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ds >正文

基于黑马教程——微服务架构解析(二):雪崩防护+分布式事务

之前的两篇文章我们介绍了微服务的基础概念及其服务间通信机制。本篇将深入探讨微服务的核心保障:服务保护与分布式事务

一、微服务保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问题描述:

在一个购物车的微服务中,倘若某一项服务(服务A)同一时刻访问的数据十分庞大,但是购物车服务Tomcat的线程数据是有限的,这会导致整个购物车服务崩溃。倘若这个购物车服务又和别的微服务进行关联,这样一级连一级,最终可能导致整个微服务网络的崩溃,也被称做“雪崩”。

解决方法:

服务保护的方案有很多,最典型这几种:

  • 请求限流
  • 线程隔离
  • 服务熔断

这些方法都不用我们亲自一一实现,已经有一个组件把这些集成了起来,因此我们只需要学习这个组件就行了——Sentinel

1.1 Sentinel

Sentinel 是阿里巴巴开源的一款 轻量级流量控制、熔断降级和系统保护组件,专注于解决微服务架构中的 高可用性、稳定性 问题。它提供实时的监控和动态规则配置,帮助开发者保障服务在 高并发、依赖故障、突发流量 等场景下的稳定性。

核心功能:

  • 流量控制(Flow Control):精准控制QPS、并发线程数,防止系统过载。
  • 熔断降级(Circuit Breaking):自动检测异常比例/响应时间,触发熔断保护。
  • 系统自适应保护(System Adaptive Protection):智能调整入口流量,保护系统不被压垮。
  • 实时监控(Real-time Monitoring):可视化查看接口调用情况、限流熔断数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2 请求限流

核心作用:通过精准控制单位时间内的请求量,防止突发流量导致系统过载崩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实现原理

  • 设定QPS(每秒查询量)或并发线程数阈值
  • 超出阈值的请求将被立即拒绝或排队等待
  • 支持多种算法:固定窗口、滑动窗口、漏桶、令牌桶等

典型应用场景

  • 秒杀系统的高峰期流量控制
  • API网关的全局流量管控
  • 核心业务接口的访问保护

1.3 线程隔离

核心机制:通过为每个微服务子服务分配独立的执行线程池,实现故障隔离。

关键优势

  1. 资源隔离:单个子服务的线程池耗尽不会影响其他服务
  2. 故障隔离:崩溃的线程仅影响当前服务实例
  3. 弹性伸缩:可根据服务重要性动态调整线程池大小

实现方式对比

隔离策略实现方式适用场景资源消耗
线程池隔离每个服务独立线程池耗时较长的同步调用较高
信号量隔离计数器控制并发数轻量级快速调用较低

最佳实践

  • 关键服务配置更大的线程池
  • 配合熔断机制实现双重保护
  • 通过监控实时调整线程池参数

补充说明

虽然线程隔离能有效防止级联故障,但仍需配合熔断机制使用。当某服务线程池完全耗尽时,熔断器可以快速失败并启动降级策略,避免请求堆积。

1.4 服务熔断

当系统检测到某个子服务即将崩溃(如响应时间飙升、错误率激增)时,直接阻断对该服务的所有请求,并快速返回一个预设的备选结果(Fallback),从而避免级联故障。

所以,我们要做两件事情:

  • 编写服务降级逻辑:就是服务调用失败后的处理逻辑,根据业务场景,可以抛出异常,也可以返回友好提示或默认数据。
  • 异常统计和熔断:统计服务提供方的异常比例,当比例过高表明该接口会影响到其它服务,应该拒绝调用该接口,而是直接走降级逻辑。

三者对比

保护策略核心机制主要作用触发条件实现方式适用场景代表框架
请求限流控制单位时间请求量防止突发流量压垮系统QPS或并发数超过阈值- 计数器算法 - 漏桶/令牌桶算法- 秒杀系统 - API网关限流Sentinel、Redis RateLimit
线程隔离资源隔离(线程池/信号量)避免单个服务耗尽所有线程资源线程池满/信号量耗尽- 独立线程池 - 信号量计数- 同步阻塞调用 - 耗时操作隔离Hystrix、Sentinel
服务熔断快速失败+自动恢复防止级联故障,提升系统可用性错误率/慢调用比例超过阈值- 熔断器状态机(开/半开/关) - 降级策略- 弱依赖服务 - 第三方接口调用Sentinel、Resilience4j

二、分布式事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分布式系统中,一个业务执行需要多个微服务共同参与。以图中为例,整个业务为购买商品事务,交易服务、购物车服务和库存服务为分支事务。在单体项目中,很容易满足事务ACID原则,但是在分布式如何满足?

2.1 Seata

核心定位:阿里巴巴开源的 一站式分布式事务解决方案,提供 AT、TCC、Saga、XA 多种模式,解决微服务架构下的数据一致性问题。

Seata的事务管理中有三个重要的角色:

  • TC (Transaction Coordinator) - 事务协调者:维护全局和分支事务的状态,协调全局事务提交或回滚。
  • TM (Transaction Manager) - 事务管理器:定义全局事务的范围、开始全局事务、提交或回滚全局事务。
  • RM (Resource Manager) - 资源管理器:管理分支事务,与TC交谈以注册分支事务和报告分支事务的状态,并驱动分支事务提交或回滚。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TM 就是全局事务的管理者,由这个决定什么时候开启事务,什么时候提交和回滚事务,RM 就是针对自己的分支事务进行汇报,分支事务的回滚和提交。TC 其实就先相当于一个中间人, 监控所有RM 状态汇报给到TM,然后什么操作有TM决定

而TC服务则是事务协调中心,是一个独立的微服务,需要单独部署

2.2 Seata的XA模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M一阶段的工作:

  1. 注册分支事务到TC
  2. 执行分支业务sql但不提交
  3. 报告执行状态到TC

TC二阶段的工作:

  1. TC检测各分支事务执行状态
  2. 如果都成功,通知所有RM提交事务
  3. 如果有失败,通知所有RM回滚事务

RM二阶段的工作:

  • 接收TC指令,提交或回滚事务

2.3 Seata的AT模型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

阶段一RM的工作:

  • 注册分支事务
  • 记录undo-log(数据快照)
  • 执行业务sql并提交
  • 报告事务状态

阶段二提交时RM的工作:

  • 删除undo-log即可

阶段二回滚时RM的工作:

  • 根据undo-log恢复数据到更新前

2.4 两个模型之间的区别

对比维度AT模型(自动补偿)XA模型(两阶段提交)
一致性最终一致性(存在短暂中间状态)强一致性(全程数据锁定)
性能⭐⭐⭐⭐(一阶段已提交,无阻塞)⭐⭐(同步阻塞,资源长时间锁定)
侵入性低侵入(无需改造业务代码)低侵入(依赖数据库原生XA协议)
实现复杂度简单(自动生成反向SQL)中等(需数据库支持XA)
锁范围全局行锁(仅二阶段冲突检测时短暂加锁)全程行锁(Prepare阶段即锁定)
补偿机制自动生成undo_log反向SQL依赖数据库回滚(无自动补偿)
适用场景高并发OLTP场景(如电商、库存)传统金融系统(如银行核心账务)
数据库支持支持主流关系型数据库(MySQL/Oracle等)需数据库明确支持XA协议(如MySQL InnoDB)
故障恢复依赖undo_log恢复(需保证日志可靠)依赖数据库日志恢复
典型框架Seata默认模式Seata XA模式、传统JTA
http://www.xdnf.cn/news/16669.html

相关文章:

  • 如何在 Ubuntu 24.04 或 22.04 Linux 上安装和使用 NoMachine
  • JavaScript 回调函数讲解_callback
  • 力扣7:整数反转
  • golang--通道和锁
  • 做了一款小而美的本地校验器
  • jimfs:Java内存文件系统,脱离磁盘IO瓶颈利器
  • 使用Docker在Rocky Linux 9.5上在线部署LangFlow
  • 【力扣热题100】哈希——两数之和
  • 基于深度学习的医学图像分析:使用3D CNN实现肿瘤检测
  • 智慧工地系统:科技赋能建筑新未来
  • 采用黑翅鸢优化算法BKA-CNN-LSTM、CNN-LSTM、LSTM、CNN四模型多变量回归预测,多输入单输出(Matlab)
  • nifi 访问Kerberos的kafka集群
  • 【行测】常识判断1
  • 图解系统的学习笔记--硬件结构
  • 【安卓笔记】OOM与内存优化
  • Sentinel 不同层面的流控保护
  • Ubuntu、pytorch、mamba安装
  • SD卡简介与驱动开发
  • kotlin基础【3】
  • C++模板元编程从入门到精通
  • Java设计模式-通俗举例
  • 项目上线中的跨域问题
  • 2025年人工智能三大突破:多模态推理、具身智能与全球治理
  • 【计算机网络】OSI七层模型
  • 重生之我在暑假学习微服务第三天《Docker-上篇》
  • 前端工程化常见问题总结
  • Ubuntu lamp
  • 前端静态资源优化
  • selenium 特殊场景处理
  • 手游遇攻击为何要用游戏盾SD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