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远程文件传输解决方案:用群晖NAS Cloud Sync实现跨地区传输与多人同时传输时的优化

文章目录

    • 前言
    • 1. 群晖NAS安装Cloud Sync
      • 1.1 安装和配置 Cloud Sync
    • 2. 功能演示
    • 3. 群晖安装cpolar内网穿透
      • 3.1 配置Cloud Sync公网访问地址
    • 4. 配置固定公网地址

前言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零散分布的数字资产管理正成为每个用户面临的现实挑战。群晖Cloud Sync智能同步方案的出现,为这一难题提供了创新性解决方案。当您身处异地需要紧急调取资料,或是深夜仍在处理项目时,这套系统能将数据从多源渠道智能汇聚至群晖NAS中枢,再通过安全通道无缝对接主流云平台。

配合cpolar内网穿透技术的协同作用,这套组合拳真正实现了跨地域的数据自由流动。无论是家庭数字中心的日常维护,还是企业级团队的协作需求,用户都能通过浏览器即时调取所需文件。这种全天候在线的云端架构,不仅保障了数据的实时同步,更通过多重加密机制构建起安全防护网。从此,数字资产的追踪与管理将不再是令人焦虑的难题,而是转化为可预测、可控制的高效流程。

请添加图片描述

1. 群晖NAS安装Cloud Sync

本篇文章群晖版本:群晖DSM218Play

准备工作:

  • 一台安装了 DSM(DiskStation Manager)操作系统的群晖设备。
  • 您的群晖设备已连接到互联网,并且具有正确的网络设置。
  • 您已经创建了一个或多个云存储服务的帐户(如 百度云、Onedrive 等)。

【视频教程】

群晖NAS本地部署Cloud Sync文件同步工具并实现网盘文件数据云同步

1.1 安装和配置 Cloud Sync

登录到群晖,打开“套件中心”应用程序,并搜索“Cloud Sync”,然后点击安装即可。

image.png

安装完成之后点击打开,弹出的向导选择云服务商,国内一般常使用的百度云、Onedrive等,这里使用百度云做演示,选择百度云点击下一步。

image.png

如果浏览器存有百度云的登录缓存,会直接弹出授权认证,如果没有请自行登录之后进行授权。

image.png

提示需要以下权限,点击Agree(同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设置保存的本地路径及百度云同步的路径,可以设置同步方向(默认选择根文件夹的话,默认保存到百度网盘中的 我的应用数据——Cloud Sync目录中)

image.png

image.png
点击完成,提示已完成设置

image.png

回到首页,在任务列表中可以看到同步的目录

image.png

2. 功能演示

举个例子,向百度网盘的目录中上传一些文件

image.png

回到Cloud Sync中,查看同步文件目录,可以看到已经同步成功

image.png

同样,上传文件至群晖同步文件的目录中

image.png

image.png

进入百度云同步文件目录中查看,可以看到同步数据完成

image.png

回到Cloud Sync中,在上方计划中可以设置同步时间,系统默认同步周期为60s,如果同步的频次不高,可以设置一个固定的时间同步,减少资源占用

image.png

在上方日志中可以看到刚才的传输操作

image.png

在家庭或小型企业环境中,NAS(网络附加存储)设备如群晖(Synology)提供了强大的文件管理和备份功能。然而,由于内网限制,外部用户往往无法直接访问这些设备上的数据和服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使用 cpolar 这款内网穿透工具,实现从公网访问群晖 NAS 上的 Cloud Sync 服务。

假设你经常需要在外出时远程访问家中的重要文档和项目文件。你已经使用群晖 NAS 部署了 Cloud Sync,并将数据从多个云存储服务(如 OneDrive、百度云等)同步到了 NAS 上。然而,由于家庭网络的限制,你无法直接通过公网访问这些文件。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你可以使用 cpolar 进行内网穿透,将群晖 NAS 的 Web 界面和 Cloud Sync 服务暴露到公网上,从而实现远程访问。

3. 群晖安装cpolar内网穿透

cpolar群晖套件下载地址:https://www.cpolar.com/synology-cpolar-suite,下载相应版本的套件

image.png

打开套件中心,点击右上角的手动安装按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选择我们本地下载好的cpolar安装包。

image.png

点击下一步按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点击同意按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之后,一路点击下一步按钮安装完成即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外部浏览器,我们通过群晖的局域网ip地址9200端口,cpolar的Web管理界面,默认端口为9200,输入cpolar邮箱账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image.png

3.1 配置Cloud Sync公网访问地址

登录成功后,点击左侧仪表盘的隧道管理——创建隧道:

  • 隧道名称:可自定义,注意不要与已有的隧道名称重复

  • 协议:NAS群晖

  • 本地地址:5000

  • 域名类型:随机域名

  • 地区:选择China VIP

点击创建

image.png

然后打开在线隧道列表,查看群晖生成了四个公网地址,复制5000和5001这两个公网地址

image.png

可以看到进入到了群晖的登录界面中,登录后,进入同步网盘的文件夹中,就实现了随时随地都可以访问群晖里的文件数据了。

image.png

小结

要注意的是,以上步骤使用的是随机临时公网地址,所生成的公网地址为随机临时地址,该公网地址24小时内会随机变化。假设你是一名经常出差的技术项目经理,负责多个项目的文件管理和协调。你的公司使用群晖 NAS 作为主要的数据存储和同步中心,通过 Cloud Sync 将数据从百度云等云端服务同步到 NAS 上。为了确保在任何地点都能高效访问这些数据,你需要一个固定的公网地址来长期远程访问群晖 NAS。

我们接下来为其配置固定的群晖公网地址,该地址不会变化,设置后将无需每天重复修改地址。

4. 配置固定公网地址

登录cpolar官网,点击左侧的预留,选择保留二级子域名,地区选择China VIP,设置一个二级子域名名称,点击保留,保留成功后复制保留的二级子域名名称。

image.png
image.png

返回登录Cpolar web UI管理界面,点击左侧仪表盘的隧道管理——隧道列表,找到所要配置的隧道 群晖,点击右侧的编辑:

image.png

修改隧道信息,将保留成功的二级子域名配置到隧道中

  • 域名类型:选择二级子域名

  • Sub Domain:填写保留成功的二级子域名:qunhui8

  • 地区:选择China VIP

点击更新(注意,点击一次更新即可,不需要重复提交)

image.png

更新完成后,打开在线隧道列表,此时可以看到公网地址已经发生变化,由随机地址名称变成了两个固定的公网地址。

image.png

使用任意一个固定公网地址在浏览器访问,可以看到访问成功,这样一个固定且永久不变的公网地址就设置好了,随时随地都可以远程访问本地局域网内的群晖及群晖Cloud Sync套件了!

image.png

image.png

在数据整合领域,群晖Cloud Sync套件不仅攻克了碎片化存储的痛点,其图形化控制面板更让用户能精准掌控每个数据节点。当cpolar内网穿透技术融入这套体系,地理边界对文件传输的限制被彻底打破。从个体创作者到大型企业架构,这套解决方案正在重塑数字化时代的存储逻辑。通过本文解析,相信您已掌握如何将Cloud Sync转化为专属的数据管理专家,让重要资料的保存与调用如同日常散步般轻松。当您熟练运用这套工具组合,不仅能规避数据断链风险,更将获得掌控数字资产的全新维度,真正实现高效能的智慧化数据管理。

http://www.xdnf.cn/news/517681.html

相关文章:

  • 什么是 Boosting
  • BOM知识点
  • 加密芯片法(一)ATSHA204A 特性理解
  • 使用Redission来实现布隆过滤器
  • 【八股战神篇】MySQL高频面试题
  • FreeTex v0.3.0:支持静默运行/软件体积压缩
  • LLM笔记(八)Transformer学习
  • 2025年- H29-Lc137- 19.删除链表的倒数第N个节点(快慢指针)---java版
  • WebSocket解决方案的一些细节阐述
  • 国内人工智能行业研究报告 目录
  • 三相逆变器下垂均流控制策略simulink仿真
  • 通过觅思文档项目实现Obsidian文章浏览器在线访问
  • 基于OpenCV的实时文档扫描与矫正技术
  • Embedding 模型详解:架构、训练与 LLM 的区别
  • Opik: 评估、测试和监控 LLM 应用
  • 进程相关概念总结
  • Windows系统各版本环境变量
  • # 08_Elastic Stack 从入门到实践(八)---2
  • 关于文件分片的介绍和应用
  • Linux基础第三天
  • 例举3种强制类型转换和2种隐式
  • |从零开始的Pyside2界面编程| 环境搭建以及第一个ui界面
  • 系统思考:IT企业项目困境分析
  • 基于Java+MySQL+Servlet的留言系统开发全解析
  • 电子电路:怎么理解电子在导体中的热运动?
  • C++数组详解:一维和多维数组的定义、初始化、访问与遍历
  • 算法优化——以“LCR 080. 组合”为例
  • React Native打包报错: Task :react-native-picker:verifyReleaseResources FAILE
  • IIS入门指南:原理、部署与实战
  • 电动车仪表上的数字怎么来的,想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