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NAND Flash存储器的错误管理导览

Micron1

NAND Flash存储器的错误管理机制解析

NAND Flash存储器以其高效存储特性广泛应用于各类系统,但由于其物理特性,错误管理成为保障可靠性与数据完整性的关键。本文通过介绍Micron对NAND Flash错误管理的阐述,带领我们初窥Nand Flash的错误管理机制

一、工厂端:无效块的识别与标记

每个NAND Flash芯片(LUN)在出厂时,工厂会对无效块进行识别。无效块指包含至少一个页,其坏位数超过ECC(错误纠正码)可纠正范围的块。工厂通过尝试在每个无效块的第一页编程坏块标记来标识,但受限于实际情况,可能无法在所有位置成功编程。不过,第一备用区位置确保包含坏块标记,这一方法符合ONFI工厂缺陷映射要求,为后续系统识别提供基础。

二、系统端:软件层面的坏块管理

系统软件在对NAND Flash执行编程(PROGRAM)或擦除(ERASE)操作前,会优先检查每个块第一页的第一备用区。通过这一检查,系统可创建坏块表,将无效块标记出来,避免在这些块上进行数据操作。尽管工厂测试在最坏条件下进行,但部分无效块可能处于边缘状态,若被擦除,相关信息可能无法恢复,因此预检查机制尤为重要。

三、使用阶段:数据存储的预防性措施

随着使用时间增长,部分存储位置可能出现编程或擦除失效。为确保数据长期可靠存储,需采取多重预防措施:

  • 操作状态检查:每次编程或擦除操作后,必须检查NAND状态寄存器,确保操作成功,避免在已损坏的块上继续操作。
  • 最小ECC应用:在典型条件下,使用最小要求的ECC(如表格中定义),及时纠正可恢复的位错误,保障数据完整性。
  • 算法支持:借助坏块管理算法,动态跟踪坏块状态,隔离不可用块;结合磨损均衡算法,均匀分布存储操作,避免部分块过度磨损,延长整体使用寿命。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每个CE#(片选),物理块地址00h的第一块被保证为有效,为系统提供了一个可靠的起始存储点。

四、总结

错误管理机制通过工厂端的无效块标记、系统端的软件预检查以及使用阶段的多重算法保障,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防护体系。这不仅确保了NAND Flash在存在坏块的情况下仍能可靠运行,更通过数据完整性保护与寿命优化,满足了现代存储系统对稳定性和持久性的需求。理解并遵循这些机制,有助于开发者更好地利用NAND Flash存储器,提升存储系统的整体性能与可靠性。

http://www.xdnf.cn/news/310753.html

相关文章:

  • 超短波跳频电台靶标设备 智能超短波通信模拟系统技术解析“
  • Chat_TTSV3 本地版 Chat_TTS—UI本地版 免费分享
  • 算法每日一题 | 入门-顺序结构-三角形面积
  • 从单机到生产:Kubernetes 部署方案全解析
  • 删除排序链表中的重复元素:三种解法详解
  • 电子电器架构 --- 网关转发时延解析
  • PostgreSQL存储过程“多态“实现:同一方法名支持不同参数
  • 亚马逊Q1财报公布!营收增长9%至1557亿美元
  • QT Sqlite数据库-教程03 插入数据-下
  • 信息论05:信息论中的条件熵——从不确定性量化到机器学习实战
  • opencv实战:银行卡卡号识别
  • 效率提升利器:解锁图片处理新姿势
  • MySQL的内置函数与复杂查询
  • 【Python面向对象编程】类与对象的深度探索指南
  • Python训练打卡Day17
  • 让混乱的讨论变成有效产出的智能助手
  • 51单片机入门教程——AT24C02(I2C 总线)
  • QGIS分割平行四边形
  • ctfshow web入门 web52
  • 汽车行业EDI教程【北美X12标准】——X12转换配置
  • Fluent UDF底层实现逻辑解析及示例
  • 养生融入生活,畅享健康人生
  • 7.9/Q1,Charls最新文章解读
  • PySide6使用资源文件
  • 6GHz频段受限:WiFi 7部署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如何破局
  • 白平衡色温坐标系下自适应计算白点权重的方法
  • app根据蓝牙名字不同,匹配不同的产品型号,显示对应的UI界面
  • 探索SQLMesh中的Jinja宏:提升SQL查询的灵活性与复用性
  • [学习]RTKLib详解:pntpos.c与postpos.c
  • JVM堆的分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