore S=0;//初始化信号量,初值为0
P1(){x;//执行语句xV(S);//告诉进程P2,语句x已经完成…
}
P2(){…P(S);//检查语句x是否运行完成y;//获得x的运行结果,执行语句y…
}

(3)实现前驱关系
  • 目标:保证多个操作按固定顺序执行(如S1→S2→S3)。
  • 方法:为每对前驱关系设置同步信号量,初值=0。
  • 前驱操作后V(S)后继操作前P(S)
  • 示例S1→S2S1→S3):
semaphore a12=0, a13=0;// 前驱信号量
S1() { ...; V(a12);V(a13);}// S1完成后唤醒S2、S3
S2() { P(a12);...; }// 等待S1后执行
S3() { P(a13); ...; }// 等待S1后执行

4. 信号量操作的核心准则

  • 互斥:信号量初值=1,P/V夹临界区。
  • 同步:信号量初值=0,“生产者V,消费者P”。
  • 前驱关系:每个依赖关系对应一个信号量,前驱V,后继P
  • 原子性P/V操作不可中断,通过原语实现。

核心考点 📌

  1. 记录型信号量的P/V逻辑
  • P(S)S.value--,若S.value<0则阻塞(加入等待队列)。
  • V(S)S.value++,若S.value<=0则唤醒(等待队列非空)。
  1. 互斥vs同步的信号量初值
  • 互斥信号量初值=1(资源数=1)。
  • 同步信号量初值=0(资源初始不可用)。
  1. P/V操作的顺序
  • 互斥:P(进入区)→临界区→V(退出区)。
  • 同步:前驱V→后继P

总结

        信号量通过P/V原语实现进程间的同步与互斥,记录型信号量解决了忙等问题,是操作系统中最核心的同步机制。理解其“请求-阻塞”和“释放-唤醒”逻辑,是解决复杂同步问题的基础。

一句话记忆:互斥信号量初值1,P/V夹临界区;同步信号量初值0,前驱V来后继P! ✨

http://www.xdnf.cn/news/1104931.html

相关文章:

  • Python-正则表达式-信息提取-滑动窗口-数据分发-文件加载及分析器-浏览器分析-学习笔记
  • Windows GNU Radio避坑
  • 【牛客刷题】dd爱科学1.0
  •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6)——数据链路层《网桥交换机》
  • PHT-CAD 笔记
  • 深入MyBatis:CRUD操作与高级查询实战
  • Visual Studio Code 的 settings.json 配置指南
  • K8s Service 终极解析:源码、性能、故障排查全攻略
  • 深入解析 TCP 连接状态与进程挂起、恢复与关闭
  • ROS1学习第三弹
  • Web安全 - 基于 SM2/SM4 的前后端国产加解密方案详解
  • Web安全-Linux基础-01-初识Linux
  • 牛客周赛 Round 99
  • 每日算法刷题Day45 7.11:leetcode前缀和3道题,用时1h40min
  • 浏览器重绘与重排
  • LDO选型
  • # Day31 Java方法02 方法的定义和调用
  • netdxf—— CAD c#二次开发之(netDxf 处理 DXF 文件)
  • Apache Cloudberry 向量化实践(三)重塑表达式构建路径:Gandiva 优化实战
  • Java外包怎么选?这几点不注意,项目可能血亏!
  • CompletableFuture 详解
  • ICCV2025接收论文速览(1)
  • OpenCV多种图像哈希算法的实现比较
  • 代码随想录|图论|10水流问题
  • 项目捷报 | 冠捷科技泰国工厂THA MES项目成功验收!TPV国际化布局再添里程碑!
  • 机器学习之线性回归(七)
  • 【unitrix】 4.20 类型级二进制数减法实现解析(sub.rs)
  • C++ auto与 for循环
  • 玖玖NFT数字藏品源码(源码下载)
  • Adobe Acrobat DC JavaScript 基础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