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ta客户端@GlobalTransactional核心源码解析
文章目录
- 前言
- 一、@GlobalTransactional
- 1.1、wrapIfNecessary
- 1.2、handleGlobalTransaction
- 1.3、invoke
- 二、总结
前言
Seata是阿里开源的分布式事务解决方案。在Spring传统的事务中,开启事务,执行事务,回滚/提交事务,统一由Spring进行管理,向数据库发起指令。而分布式事务中,分为了客户端(微服务端)和服务端(Seata)、注册中心(通常使用Nacos)这三个部分。Nacos提供了服务注册与发现,以及管理Seata配置的作用。无论是开启事务,执行事务,还是提交事务,都不是单个微服务内部自己决定的,而是统一向服务端发起请求,由服务端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后,再向微服务端发起请求,驱动微服务端执行操作。
一、@GlobalTransactional
对于微服务端,通常会在分布式事务的入口方法,加上@GlobalTransactional
注解,表示该服务在分布式事务中作为TM的角色。微服务端的源码解析,自然要从该注解开始。
在注解的注释上,标注了三个关键方法:
1.1、wrapIfNecessary
使用Seata,在微服务端需要引入一个依赖:
<!-- seata--><dependency><groupId>com.alibaba.cloud</groupId><artifactId>spring-cloud-starter-alibaba-seata</artifactId></dependency>
通过自动配置机制,可以找到Seata客户端的核心类:
在这个类中,装配了两个Bean:
FailureHandler
:用于处理事务开始,执行,提交/回滚失败的情况,留给子类实现,发送邮件或通知告警。默认的实现DefaultFailureHandlerImpl
则是进行日志记录。GlobalTransactionScanner
:是Seata的全局事务扫描器。
GlobalTransactionScanner
继承自AbstractAutoProxyCreator
,重写了其关键方法wrapIfNecessary
:
在wrapIfNecessary
方法中,首先会判断当前模式是否为TCC,如果是TCC模式
,创建TccActionInterceptor
拦截器并设置清理任务,同时监听配置中心的开关DISABLE_GLOBAL_TRANSACTION
。
否则就是AT模式,会检查目标类上是否存在@GlobalTransactional
或方法上是否存在@GlobalTransactional
、@GlobalLock
注解,如果存在,使用GlobalTransactionalInterceptor
来代理。
因为GlobalTransactionalInterceptor
实现了MethodInterceptor
接口,所以将创建出的GlobalTransactionalInterceptor
实例赋值给MethodInterceptor
类型的interceptor
属性:
判断是否存在@GlobalTransactional
、@GlobalLock
注解,这一步非常关键,如果判断不通过,该类就不会做和Seata有关的增强。
existsAnnotation
如果该Bean没有被代理过,则调用父类方法创建代理。如果已经是AOP代理,则动态插入Seata的Advisor。
在super.wrapIfNecessary
中,有一行关键代码getAdvicesAndAdvisorsForBean
,目的是获取该 bean 适用的增强(Advice)或拦截器(Advisor),在Seata中选择图上的实现:
如果是普通全局事务,就使用GlobalTransactionalInterceptor
增强目标方法,执行其invoke
方法。
wrapIfNecessary方法在Spring启动时,判断是否需要为 Bean 创建事务代理,并注入相应的拦截器(TCC 或 AT 模式)。
1.2、handleGlobalTransaction
在1.1中,创建了GlobalTransactionalInterceptor
的对象,其实现了MethodInterceptor
在重写了MethodInterceptor
的invoke
方法中,如果当前方法上存在@GlobalTransactional注解,则会调用到handleGlobalTransaction方法:
在handleGlobalTransaction
方法中,首先会执行transactionalTemplate
的execute
方法:
在执行execute
方法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异常,handleGlobalTransaction
捕捉到异常后,会进行判断,如果当前是事务的参与者,也就是RM,则继续向上抛出异常,如果是事务的发起者TM,则解析出异常的code,执行各自失败的逻辑(SeataAutoConfiguration
中注入的FailureHandler
的逻辑)。
这里的TransactionalTemplate
,是seata的实现:
在execute
方法中,首先会进行事务传播级别的判断,是否应该新开启一个事务,挂起当前事务等操作:Seata 的传播级别与 Spring 的传播语义一致,但实现机制完全不同,Spring 操作本地事务,Seata 操作的是全局分布式事务上下文。
然后就会执行一套标准的事务流程:开启事务,执行事务,提交/回滚。
handleGlobalTransaction 方法代表了事务执行的整体流程。
1.3、invoke
invoke
是在AOP拦截到对原始DataSource
的调用时,将调用路由到Seata的代理DataSource
上,使得数据库连接支持全局事务的上下文控制。
- 判断拦截的方法是否为
javax.sql.DataSource
接口中定义的方法。 - 获取当前原始的
DataSource
,从DataSourceProxyHolde
中获取其对应的SeataDataSourceProxy
,最终将方法调用代理到SeataDataSourceProxy
上。
Seata 使 SeataDataSourceProxy来增强连接的行为,如记录 UndoLog,绑定 XID,向 TC 注册分支事务
二、总结
Spring 容器启动时
GlobalTransactionScanner
会扫描所有 bean 的方法是否包含@GlobalTransactional
和@GlobalLock
注解。- 如果有,就为该方法添加一个 AOP Advisor,代理增强逻辑就是
GlobalTransactionalInterceptor
。
方法执行时
- Spring AOP 会调用
GlobalTransactionalInterceptor#invoke()
。 - Seata 会根据事务传播级别、当前事务上下文,决定是否发起或加入全局事务。
- 正常执行业务逻辑(调用
invocation.proceed()
)。 - 执行完毕后:
- 如果方法正常返回,Seata 提交全局事务;
- 如果方法抛出异常,Seata 回滚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