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掩码语言模型(Masked Language Model, MLM)

一句话概括

掩码语言模型是一种通过“填空”来进行训练和预测的模型。它会将输入文本中的部分词或字随机隐藏(用 [MASK] 标记代替),然后尝试根据上下文来预测这些被隐藏的内容。


核心思想与工作原理

想象一下一个完形填空练习题:

“今天天气很____,我们决定去公园野餐。”

人类很可能会填“好”、“不错”等词。掩码语言模型做的就是类似的事情,但是由计算机来完成。

具体步骤:

  1. 输入文本:模型接收一个句子,例如 “我今天要去书店买书。”
  2. 随机掩码:模型随机选择句子中15%左右的词(或字),并将其替换成一个特殊的 [MASK] 标记。
    • 例如,可能变成:“我[MASK]天要去书店买书。”
  3. 模型任务:模型需要根据被掩盖后句子的所有上下文信息(包括 [MASK] 前后的所有词),来预测被掩盖掉的原始词是什么。
    • 在这个例子中,模型需要分析“我”、“天要去书店买书”这些上下文,来推断出 [MASK] 的位置最可能是什么词。
  4. 学习与训练:模型会给出一个预测结果(比如它预测是“今”),然后系统会将这个预测与真实的词(“今”)进行比较。通过计算损失函数并反向传播,模型不断调整其内部参数,从而变得越来越擅长做这种“填空”题。

通过海量的文本上进行这种“掩码-预测”练习,模型最终学会了语言中深层的语法、语义和词与词之间的关联规律。


为什么它如此重要?(与传统语言模型的区别)

传统的语言模型(如GPT系列所用的自回归模型)是单向的。它们通常从左到右逐词生成文本,在预测下一个词时,只能看到它左边的上下文。

  • 例子:在预测“天气很____”中的词时,传统模型只知道“天气很”这三个字。

而掩码语言模型是双向的。在预测被掩码的词时,它可以利用整个句子的所有上下文信息,包括左右两边的词。

  • 例子:在预测“我[MASK]天要去…”中的 [MASK] 时,模型既能看到左边的“我”,也能看到右边的“天要去书店买书”。这为预测提供了丰富得多的线索。

这种双向理解能力让掩码语言模型在语言理解任务上表现极其出色。


最著名的代表:BERT

BERT(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是掩码语言模型最成功、最著名的应用。谷歌在2018年发布BERT,它彻底改变了自然语言处理(NLP)领域。

BERT的核心训练任务就是MLM(以及下一句预测)。通过在超大规模语料上预训练,BERT学会了强大的语言表示能力。之后,开发者可以在这个“无所不知”的预训练模型基础上,用特定任务(如情感分析、问答系统、文本分类)的数据进行微调,就能得到非常出色的专业模型。


主要优缺点

优点:

  1. 强大的上下文理解能力:双向注意力机制使其对语言的理解深度远超单向模型。
  2. 适用于理解类任务:在文本分类、情感分析、实体识别、问答等“理解”任务上表现卓越。
  3. 预训练-微调范式:可以先进行通用的预训练,再高效地适配到各种下游任务,节省大量数据和计算资源。

缺点:

  1. 不适合直接做文本生成:由于输入中带有 [MASK] 标记,且训练目标不是顺序预测,BERT不能直接用于像写文章、对话这样的生成式任务。它更擅长“理解”而非“创作”。
    • (注:后续有一些基于MLM的生成模型如T5,通过将生成任务转化为“填空”任务来实现,但这不是MLM的典型用法。)

应用场景

掩码语言模型(主要是BERT及其变体)被广泛应用于:

  • 搜索引擎:更好地理解查询意图和文档内容,提供更精准的搜索结果。
  • 智能客服与聊天机器人:理解用户问题的核心。
  • 情感分析:判断一条评论是正面还是负面。
  • 机器翻译
  • 文本摘要
  • 语法检查

总结

掩码语言模型(MLM) 是一种通过“遮盖-预测”方式训练的双向语言模型。它通过让模型学习根据完整上下文来推断缺失信息,从而获得对语言的深刻理解。它是BERT等革命性模型的基石,极大地推动了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理解”领域的发展。

http://www.xdnf.cn/news/1412929.html

相关文章:

  • ES集群部署-EFK架构实战
  • 第十八章 ESP32S3 HW_PWM 实验
  • 基于springboot的摄影器材租赁回收系统
  • Docker 容器(二)
  • 大模型面试题剖析:PPO 与 GRPO 强化学习算法核心差异解析
  • 大模型应用总结
  • shell编程之shell脚本基础(未完待续)
  • 飞牛Docker部署免费frp内网穿透
  • 2025.8.18-2025.8.24第35周:备稿演讲有进步
  • 从零构建中间件:Tower 核心设计的来龙去脉
  • AI 编程新玩法:用 yunqi-saas-kit 框架制作小游戏,看广告变现轻松赚钱​
  • 【Linux】linux进程 vs 线程
  • VisionProC#联合编程火花塞距离检测与VisionPro操作
  • Augment 宣布 Auggie CLI正式向所有用户开放
  • 旦旦的农场打卡计划
  • 刷题日记0831
  • Animal fats vs. seed oils
  • 云渲染如何重新定义视觉艺术的边界
  • DOS 程序
  • DBeaver:一款免费开源的数据库管理工具
  • BLE广播与扫描
  • 前端学习——CSS
  • 随时随地开发:通过 FRP 搭建从 Ubuntu 到 Windows 的远程 Android 调试环境
  • Hutool DsFactory多数据源切换
  • 企业级架构师综合能力项目案例一(各种组件集群搭建+SpringBoot整合)
  • 决策思维研究体系主要构成
  • Python入门教程之类型判别
  • STM32F103C8T6的智能医疗药品存储柜系统设计与华为云实现
  • 解决git push时的错误提示:“error: src refspec master does not match any”
  • 漏洞基础与文件包含漏洞原理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