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2-里氏替换原则

肯定有不少人跟我刚看到这项原则的时候一样,对这个原则的名字充满疑惑。其实原因就是这项原则最早是在1988年,由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位姓里的女士(Barbara Liskov)提出来的。

定义1:如果对每一个类型为 T1的对象 o1,都有类型为 T2 的对象o2,使得以 T1定义的所有程序 P 在所有的对象 o1 都代换成 o2 时,程序 P 的行为没有发生变化,那么类型 T2 是类型 T1 的子类型。

定义2:所有引用基类的地方必须能透明地使用其子类的对象。

问题由来:有一功能P1,由类A完成。现需要将功能P1进行扩展,扩展后的功能为P,其中P由原有功能P1与新功能P2组成。新功能P由类A的子类B来完成,则子类B在完成新功能P2的同时,有可能会导致原有功能P1发生故障。

解决方案:当使用继承时,遵循里氏替换原则。类B继承类A时,除添加新的方法完成新增功能P2外,尽量不要重写父类A的方法,也尽量不要重载父类A的方法。

继承包含这样一层含义:父类中凡是已经实现好的方法(相对于抽象方法而言),实际上是在设定一系列的规范和契约,虽然它不强制要求所有的子类必须遵从这些契约,但是如果子类对这些非抽象方法任意修改,就会对整个继承体系造成破坏。而里氏替换原则就是表达了这一层含义。

继承作为面向对象三大特性之一,在给程序设计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弊端。比如使用继承会给程序带来侵入性,程序的可移植性降低,增加了对象间的耦合性,如果一个类被其他的类所继承,则当这个类需要修改时,必须考虑到所有的子类,并且父类修改后,所有涉及到子类的功能都有可能会产生故障。

举例说明继承的风险,我们需要完成一个两数相减的功能,由类A来负责。

class A{  public int func1(int a, int b){  return a-b;  }  
}  public class Clien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A a = new A();  System.out.println("100-50="+a.func1(100, 50));  System.out.println("100-80="+a.func1(100, 80));  }  
}

运行结果:

100-50=50
100-80=20

后来,我们需要增加一个新的功能:完成两数相加,然后再与100求和,由类B来负责。即类B需要完成两个功能:

  • 两数相减
  • 两数相加,然后再加100

由于类A已经实现了第一个功能,所以类B继承类A后,只需要再完成第二个功能就可以了,代码如下:

class B extends A{  public int func1(int a, int b){  return a+b;  }  public int func2(int a, int b){  return func1(a,b)+100;  }  
}  public class Clien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B b = new B();  System.out.println("100-50="+b.func1(100, 50));  System.out.println("100-80="+b.func1(100, 80));  System.out.println("100+20+100="+b.func2(100, 20));  }  
}  

类B完成后,运行结果:

100-50=150
100-80=180
100+20+100=220

我们发现原本运行正常的相减功能发生了错误。原因就是类B在给方法起名时无意中重写了父类的方法,造成所有运行相减功能的代码全部调用了类B重写后的方法,造成原本运行正常的功能出现了错误。在本例中,引用基类A完成的功能,换成子类B之后,发生了异常。在实际编程中,我们常常会通过重写父类的方法来完成新的功能,这样写起来虽然简单,但是整个继承体系的可复用性会比较差,特别是运用多态比较频繁时,程序运行出错的几率非常大。如果非要重写父类的方法,比较通用的做法是:原来的父类和子类都继承一个更通俗的基类,原有的继承关系去掉,采用依赖、聚合,组合等关系代替。

里氏替换原则通俗的来讲就是:子类可以扩展父类的功能,但不能改变父类原有的功能。它包含以下4层含义:

  • 子类可以实现父类的抽象方法,但不能覆盖父类的非抽象方法。
  • 子类中可以增加自己特有的方法。
  • 当子类的方法重载父类的方法时,方法的前置条件(即方法的形参)要比父类方法的输入参数更宽松。
  • 当子类的方法实现父类的抽象方法时,方法的后置条件(即方法的返回值)要比父类更严格。

看上去很不可思议,因为我们会发现在自己编程中常常会违反里氏替换原则,程序照样跑的好好的。所以大家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假如我非要不遵循里氏替换原则会有什么后果?

后果就是:你写的代码出问题的几率将会大大增加。

http://www.xdnf.cn/news/1457623.html

相关文章:

  • Linux —— 环境变量
  • mysql中find_in_set()函数的使用, ancestors字段,树形查询
  • AI视频画质提升效果实用指南:提升清晰度的完整路径
  • [论文阅读] 软件工程 | REST API模糊测试的“标准化革命”——WFC与WFD如何破解行业三大痛点
  • 【论文阅读】-《Besting the Black-Box: Barrier Zones for Adversarial Example Defense》
  • AutoLayout与Masonry:简化iOS布局
  • (E题|AI 辅助智能体测)2025年高教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国赛解题思路|完整代码论文集合
  • 解密llama.cpp:Prompt Processing如何实现高效推理?
  • Nginx 实战系列(一)—— Web 核心概念、HTTP/HTTPS协议 与 Nginx 安装
  • Scikit-learn Python机器学习 - 特征预处理 - 归一化 (Normalization):MinMaxScaler
  • 孩子学手机里的坏毛病,怎样限制他打开某些APP?
  • Flutter 3.35.2 以上版本中 数字转字符串的方法指南
  • 机器学习基础-day05-深度学习框架PyTorch的tensor及PyTorch进行线性回归
  • 猫头虎AI 荐研|腾讯开源长篇叙事音频生成模型 AudioStory:统一模型,让 AI 会讲故事
  • 数据结构 之 【哈希的相关概念】
  • npm/pnpm软链接的优点和使用场景
  • 2025精选榜:4款好用的企业即时通讯软件推荐!安全有保障
  • 【Proteus仿真】AT89C51单片机中断系列仿真——INT0中断控制LED小灯/INT0和INT1中断控制数码管
  • 小白也能看懂,HTTP中的文件上传与下载到底发生了什么?
  • Spring 框架(IoC、AOP、Spring Boot) 的必会知识点汇总
  • 2025 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C 题 NIPT 的时点选择与胎儿的异常判定 完整成品思路模型代码分享,全网首发高质量!!!
  • 【笔记】AI Agent发展趋势
  • PostgreSQL与SQL Server:为什么 PostgreSQL遥遥领先
  • 异地多活架构:从“机房炸了”到“用户无感”的逆袭之路
  • Linux里面安装Genetic Algorithm Toolbox for MATLAB R2023b
  • unittest自动化测试框架详解
  • c# .net中using的使用
  • vue3入门- script setup详解下
  • (C题|NIPT 的时点选择与胎儿的异常判定)2025年高教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国赛解题思路|完整代码论文集合
  • 信息化安全性测试中漏洞扫描的定义与核心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