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习一点点之湿敏等级以及肖特基二极管
什么是湿敏等级?
这是一个在电子制造业,特别是芯片和集成电路(IC)封装领域非常重要的术语。
核心定义
湿敏等级,英文为 Moisture Sensitivity Level (MSL),是指半导体封装元件(如芯片、IC)在暴露于环境空气中时,吸收水气的敏感程度等级。它规定了该元件从真空密封包装袋中取出后,必须在多短时间内完成焊接(回流焊),否则就可能因为内部水汽受热膨胀而导致损坏。
为什么湿敏等级如此重要?
这主要与现代电子制造中的回流焊工艺有关。
吸潮:IC的封装材料(如环氧树脂)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加热:在回流焊过程中,整个电路板会通过一个高温炉,温度迅速升高(通常远高于200°C)。
“爆米花”效应:元件内部吸收的水分受热急剧汽化,体积膨胀,产生巨大的蒸汽压力。这个压力足以使芯片内部的封装材料开裂、芯片与引线框架分离,或者导致金线断裂。因为开裂时会发出“噗”的声音,类似爆米花,所以这个现象也被称为 “爆米花”效应。
后果:这种损坏有时是肉眼不可见的,但会导致电路功能失效、连接不可靠,且难以维修,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湿敏等级就是为了预防“爆米花”效应而制定的标准。
MSL等级划分
湿敏等级根据敏感程度从低到高分为几个等级,最常见的是 MSL 1 到 MSL 6。等级数字越大,表示元件对湿度越敏感,要求越严格。
MSL 等级 | 车间寿命(Floor Life) | 说明 |
---|---|---|
MSL 1 | 无限期 | 在任何条件下都可暴露无限时间。无需烘烤。 |
MSL 2 | 1年 | 必须在取出后 1年 内完成焊接。 |
MSL 2a | 4周 | 必须在取出后 4周 内完成焊接。 |
MSL 3 | 168小时 | 必须在取出后 168小时(7天) 内完成焊接。 |
MSL 4 | 72小时 | 必须在取出后 72小时 内完成焊接。 |
MSL 5 | 48小时 | 必须在取出后 48小时 内完成焊接。 |
MSL 5a | 24小时 | 必须在取出后 24小时 内完成焊接。 |
MSL 6 | 根据标签规定 | 必须在标签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焊接(通常非常短,如<12小时)。并且 必须在打开包装后立即进行焊接,不能停留。 |
注意:
车间寿命:指的是元件在≤30°C/60%RH的环境条件下的允许暴露时间。一旦超过这个时间,就必须进行“烘烤”除湿后才能使用。
烘烤:对于超过车间寿命的元件,需要放入专门的烘箱中,在特定温度(如125°C)下烘烤一定时间(如24小时),以去除内部吸收的潮气。
如何识别元件的湿敏等级?
包装袋标签:装有湿敏元件的真空防潮袋上,必须贴有清晰的标签,标明MSL等级、车间寿命、烘烤条件等。这是最直接的识别方式。
数据手册:元件的数据手册中通常也会在“封装信息”部分注明其MSL等级。
总结与重要性
湿敏等级(MSL) 是电子元件的防潮能力指标。
它规定了元件拆封后必须在多短时间内用完,否则需要重新烘烤。
严格遵守MSL要求是电子制造中保证良品率、避免“爆米花”效应导致批量报废的关键步骤。
对于维修、实验室等小规模应用,如果芯片暴露时间过长,在用电烙铁焊接前,也建议先进行烘烤,以避免损坏芯片。
什么是肖特基二极管?
一、肖特基二极管的功能
肖特基二极管是一种利用金属与半导体接触形成的势垒(肖特基势垒)而非PN结进行工作的二极管。它的核心功能与普通二极管类似,即单向导电,但由于其独特的物理结构,它拥有一些无可替代的特殊功能:
整流(最核心功能):
允许电流从阳极(金属侧)向阴极(半导体侧)自由流动(正向偏置),而几乎阻止反向电流(反向偏置)。这是所有二极管的基本功能。
超高速开关:
由于是多数载流子(电子)器件,没有普通PN结二极管中少数载流子的复合和消散过程,因此反向恢复时间极短。这使得它非常适合高频电路中的开关操作,能显著降低开关损耗。
低正向压降:
肖特基二极管的正向导通压降非常低,通常在 0.2V 到 0.5V 之间(硅PN结二极管约为0.6-1.2V)。这使得在低电压、大电流的应用中效率更高,功耗和发热更小。
箝位与保护:
由于其快速响应和低压降特性,常用于开关电源和数字电路中,作为箝位二极管,吸收瞬间的反向峰值电压,保护昂贵的MOSFET或IC免受反向电动势的损坏(例如在继电器、电机驱动电路中)。
主要应用场景:
开关电源:用作输出整流二极管,尤其是在低电压、大电流输出的场合(如CPU供电)。
高频电路:射频检波、混频器。
逻辑电路:箝位二极管,防止CMOS电路输入电压过冲。
太阳能电池系统:防止蓄电池电流倒灌。
电源逆接保护:防止因电源正负极接反而损坏电路。
二、关键选型参数
为特定应用选择合适的肖特基二极管时,必须仔细研究其数据手册,关注以下核心参数:
参数名称 | 符号 | 含义与选型考量 |
---|---|---|
1. 最大反向工作电压 | VRRM 或 VR | 这是最重要的限制参数之一。 指二极管能持续承受的最大反向峰值电压。选型时必须确保电路可能出现的最大反向电压 < VRRM,并留出充足的余量(如20%-30%)。肖特基二极管的VRRM通常较低(<200V),这是其最大缺点。 |
2. 平均正向整流电流 | IF(AV) | 这是另一个最重要的限制参数。 指二极管在指定散热条件下能长期通过的最大平均正向电流。选型时必须确保电路的平均工作电流 < IF(AV)。对于脉冲电流,还需参考IFSM(峰值浪涌电流)。大电流应用需考虑散热。 |
3. 正向电压降 | VF | 指在指定正向电流下的管压降。VF越低,效率越高,发热越少。 这是选择肖特基二极管的主要原因。但需注意,VF和VRRM是矛盾的,通常VRRM越高,VF也越高,需要权衡。 |
4. 反向漏电流 | IR | 指在最大反向电压下的漏电流。肖特基二极管的反向漏电流比PN结二极管大得多,且随温度升高急剧增大。 在高温或高电压应用中,必须检查IR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否则会带来较大的功率损耗和稳定性问题。 |
5. 结温 | Tj | 二极管内部PN结(或金属-半导体结)能正常工作的最高温度,通常是150°C或175°C。实际工作温度必须远低于此值。 |
6. 反向恢复时间 | trr | 从正向导通到反向截止所需的时间。肖特基的trr极短(可达纳秒甚至皮秒级),这是其适用于高频开关的关键。在高速开关电路中,这是必看参数。 |
选型流程总结
确定电压:首先看电路的最大反向电压,并据此选择 VRRM,留足余量。
确定电流:根据电路的工作电流选择 IF(AV),并考虑散热(是否需要加散热片)。
权衡VF与IR:在满足电压和电流的前提下,选择 VF 尽可能低的型号,但同时要注意其 IR 在您的应用温度和电压下是否过大。
检查特殊需求:
频率:如果用于高频电路,确认 trr 足够小。
封装:根据PCB空间和散热需求选择封装(如直插的DO-41、贴片的SMA、SMB、大电流的TO-220等)。
温度:如果工作环境温度高,要特别关注 IR 和 Tj。
举例:
为一个5V输出、3A的DC-DC开关电源选择输出整流二极管。
VRRM:电源输入可能是12V,反向电压会超过5V,选择 VRRM > 20V(留出充足余量)的型号。
IF(AV):选择 IF(AV) > 3A 的型号,如5A或10A更稳妥。
VF:在3A电流下,查看其 VF 值,越低越好(如0.45V)。
IR:在20V反向电压和预计的最高工作温度(如80°C)下,查看 IR 是否在可接受范围(通常几百微安到几毫安)。
封装:3A电流较大,选择SMC或TO-252等能承受更大功率的贴片封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