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互联网向无线通信发展的关键历史时期

在开题报告中写下这么一句话:

无线通信网络是互联网边缘的重要组成,同时也是局域联网的主要方式。

审查时不由得思考:有没有直接的依据?感觉直接这么一说显得太随意了....

一、互联网之前——电报网

曾经有段时间我很好奇,从网络结构来看,电报网为什么不能称之为互联网,明明已经非常有现代互联网的样子了:

其中Western Union是一家拥有强大电报系统的公司:

了解完Western Union公司和其业务后,我理解为什么电报网确实不能算作互联网。最大的原因还是其不涉及数字化技术,只能传输报文。人类社会熟练掌握数字化技术以后,文字、图片、音乐及视频等这些曾经以各自方式传输的信息形式(电报、传真、FM广播),才被一块塞进了互联网。

二、互联网

一句话:互联网就是把各个交换机下的星型网络连成一张大网。

计算机网络 ---- 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CSDN博客

这篇博客中的这段话说的非常好:

第一阶段是从单个网络 ARPANET向互连网发展的过程。1969年美国国防部创建的第一个分组交换网 ARPANET最初只是一个单个的分组交换网(并不是一个互连的网络)。所有要连接在ARPANET上的主机都直接与就近的节点交换机相连。但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人们已认识到不可能仅使用一个单独的网络来满足所有的通信需求。于是 ARPA开始研究多种网络(如分组无线电网络)互连的技术,这就导致了互连网络的出现,成为现今互联网(Internet)的雏形。1983年TCP/IP协议成为ARPANET上的标准协议,使得所有使用TCP/IP协议的计算机都能利用互连网相互通信,因而人们就把1983年作为互联网的诞生时间。

1983年1月1日,ARPANET 切换到 TCP/IP 协议,这一天常被视为互联网的“诞生日”。

三、第一句话

无线通信网络是互联网边缘的重要组成

2G(20世纪90年代)数字通信出现了短信(SMS)和彩信(MMS),同时通过GPRS、EDGE等技术实现了低速上网(几十到几百kbps),是移动通信接入互联网的开端。

Wi-Fi历史:

可以看到,1991年Wi-Fi诞生时,互联网采用TCP/IP已经8年了,距离世界上第一个分组交换网络ARPANET诞生(1969)已经22年了。

http://www.xdnf.cn/news/1433719.html

相关文章:

  • 睿思芯科正式加入龙蜥社区,携手共建 RISC-V 服务器生态新标杆
  • thinkphp6通过workerman使用websocket
  • ArkUI核心功能组件使用(一)
  • 强化学习PPO/DDPG算法学习记录
  • 01 - 网页和web标准
  • Spring Boot数据脱敏方案
  • java-设计模式-5-创建型模式-建造
  • quant, 量化交易,合约,期货心得,短线交易心得
  • Vue3 + GSAP 动画库完全指南:从入门到精通,打造专业级网页动画
  • 人工智能与强化学习:使用OpenAI Gym进行项目开发
  • 【小白笔记】使用 robocopy 解决大文件复制难题:从踩坑到精通
  • 第四届可再生能源与电气科技国际学术会议(ICREET 2025)
  • 如何修改 Docker 默认网段(网络地址池)配置:以使用 10.x.x.x 网段为例
  • CH01-1.1 Exercise-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by LiuChao
  • 【代码随想录day 22】 力扣 131.分割回文串
  • DevOps部署与监控
  • MATLAB矩阵及其运算(四)矩阵的运算及操作
  • 集群无法启动CRS-4124: Oracle High Availability Services startup failed
  • 数据库入门实战版
  • 基于YOLOv4的无人机视觉手势识别系统:从原理到实践
  • 货运系统源码 货运物流小程序 货运平台搭建 货运软件开发
  • C19T1
  • Elasticsearch常用DSL快速查询指南
  • Vue.js 中深度选择器的区别与应用指南
  • 从零开始学Vue3:Vue3的生命周期
  • 前端架构知识体系:常见图片格式详解与最佳实践
  • [密码学实战]逆向工程常见工具合集及下载地址(四十七)
  • 23种设计模式-抽象工厂模式
  • CICD实战(3) - 使用Arbess+GitLab+Hadess实现Java项目构建/上传制品库
  • qt使用笔记三之 QGraphicsView、QGraphicsScene 和 QGraphicsPixmapItem 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