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届蓝桥STEMA真题剖析-2025年4月13日Scratch初/中级组
[导读]:超平老师的《Scratch蓝桥杯真题解析100讲》已经全部完成,后续会不定期解读蓝桥杯真题,这是Scratch蓝桥真题解析系列教程第235讲。
第16届第6次蓝桥STEMA已于2025年4月13日正式落下帷幕,比赛仍然采取线上形式。这是Scratch初/中级组真题,试题包括两种题型,分别是选择题和编程创作题,其中选择题5道,都是和Scratch编程知识相关的题目。编程部分有5道题,分别是飞翔的小燕子、立夏、听话的小猫、星际巡航和消失的气球,初级组只有前4道编程题,没有第5题。
接下来,超平老师就从如下3个方面对本次STEMA真题进行解读和剖析:
-
选择题部分
-
编程题部分
-
总结
一.选择题部分
一共有5道选择题,每题10分,严禁使用程序验证,选择题不答和答错不扣分。
1. 运行下列哪段程序后,角色会说“吉他”?( )
A.
B.
C.
D.
[超平老师解读]:
本题正确答案是C,考查的知识点是说话指令。
首先要排除的是A和D,A选项是运动指令,D选项是转向指令。B选项是思考指令,C选项是说话指令,符合题目要求。
2. 运行以下程序后,角色会向( )移动。
A. 上
B. 下
C. 右
D. 左
[超平老师解读]
本题正确答案是C,考查的知识点包括舞台坐标系和“将x坐标增加10”指令。
在Scratch编程中,舞台坐标如图所示:
x坐标表示左右方向,y坐标上下方向,首先要排除A和B选项。在使用“将x增加”指令时,正数表示向右移动,负数表示向左移动,所以选C。
3. 运行以下程序后,画笔的粗细为( )。
A. 2
B. 5
C. 6
D. 9
[超平老师解读]:
本题正确答案是A,考查的知识点包括画笔和条件指令。
很明显19 < 21是成立的,因此会执行如果分支,将画笔的粗细增加-3,5 - 3 = 2,所以画笔的粗细为2。
4. 运行以下程序后,变量 p 的值为( )。
A. 63
B. 58
C. 49
D. 46
[超平老师解读]:
本题正确答案是C,考查的知识点包括循环和变量。
为了让你更好的理解循环过程,超平老师将循环过程用表格表示如下:
需要注意的是,循环6次后,p的值为49,条件49 > 45成立,循环结束。
5. 运行以下程序后,变量result的值为( )。
A. 4
B. 6
C. 8
D. 10
[超平老师解读]:
本题正确答案是A,考查的知识点包括循环、变量和列表。
为了更好地理解代码,超平老师将循环过程用表格表示如下:
如果余数为0,对result的结果不影响,可以直接忽略,真正有效的运算只有3次,其中第2次循环增加-4,第3次循环增加6,第4次循环增加2,因此resutl的结果为4。
二.编程题部分
编程题一共有5道,分别是飞翔的小燕子、立夏、听话的小猫、星际巡航和消失的气球,初级组只有前4题。
1.飞翔的小燕子(30分)
编程实现:
飞翔的小燕子。
具体要求:
1). 点击绿旗,小燕子在空中,如图所示;
2). 1秒后,切换舞台背景。
评分标准:
-
10分:满足“具体要求”中的1);
-
10分:满足“具体要求”中的2);
-
10分:满足“具体要求”中的3)。
[超平老师解读]:
作为stema测评的第一题,超级简单,完成时间3分钟左右。注意一个细节,就是尽量要设置角色的初始位置,确保在任何情况下点击绿旗,都能出现在正确的位置上。
关于本题的详细讲解,可以参考《飞翔的小燕子-第16届蓝桥第6次STEMA测评Scratch真题第1题》这篇教程。
2. 立夏(50分)
编程实现:
立夏。
具体要求:
1). 点击绿旗,“立”、“夏”都不在田字格内,如图所示;
2). 1秒后,“立”字移动到第一个田字格中(能看到移动的过程),如图所示;
3). “立”字移动结束之后,“夏”字移动到第二个田字格中(能看到移动的过程),如图所示。
[超平老师解读]:
这是本次stema测评的第2题,还是挺简单的,完成时间3分钟左右。关键点只有一个,就是使用滑行指令来实现角色的移动,既可以精确的控制角色的终点位置,同时又能控制好两个角色的前后衔接关系,可谓是一举两得。
关于本题的详细讲解,可以参考《立夏-第16届蓝桥第6次STEMA测评Scratch真题第2题》这篇教程。
3. 听话的小猫(70分)
编程实现:
听话的小猫。
具体要求:
1). 点击绿旗,小猫在草地上,造型如图所示;
2). 1秒后,小猫说“请输入”,同时舞台下方显示输入框,如图所示;
3). 如果输入 1,小猫切换为如下图所示的造型;
4). 如果输入 2,小猫切换为如下图所示的造型。
[超平老师解读]:
这是本次stema测评的第3题,非常简单,完成时间5分钟左右。关键点只有一个,就是要使用两个“如果...那么”指令,而不要直接使用“如果...那么...否则”指令,这样才能完全符合题意。
关于本题的详细讲解,可以参考《听话的小猫-第16届蓝桥第6次STEMA测评Scratch真题第3题》这篇教程。
4. 星际巡航(70分)
编程实现:
星际巡航。
具体要求:
1). 点击绿旗,飞碟的出发点在舞台的左下角,如图所示;
2). 1秒后,飞碟移动到红色的星球上(能看到移动过程),并在移动的过程中绘制出白线,如图所示;
3). 1 秒后,飞碟移动到黄色的星球上(能看到移动过程),并在移动的过程中绘制出黄线,如图所示;
4). 1 秒后,飞碟沿黄色白线返回红色星球,返回的过程中逐渐擦除黄线;
5). 1 秒后,飞碟从红色星球沿白色线返回出发点,返回的过程中逐渐擦除白线;
6). 飞碟回到出发点后,显示逐渐变大的“巡航结束”(能看到变大的过程)。
[超平老师解读]:
这是本次stema测评的第4题,是初级组的最后一题,难度较大,完成时间大概30分钟左右。其核心是借助两个画笔角色来绘制黄线和白线,通过不断的擦除全部和重新绘制,模拟出逐渐擦除的效果;
关于本作品的详细讲解,可以参考《星际巡航-第16届蓝桥第6次STEMA测评Scratch真题第4题》这篇教程。
5. 消失的气球(80分)
编程实现:
消失的气球。
具体要求:
1). 点击绿旗,变量“得分”的值为 0,角色、背景如图所示;
2). 1秒后,气球说“请输入 3~8 的整数”,同时舞台下方出现输入框,如图所示;
3). 输入一个整数后,气球消失,在舞台上出现与输入整数相同数量的气球;
4). 出现的气球的造型随机,并且出现在舞台下边缘的随机位置(所有气球的 y 坐标相同);
例如:输入 5 后的效果如下:
5). 1 秒后,所有气球竖直向上移动,红色气球比黄色气球移动的快;
6). 鼠标点击红色气球后,该气球消失,同时“得分”的值增加 5;
7). 鼠标点击黄色气球后,该气球消失,同时“得分”的值减小 2;
8). 当气球到达舞台上边缘后消失。
[超平老师解读]:
这是本次stema测评的第5题,是中级组最后一题,初级组没有此题,难度中等吧,完成时间大概15分钟左右。
作品不难,但是涉及到的知识点挺多的,综合性较强。关键点有两个,一是使用私有变量来设置气球的速度,确保不同颜色的气球有不同的速度;二是在检测角色点击的时候,使用“按下鼠标” + “碰到鼠标指针”组合,避免出现bug。
关于本作品的详细讲解,可以参考《消失的气球-第16届蓝桥第6次STEMA测评Scratch真题第5题》这篇教程。
三.总结
总体来说,本次STEMA初/中级组题目难度中等,重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如下几个方面:
-
运动编程;
-
外观编程;
-
事件广播机制;
-
克隆编程;
-
Scratch画笔;
前3道编程题超级简单,考查的知识点是外观和运动编程,外观编程方面主要涉及舞台背景的切换,角色的造型切换;运动编程则主要是使用滑行指令将角色移到确定的位置。
第4题是初级组的压轴题,考查的是画笔编程,难度较大,是本次测评中最难的一题,需要运用先擦再画模型来实现擦除的效果。
第5题是中级组的压轴题,考查的是克隆和运动编程,都是常规的知识点运用,难度反而比第4题要小。
很多老师、家长和孩子都发现STEMA难度大大降低了,怎么回事呢?
这和赛事改革有很大的关系,从2024年10月份开始,STEMA测评已经独立出来了,和蓝桥杯比赛没有关联。除了测评,STEMA还有省考和国考,测评前60%可以参加省考,省考前10%可以参加国考。
当然,作为蓝桥的测评,其质量和含金量还是很高的。就算是不参加STEM测评,超平老师也建议你做一做STEMA真题,它可以作为蓝桥省赛和国赛的实战演练。
如果你觉得文章对你有帮助,别忘了点赞和转发,予人玫瑰,手有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