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配置 Kubernetes Master 节点不可调度的标准方法

文章目录

    • 概述
    • 方法一:使用 Taint(污点) - 生产环境推荐
      • 概念说明
      • 操作命令
      • 参数解释
      • 验证配置
      • 优势
    • 方法二:使用 Cordon(节点封锁) - 临时维护场景
      • 概念说明
      • 操作命令
      • 验证配置
      • 取消封锁
    • 两种方法的对比分析
    • 最佳实践建议
      • 生产环境配置
      • 维护操作流程
    • 故障排除
      • 检查当前配置
      • 常见问题处理
    • 结论

概述

在 Kubernetes 生产环境中,确保集群控制平面组件稳定运行至关重要。默认情况下,Master 节点承担着运行 API Server、Controller Manager、Scheduler 等关键系统组件的职责。为了防止用户工作负载 Pod 调度到 Master 节点上与系统组件竞争资源,需要将 Master 节点配置为不可调度状态。

本文将介绍两种标准的配置方法,并解释其适用场景和最佳实践。

方法一:使用 Taint(污点) - 生产环境推荐

概念说明

污点是 Kubernetes 调度机制的核心概念之一。它允许节点"排斥"一类特定的 Pod,只有那些具有对应容忍度(Toleration)的 Pod 才能被调度到该节点上。

操作命令

# 为 Master 节点添加污点
kubectl taint nodes <node-name> node-role.kubernetes.io/master=:NoSchedule# 示例:为节点 kube-master01 添加污点
kubectl taint nodes kube-master01 node-role.kubernetes.io/master=:NoSchedule

参数解释

  • node-role.kubernetes.io/master: 污点的键(key),标识节点的 Master 角色
  • NoSchedule: 污点的效果(effect),表示禁止无对应容忍度的 Pod 调度

验证配置

# 查看节点污点配置
kubectl describe node kube-master01 | grep -i taint# 预期输出
Taints:             node-role.kubernetes.io/master:NoSchedule

优势

  1. 精细控制: 允许特定系统组件(如 CNI 网络插件、CoreDNS 等)通过设置容忍度继续在 Master 节点运行
  2. 符合 Kubernetes 设计模式: 是官方推荐的生产环境标准做法
  3. kubeadm 默认配置: 使用 kubeadm 部署的集群会自动设置此污点

方法二:使用 Cordon(节点封锁) - 临时维护场景

概念说明

Cordon 操作将节点标记为不可调度(Unschedulable),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节点调度控制方法,适用于临时维护场景。

操作命令

# 将节点设置为不可调度
kubectl cordon <node-name># 示例:封锁节点 kube-master01
kubectl cordon kube-master01

验证配置

# 查看节点调度状态
kubectl describe node kube-master01 | grep -i unschedulable# 预期输出
Unschedulable:      true

取消封锁

# 恢复节点可调度状态
kubectl uncordon <node-name># 示例:解除节点 kube-master01 的封锁
kubectl uncordon kube-master01

两种方法的对比分析

特性Taint(污点)Cordon(节点封锁)
工作原理基于污点-容忍度机制直接修改节点调度状态
灵活性高,支持精细控制低,一刀切禁止调度
已存在Pod不影响运行中的Pod不影响运行中的Pod
适用场景生产环境永久配置临时维护和故障处理
kubeadm默认

最佳实践建议

生产环境配置

  1. 始终为 Master 节点设置污点
kubectl taint nodes kube-master01 node-role.kubernetes.io/master=:NoSchedule
  1. 为系统关键组件配置容忍度
    在 Deployment 或 DaemonSet 配置中添加:
   tolerations:- key: "node-role.kubernetes.io/master"operator: "Exists"effect: "NoSchedule"

维护操作流程

  1. 计划性维护
# 首先封锁节点
kubectl cordon kube-master01# 排空节点(可选,如果需要重启)
kubectl drain kube-master01 --ignore-daemonsets# 维护完成后恢复
kubectl uncordon kube-master01

故障排除

检查当前配置

# 查看所有节点的调度状态和污点配置
kubectl get nodes -o wide
kubectl describe nodes | egrep "Name:|Taints:|Unschedulable"# 查看特定节点的详细配置
kubectl describe node kube-master01

常见问题处理

  1. 污点未生效

    • 确认污点格式正确:key=value:effect
    • 检查 Pod 是否配置了对应的容忍度
  2. 需要移除污点

    bash

kubectl taint nodes kube-master01 node-role.kubernetes.io/master:NoSchedule-

结论

在 Kubernetes 集群管理中,正确配置 Master 节点的调度行为是保证集群稳定性的重要环节。推荐在生产环境中使用 Taint 机制来实现持久的调度控制,这不仅符合 Kubernetes 的设计理念,也提供了更好的灵活性。而 Cordon 操作更适合用于临时的节点维护场景。

http://www.xdnf.cn/news/1413865.html

相关文章:

  • stm32F4挂载emmc以及重定义printf
  • ThinkPHP8学习篇(五):数据库(一)
  • 洛谷p2392kkksc03考前临时抱佛脚 详解(回溯,深度搜索法)
  • Redis常见数据类型及应用场景
  • java 安装流程配置
  • 金仓数据库KingbaseES:中国自主原创的数据库领军者
  • 【四位加密】2022-10-25
  • GDPU操作系统实验: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 【读数笔记】《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杀死你》
  • 经典卷积神经网络CNN
  • sublime MAC系统快捷键及常见问题
  • Qwen2.5-VL代码初步解读
  • 恒香全新旗舰店开幕 新店传承百年文化
  • 容器seccomp配置文件在云服务器安全策略中的实施规范
  • 常用定位技术对比解析
  • MySQL数据库——0.MySQL大纲
  • 【全功能图片处理工具详解】基于Streamlit的现代化图像处理解决方案
  • OpenCV 图像轮廓检测
  • 【系统分析师】高分论文:论面向服务方法在信息系统开发中的应用
  • 基于CotSegNet网络和机器学习的棉花点云器官分割和表型信息提取
  • 获取某天的零点日期
  • 解锁GPU计算潜能:深入浅出CUDA架构与编程模型
  • Day18 (前端:JavaScript基础阶段)
  • Langflow 评估与迭代技术深度分析
  • Cookie、Session 和 JWT
  • git中使用SSH的配置
  • 堆排序:高效稳定的大数据排序法
  • 【图论】 Graph.jl 概览
  • 面试问题详解十三:Qt 多线程同步【QReadWriteLock】讲解
  • 24数学建模国赛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