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C 题 NIPT 的时点选择与胎儿的异常判定 完整成品思路模型代码分享,全网首发高质量!!!
NIPT(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即无创产前检测)是一种通过采集母体血液、检测胎儿的游离DNA 片段、分析胎儿染色体是否存在异常的产前检测技术,目的是通过早期检测确定胎儿的健康状况。根据临床经验,畸型胎儿主要有唐氏综合征、爱德华氏综合征和帕陶氏综合征,这三种体征分别由胎儿21 号、18号和 13 号“染色体游离 DNA 片段的比例”(简称“染色体浓度”)是否异常决定。NIPT的准确性主要由胎儿性染色体(男胎 XY,女胎 XX)浓度判断。通常孕妇的孕期在 10 周~25 周之间可以检测胎儿性染色体浓度,且如果男胎的 Y染色体浓度达到或高于 4%、女胎的 X 染色体浓度没有异常,则可认为 NIPT 的结果是基本准确的,否则难以保证结果准确性要求。同时,实际中应尽早发现不健康的胎儿,否则会带来治疗窗口期缩短的风险,早期发现(12 周以内)风险较低;中期发现(13-27周)风险高:晚期发现(28周以后)风险极高。
实践表明,男胎Y染色体浓度与孕妇孕周数及其身体质量指数(BMI)紧密相关。通常根据孕妇的BMI 值进行分组(例如:[20.28),[28,32),[32.36),[36.40),40 以上)分别确定 NIPT 的时点(相对孕期的时间点)。由于每个孕妇的年龄、BMI、孕情等存在个体差异,对所有孕妇采用简单的经验分组和统一的检测时点进行 NIPT,会对其准确性产生较大影响。因此,依据BMI对孕妇进行合理分组,确定各不同群组的最佳NIPT时点,可以减少某些孕妇因胎儿不健康而缩短治疗窗口期所带来的潜在风险。为了研究各类孕妇群体合适的 NIPT 时点,并对检测的准确性进行分析,附件给出了某地区(大多为高 BMI)孕妇的 NIPT数据。在实际检测中,经常会出现测序失败(比如:检测时点过早和不确定因素影响等)的情况。同时为了增加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对某些孕妇有多次采血多次检测或一次采血多次检测的情况。试利用附件提供的数据建立数学模型研究如下问题:
问题 1 试分析胎儿 Y 染色体浓度与孕妇的孕周数和 BMI 等指标的相关特性,给出相应的关系模型,并检验其显著性。
问题一
目标:在“男胎检测数据”中建立 Y 染色体浓度 y∈(0,1)与孕周数w(周)和孕妇体重指数b(BMI)的关系模型,检验显著性并据此可推导不同 BMI 人群的推荐 NIPT 时点。
变量与数据预处理
基线线性回归(可解释的起点)
非线性与交互项扩展(多项式回归)
比例数据的分布特性:Beta 回归(稳健主模型)
重复测量的相关性:混合效应扩展(个体差异)
显著性与诊断
阈值反解与最佳检测时点(基于模型)
求解结果与分析
问题2 临床证明,男胎孕妇的 BMI是影响胎儿Y染色体浓度的最早达标时间(即浓度达到或超过 4%的最早时间)的主要因素。试对男胎孕妇的 BMI进行合理分组,给出每组的 BMI区间和最佳 NIPT时点,使得孕妇可能的潜在风险最小,并分析检测误差对结果的影响。
变量与阈值
关系模型(在 logit 域建模)
“最早达标时间”的概率刻画
BMI 分组为分段常数近似(最小化风险/近似误差)
检测误差对结果的影响(灵敏度分析)
求解结果与分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