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ELK是什么

ELK 是一个广受欢迎的开源技术栈,用于实时采集、处理、存储、搜索、分析和可视化海量的日志数据(log)和机器生成的数据(machine data),尤其是在 IT 系统监控、应用故障排查、安全分析和业务智能等领域应用广泛。

它的名称 ​ELK​ 来源于其三个核心开源组件的首字母缩写:

  1. Elasticsearch:​

    • 角色:​​ 核心的搜索和分析引擎
    • 功能:​​ 一个分布式的、近实时的、基于 RESTful API 的搜索和分析引擎。它负责高效地存储索引搜索来自各种来源的大量数据(主要是日志)。它以其强大的全文搜索能力、快速的查询性能和可扩展性而著称。
  2. Logstash:​

    • 角色:​​ ​服务器端数据处理管道
    • 功能:​​ 一个动态的数据处理管道工具。它负责采集来自各种源头(如日志文件、系统指标、Web 应用等)的数据,​解析、转换、丰富数据(例如,将非结构化日志解析成结构化的字段,添加时间戳、地理位置信息等),并最终将处理好的数据传输(输出)​​ 到 Elasticsearch 或其它目的地(如数据库、文件等)。它是一个强大的 ETL(提取、转换、加载)工具。
  3. Kibana:​

    • 角色:​​ ​数据可视化和探索平台
    • 功能:​​ 一个基于 Web 的用户界面,用于可视化​ Elasticsearch 中存储的数据。用户可以轻松创建图表、仪表盘(Dashboards)、报表,进行交互式的数据探索、搜索和分析。它是用户与存储在 Elasticsearch 中的数据进行交互的主要窗口。

简单工作流程:​

  1. 数据采集:​​ 各类应用、服务器、网络设备等生成的日志数据被发送到 Logstash(或通过 Beats 轻量级代理)。
  2. 数据处理 (Logstash):​​ Logstash 接收原始数据流,解析、过滤、转换和丰富这些数据,使其结构化并适合存储。
  3. 数据存储与索引 (Elasticsearch):​​ Logstash 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给 Elasticsearch。Elasticsearch 将这些数据存储在其分布式索引中,使其能被快速搜索和分析。
  4. 数据可视化与探索 (Kibana):​​ 用户通过 Kibana 连接到 Elasticsearch。在 Kibana 中,用户可以搜索日志、创建图表、构建仪表盘、设置监控告警,直观地理解系统运行状态、排查问题或分析趋势。

重要扩展(通常也被视为 ELK Stack 的一部分):​

  • Beats:​​ 这是一系列轻量级的数据采集器​(代理),设计在目标服务器上运行,专门用于收集特定类型的数据并将其发送到 Logstash 或直接发送到 Elasticsearch。常见的 Beats 包括:
    • Filebeat:​​ 采集日志文件。
    • Metricbeat:​​ 采集系统和服务的指标(如 CPU、内存、网络、应用性能指标)。
    • Packetbeat:​​ 采集网络包数据。
    • Auditbeat:​​ 采集审计日志。
    • Heartbeat:​​ 进行活跃性监控(Uptime Monitoring)。
    • 还有其他几十种。​
    • Beats 极大地简化了数据采集端的部署和管理,特别适合容器化或大规模环境。随着 Beats 的普及,官方通常更常用 ​Elastic Stack​ 这个名称来指代包含 Beats 的整个生态系统(Elasticsearch + Logstash + Kibana + Beats)。

ELK Stack / Elastic Stack 的主要优势:​

  • 开源和免费:​​ 核心组件采用开源协议(Elastic License 或 SSPL)。
  • 强大的搜索能力:​​ Elasticsearch 提供近乎实时的、高效的全文搜索和结构化查询。
  • 集中式日志管理:​​ 将所有分散的日志集中存储和分析。
  • 实时分析与监控:​​ 快速洞察系统问题和性能瓶颈。
  • 可扩展性:​​ 架构设计支持水平扩展,能处理 PB 级别的数据量。
  • 灵活性:​​ 支持各种数据源和数据类型(日志、指标、APM、安全数据等)。
  • 丰富的可视化:​​ Kibana 提供了强大的可视化工具。
  • 活跃的社区和生态系统:​​ 庞大的用户基础和丰富的插件支持。
  • 全栈解决方案:​​ 涵盖了数据生命周期(采集→传输→存储→搜索→可视化)的所有关键环节。

典型应用场景:​

  • IT 运维与监控:​​ 服务器日志分析、应用错误追踪、系统性能监控、容器日志监控。
  • 应用性能管理:​​ 结合 APM 数据(如 Elastic APM)进行端到端性能分析。
  • 安全分析:​​ 安全信息与事件管理,检测安全威胁和异常行为。
  • 业务分析:​​ 分析用户行为、应用使用模式、业务指标。
  • 合规审计:​​ 集中存储和分析审计日志以满足合规要求。
  • 基础设施监控:​​ 收集和分析服务器、容器、网络设备的指标。

总结来说:ELK (或 Elastic Stack) 是一个由 Elasticsearch (存储/搜索引擎)、Logstash (数据处理管道) 和 Kibana (可视化界面) 为核心,通常还包括 Beats (轻量级数据采集器) 组成的开源技术栈,用于高效地采集、处理、存储、搜索、分析和可视化海量的日志和机器数据。它是处理和分析大规模日志数据的行业标准方案之一。​

http://www.xdnf.cn/news/1247797.html

相关文章:

  • 分布式微服务--Nacos持久化
  • linux定时器管理 timer_*系统调用及示例
  • 每日五个pyecharts可视化图表-bars(4)
  • 系统设计入门:成为更优秀的工程师
  • iptables 里INPUT、OUTPUT、FORWARD 三个链(Chain)详解
  • MATLAB实现的机载合成孔径雷达回波生成和处理
  • zyh贪心类题目补题报告
  • 灰色优选模型及算法MATLAB代码
  • GoLand 项目从 0 到 1:第五天 —— 角色权限中间件实现与事务控制
  • 三极管三种基本放大电路:共射、共集、共基放大电路
  • 使用公众号的消息模板给关注用户发消息
  • Pycaita二次开发基础代码解析:参数化模板创建与设计表驱动建模
  • RHCA03--硬件监控及内核模块调优
  • MCP与Function Calling
  • SAP FI模块凭证增强逻辑的策略
  • C++ string类
  • NLP自然语言处理 02 RNN及其变体
  • GPS信号捕获尝试(上)
  • 基于 Ubuntu 的 Linux 系统中 Vivado 2020.1 下载安装教程
  • Modbus tcp 批量写线圈状态
  • 【STM32】HAL库中的实现(四):RTC (实时时钟)
  • ES 模块动态导入
  • BeanFactory 和 ApplicationContext 的区别?
  • centos通过DockerCompose搭建开源MediaCMS
  • 如何让 RAG 检索更高效?——大模型召回策略全解
  • 字符串匹配--KMP算法
  • Arxiv-Daily
  • 【机器学习】算法调参的两种方式:网格搜索(枚举)、随机搜索
  • Spring AI 系列之三十六 - Spring AI Alibaba-nl2sql
  • 【Git学习】入门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