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汽车行业EDI教程【北美X12标准】——X12转换配置

在汽车行业,OEM(原始设备制造商)与供应链上下游供应商之间的无缝协作对于确保装配线高效、精益运作至关重要。通过 EDI 集成,这种协作得以实现,而 X12 标准已成为主机厂及一级、二级供应商之间高效协同的通用“语言”。像 Tesla、Rivian、Stellantis、Navistar 等企业,凭借强大的行业影响力,要求供应链合作伙伴在订单传递、发货通知等关键业务流程中统一采用 X12 标准,以确保信息交互的精准与顺畅。

但不少企业面临着这样一个关键问题:究竟该如何解析复杂的 X12 文件,又怎样依据需求生成合规的 X12 文件呢?别担心,知行之桥 EDI 系统给出了便捷的解决方案。其内置的 X12 功能性端口,恰似一座智能桥梁,只需进行一番简单配置,就能轻松打破 X12 与标准 XML 文件之间的格式壁垒,实现二者的无缝转换。接下来,在本视频里,我们将全方位、详细地为您演示如何巧妙运用知行之桥 EDI 系统中的 X12 端口,完成这一至关重要的数据格式转换操作,助力您的企业在汽车数字化浪潮中乘风破浪,抢占先机。

本文将带大家学习汽车行业EDI教程中关于X12端口的配置与实现。

什么是X12?

X12 是由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认可的、广泛应用于电子数据交换(EDI)的一种标准,主要用于不同企业之间交换业务文档,如采购订单、发票、发货通知等.X12标准定义了数据的格式、内容和交换规则,使得企业之间能够以一种统一、准确和高效的方式进行数据通信。目前X12标准广泛被应用于零售、电子、物流等行业。右侧是一个标准的满足X12报文标准的EDI850报文。具体如何读懂这种报文,可以参考EDI基础合集中的内容。

X12端口配置

首先需要明确转换类型,是X12转换为XML还是XML转换为X12。他们的区别就是,当我们收到交易伙伴的EDI报文,我们需要把它转换成一种标准的XML文件,方便进行后续的处理。当我们要发文件给交易伙伴时,需要将我们生成的XML转换为EDI报文,最终将其发给交易伙伴。

交换头的配置

前期我们需要和交易伙伴沟通来交换彼此的EDI ID,有时也被称为ISA ID或者GS ID,与ID的限定符。如上所示,交易伙伴提供了他们的EDI限定符为08,EDI ID为partner ID。我们的EDI 限定符为12,EDI ID为myID。此外我们还需要在ISA和GS的位置分别配置好双方的EDI ID。一般GS上的ID与ISA上的ID是一致的。

配置控制版本号

即ISA12和GS08的位置,表示我们和交易伙伴进行文件传输中的报文版本号,例如这里是00410.

配置测试标识符

即ISA15的位置,在测试阶段,我们需要将这里的测试标识符设置为T,表示当前报文中传输的是测试数据。当项目上线之后,我们需要将其修改为P,表示当前报文中传输的是生产数据。

知行之桥X12端口配置

接下来我们进入知行之桥EDI系统中,查看在X12端口中是如何配置上述信息的。
1.导航至知行之桥EDI系统工作流页面,进入工作区(示例:TEST工作区)

automotive-edi-x12-1.png

2.创建X12端口
在工作区空白处,右击–添加端口–搜索X12端口–设置端口ID—创建端口

automotive-edi-x12-2.png

3.导航至创建X12端口的设置页面

1)先设置转换类型:收到交易伙伴的X12文件进行后续处理,这里设置:X12转换为XML
需要生成X12文件发给交易伙伴这里设置:XML转换为X12
2)交换头配置:

  • 根据前期与交易伙伴沟通好的EDI ID,在交换头设置这里配置双方的EDI ID,
    比如交易伙伴的EDI ID为:08:partnerID ,自己的EDI ID为:12:myID,X12转换为XML时发送方ID配置交易伙伴的信息,接收方配置自己的EDI ID。XML转换为X12则相反。
  • 控制版本号:选择此次和交易伙伴进行X12对接使用的控制版本号
  • 测试指示符:前期测试阶段,选择T,表示数据都是测试数据,项目上线需要设置为P。

automotive-edi-x12-3.png

此时X12端口就配置完成了, 导航至X12端口输入页面,上传X12文件。

automotive-edi-x12-4.png

导航至输出页面,查看转换的XML文件。

automotive-edi-x12-5.png

automotive-edi-x12-6.png

如果您希望了解有关EDI对接的相关信息,欢迎交流。

阅读原文

http://www.xdnf.cn/news/310393.html

相关文章:

  • Fluent UDF底层实现逻辑解析及示例
  • 养生融入生活,畅享健康人生
  • 7.9/Q1,Charls最新文章解读
  • PySide6使用资源文件
  • 6GHz频段受限:WiFi 7部署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如何破局
  • 白平衡色温坐标系下自适应计算白点权重的方法
  • app根据蓝牙名字不同,匹配不同的产品型号,显示对应的UI界面
  • 探索SQLMesh中的Jinja宏:提升SQL查询的灵活性与复用性
  • [学习]RTKLib详解:pntpos.c与postpos.c
  • JVM堆的分代机制
  • Linux 内核空间与用户空间:概念、差异与协作机制
  • 端口隔离基本配置
  • Weston显示系统中单屏幕独立旋转配置指南
  • Javase 基础加强 —— 06 Stream流
  • 企业CMS中的内容中台是什么?
  • three.js通过GEO数据生成3D地图
  • 爱情的本质是什么--deepseek
  • 认识Grafana及其面板(Panel)
  • 2025年大风灾害预警升级!疾风气象大模型如何筑起安全防线?
  • SQL大场笔试真题
  • SSCLMD项目详细分析
  • mysql协议详解
  • VS2022 Qt配置Qxlsx
  • 读 书 说
  • 【Dify系列教程重置精品版】第六章:在Dify对话中显示图片
  • Linux如何查看当前系统的内核与发行版本信息
  • 如何用爬虫获得按关键字搜索淘宝商品
  • 5.1经典架构
  • 论微服务架构设计及应用
  • ReMax:将贪婪采样的 reward 作为 base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