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行业冰与火:一边流拍,一边扩张
近年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酒店行业的快速扩张。酒店之家APP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11日,全国客房15间及以上的酒店共有39.24万家。与去年同期相比,一年时间里仅15间及以上的酒店数量就增加了3.28万家。
按照一年365天计算,平均每天新增有一定规模的酒店数量就有近90家。
数量快速增长的背后,是各大酒管集团默契遵循的市场下沉策略。但硬币的另一面,不容忽视的是,在拍卖市场,流拍的酒店数量越来越多了。
一边流拍,一边扩张。本土酒店市场正在上演一场奇幻的“冰与火之歌”。
流拍成常态?
5月13日,据阿里法拍网消息,富力地产旗下的广州富力空港假日酒店再次流拍。酒店评估价3.96亿元,起拍价为2.22亿元,加价幅度约为111万。遗憾的是,本次拍卖全场无人出价,酒店流拍。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不是该酒店第一次流拍。4月22日,酒店第一次拍卖,起拍价2.77亿元,同样因为无人出价流拍。与第一次拍卖相比,二次拍卖降价5500万元,却依然无人问津,令人唏嘘。
曾几何时,酒店业作为房地产的配套行业,是开发商实力和品牌形象的象征。富力地产也曾在发展高峰阶段斥资约190亿元从万达手中接盘超70家酒店资产包,并在后来成为全球最大的豪华酒店资产持有者之一。
只是任何违背发展规律的行业现象终究只是昙花一现,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逐步回归理性,由于前期加杠杆扩张导致债务缠身的开发商开始断臂求生,大量高星酒店被摆上货架就不足为奇了。
令业内感到唏嘘的还有重庆北碚悦榕庄酒店。项目从2024年9月份的7亿元降到2024年双十一期间的5.1亿元,起拍价降低了近2亿元,吸引围观总次数超过2.7万次,最终均因为无人出价而导致流拍。
根据行业媒体不完全统计,今年4月,共有54家酒店拍卖,其中拍卖价格在亿元以上酒店18家,截至目前,仅有6家酒店项目成交。
巨头加速下沉
当大量被摆上货架的高端酒店无人问津时,国内酒店行业的发展并未停滞,甚至如我们一开始提到的,以每天90家的速度在快速扩张着。
锦江酒店(600754.SH)此前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2025年1~3月份,新增开业酒店226家,开业退出酒店129家,净增开业酒店97家。截至2025年3月31日,已经开业的酒店合计达到1.35万家。
华住集团(01179.HK)也不甘落后。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在营酒店数量共有1.11万家,包括633家租赁及自有酒店及1.05万家管理加盟及特许经营酒店。不光如此,截至同日,公司还在另外开发3013家新酒店,包括17家租赁及自有酒店以及2996家管理加盟及特许经营酒店。
据华住集团公告,从2022年12月31日到2024年12月31日的两年时间里,共净增加了2604家酒店。由此计算,在这两年时间里,华住集团平均每天净增3.6家酒店,扩张速度还是蛮快的。
酒店之家驿镜数据显示,按照中国大陆OTA存量在营酒店的逻辑,截至2025年4月30日,今年酒店行业扩张最快的五家是华住、艺龙酒店科技、首旅如家、亚朵和锦江酒店(中国区)。
其中,从酒管公司OTA存量在营酒店数量扩张来看,华住新增727家,扩张最为迅速,艺龙酒店科技新增364家,以黑马之姿重塑竞争格局,此外,首旅如家、亚朵、锦江酒店(中国区)均保持较快扩张势头。从酒管公司OTA存量在营酒店的房量扩张来看,亚朵房量增速略超首旅如家,显示出两家酒管公司竞争方面的胶着状态。
酒店业重新洗牌?
一方面,大量高星酒店被摆上货架却无人问津,另一方面,国内酒店巨头所掀起的规模扩张竞备赛竞争日趋激烈。这些看似魔幻的现象也构成了当下酒店行业的现状——冰与火共存。
在酒店之家看来,这恰恰反映出当前酒店行业向着更为理性化的方向发展。
第一,中国酒店业出清之势还会继续。曾经由大量地产集团管理运营的酒店会通过拍卖转移到更加专业、更有运营经验的专业酒管公司手中,在盘活酒店活力的同时,也能够帮助地产企业顺利回款,化解债务危机。
在这一过程中,大量不符合当前时代发展趋势的酒店所面临的命运要么是改造更新,要么换牌,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而不管哪种结果,都是对此前行业发展秩序的一种肃清和重建。
第二,酒店集团下沉扩张的趋势不会改变。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当前年轻人的消费结构已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方面,连锁酒店由于其安全、卫生、服务周到,势必会成为未来大的发展趋势,在这个过程中,服务和卫生不规范的中小酒店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另一方面,小众、冷门、有特色的高性价比旅游目的地会持续受到关注,尤其以三四线城市为主,这也会催生出很多的酒店需求,成为未来各大酒店集团的“兵家必争之地”。
综合来看,我国酒店行业正开始由此前的无序发展进入理性扩张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有洗牌,有退出,也有规模化的布局和扩张。
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各路玩家都在积极谋划布局。参考相关行业的发展规律,可以想象,规模化必将成为未来决定酒店集团市场声量的一个重要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