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技术——初识
一、无线局域网WLAN
无线局域网WLAN:利用射频技术,使用电磁波并利用无线信道作为传输介质的计算机网络,以此所构成的局域网络,在空中进行通信连接。
- 其出现弥补了有线网络的不足,达到网络延伸的目的,实现无网线,无距离限制的通信网络
- 常用的WLAN实现技术有蓝牙 ,zigbee , Wi-Fi 等
Wi-Fi:Wireless Fidelity,直译为无线保真技术,一种无线网络通信技术
- 一种允许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连接到无线局域网(WLAN)的技术。
- 使用无线电波进行数据传输,使得用户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自由移动并访问网络资源
- 即采用IEEE802.11标准的WLAN通信技术
当前由**Wi-Fi联盟(Wi-Fi Alliance)**拥有,使用在符合IEEE802.11标准上,目标是改善基于IEEE802.11标准的无线产品之间的互通性。
- 所谓的互通性就是,不同芯片厂商,产品商的WIFI产品可以基于IEEE802.11标准之下无障碍,流畅的进行通信交互。
-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WIFI联盟提出市面上流通的WIFI产品需要去他们指定的认证实验室进行认证测试。
与有线通信相比,无线通信:
- 通过无线进行通信,在通信之前需要建立连接;而有线网络就直接用线缆连接,不用这个过程
- 通信方式是半双工的通信方式;而有线网络可以是全双工
- 通信时在网络层以下出错的概率非常高,所以帧的重传概率很大,需要在网络层之下的协议添加重传的机制(不能只依赖上面TCP/IP的延时等待重传等开销来保证);而有线网络出错概率非常小,无需在网络层有如此复杂的机制。
- 数据是在无线环境下进行的,所以抓包非常容易,存在安全隐患
- 收发无线信号功耗较大,对电池来说是一个考验
- 相对有线网络吞吐量低,这一点正在逐步改善
二、Wi-Fi技术
2.1 IEEE 802.11标准
IEEE 802.11标准为IEEE的802项目中的第11工作组制定的一系列标准协议。
- IEE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是一个国际性的专业学会组织,是全球最大的技术专业组织
- IEEE 802 是一个标准系列项目,包括以太网、局域网、城域网的多个技术标准
- IEEE 802.11 是 IEEE 802 标准系列中的一个工作组,专注于无线局域网 (WLAN) 技术。
- 802.11a/b/g/n… 是由 IEEE 802.11 工作组下的任务组开发的标准
该标准定义了无线局域网的物理层和媒体访问控制层(MAC层的规范,包括信号的调制方式、信道划分、数据传输速率、安全机制等。
2.2 发展历史
随着WiFi技术的不断发展,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制定了一系列802.11标准来规范WiFi技术的物理层和媒体访问控制层。
这些标准包括802.11、802.11a、802.11b、802.11g、802.11n、802.11ac、802.11ax、802.11be等。
2.3 基本技术
- 无线电波传播:WiFi使用无线电波(主要是2.4GHz和5GHz频段)进行数据传输。这些无线电波在空间中传播,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折射、散射等现象,影响信号的强度和覆盖范围。
- 调制解调技术:调制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适合在无线信道上传输的模拟信号的过程,解调则是其逆过程。WiFi采用多种调制技术(如OFDM、MIMO等)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和可靠性。
- 信道编码与解码:为了增强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和纠错能力,WiFi在传输过程中会对数据进行编码处理。接收端在接收到信号后,通过解码来恢复原始数据。
2.4 频段与信道
- 频段:WiFi可以工作在多个频段上,常见的有2.4GHz和5GHz频段。2.4GHz频段穿透力强,覆盖范围广,但容易受到其他设备的干扰;5GHz频段提供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更少的干扰,但覆盖范围较小。
- 信道:信道是频率范围的一种划分方式,用于规定无线设备在特定频段内进行通信的频率范围。在2.4GHz频段中,通常划分出13个(中国使用1-13)相互交叠的信道,而在5GHz频段中,则划分出更多的独立信道。
2.5 网络拓扑
网络术语
- STA:Station 工作站,接入无线网络的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
- AP:Access Point 无线接入点/基站,提供无线信号覆盖,如无线路由器,无线网关等
- SS:Service Set服务集,可以提供服务的范围,即AP的覆盖范围
- SSID:Service Set Identifier 服务集标识符,无线网络标识,就是常说的WiFi名称。
- BSS (基本服务集):一个AP所覆盖的范围。在一个BSS的服务区域内,STA可以相互通信
- BSSID (基本服务集标识符):是无线网络的一个身份标识,用AP的MAC地址表示。
- DS:distribution system 分布式系统,接入点之间转发帧的骨干网络
WLAN网络中主要包括4种实体
- 工作站Station:具有无线网络接入功能的电子终端设备
- 基站Access Point:具有无线至有线桥接功能的设备
- 无线介质Wireless Medium:以无线介质在工作站之间传递帧
- 传输系统Distribution System:基站间转送帧的骨干网络,通常就称为骨干网络(backbone network)
WLAN领域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有BSS,IBSS,ESS
- BSS:Basic Service Set 基本服务集,无线网络的基本服务单元,是IEEE802.11网络的基本结构,通常由一个AP和若干个STA组成。AP作为中心节点,协调与其关联的设备之间的通信。
- IBSS:Independent Basic Service Set 独立基本服务集,没有AP,由若干个STA组成。这种结构中,每个设备直接和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 ESS:Extended Service Set 扩展服务集,由两个或者多个BSS组成,通过分布系统连接,组成更大规模的扩展网络。此网络结构中有相同的SSID
参考
- WiFi基础(二):最新WiFi信道、无线OSI模型与802.11b/g/n
- 无线网络——WLAN详解
- WIFI驱动开发——WIFI基础知识汇总
- WiFi基础知识解析
- WiFi技术学习路线图:从基础到精通的全面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