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P-MS与TPP联用:千金藤素在高尿酸血症中的抗神经炎症作用
更多详情请见:LiP-MS药物靶点筛选技术
近年来,高尿酸血症与神经炎症之间的关系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说明尿酸可能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引发炎症反应。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胶质细胞通过分泌多种炎症介质在神经炎症反应中发挥关键作用,是神经炎症过程中的重要效应细胞。鉴于它们在支持和调节神经元健康和活动中的关键作用,激活的胶质细胞可以影响神经元通讯和突触功能。然而,尿酸诱导胶质细胞炎症的精确机制尚不清楚,且尚未确定有效的药物来抑制尿酸诱导的神经炎症。
发表于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的一篇题为 “The anti-neuroinflammatory effects of cepharanthine in uric acid-induced neuroinflammation” 的论文,深入探究了源自中药金线吊乌龟(Stephania cephalantha Hayata)的生物碱成分 —— 千金藤素(CEP)及其对于尿酸(UA)诱导产生的神经炎症所具备的抗炎功效以及背后的作用原理。
CEP是从中药金线吊乌龟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金线吊乌龟凭借其清热祛湿的特性,在治疗诸如疼痛、水肿、炎症以及发烧等众多疾病方面有着广泛应用。过往研究业已揭示,CEP涵盖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和神经保护等多元药理作用,正因如此,它被视为治疗神经炎症的理想药物候选者。本研究借助LiP-MS技术以及TPP技术,针对与尿酸诱导炎症相关联的靶标开展研究,并在体外与体内实验中均验证了CEP所呈现出的抗神经炎症效果,由此为预防以及治疗高尿酸关联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筑牢了科学依据,提供了有力支撑。下文即将着重介绍该文献里涉及蛋白质组学的相关内容,望能对你有所助益。
研究路线图
一、LiP-MS揭示尿酸促进神经炎症的直接靶蛋白
该研究首先对不同尿酸浓度处理的U251细胞进行LiP-MS分析,目标是找出与尿酸直接结合并参与神经炎症的关键蛋白。结果显示,LiP-MS技术帮助确认了尿酸与PPP2R1A蛋白的直接相互作用,并通过网络分析发现PPP2R1A与NF-κB信号通路相关,并且通过进一步的分析显示,与尿酸相互作用后,多个参与炎症反应的蛋白如CAV1、PIK3R4、PIK3CA等的表达水平发生了变化,表明这些蛋白可能在尿酸诱导的神经炎症中发挥了作用。
差异蛋白网络分析图
二、CEP可与靶蛋白PPP2R1A结合
该研究通过TPP技术评估CEP对尿酸诱导的蛋白稳定性变化的影响,旨在确定CEP是否能够影响尿酸相关的蛋白靶点的热稳定性,从而揭示其潜在的作用机制。
TPP分析显示,CEP能够降低PPP2R1A的热稳定性,这表明CEP可能与PPP2R1A发生直接相互作用。研究之后进行了分子对接实验,进一步验证了CEP与PPP2R1A之间的直接结合能力。
三、动物模型
通过构建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评估CEP的抗炎效果,并对小鼠大脑皮层进行了蛋白组学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蛋白(DEPs)显著富集在炎症相关通路和生物过程中,表明CEP可以通过调节这些蛋白来减轻神经炎症。
四、总结
本文研究CEP对尿酸诱导神经炎症的作用,发现其可有效缓解高尿酸血症小鼠的神经炎症,降低促炎细胞因子表达,凭借抗炎等药理作用及穿透血脑屏障的能力,展现出治疗潜力。LiP-MS技术识别出尿酸直接靶点蛋白PPP2R1A,TPP技术则验证CEP可降低该蛋白热稳定性,二者结合揭示了CEP的分子作用机制,为其作为神经炎症治疗药物提供了科学依据。
文献:Guo W, Yang Y, Liu G, et al. The anti-neuroinflammatory effects of cepharanthine in uric acid-induced neuroinflammation. J Ethnopharmacol. 2025;342:119409. doi:10.1016/j.jep.2025.119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