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ds >正文

RDMA简介3之四种子协议对比

RDMA协议共有四种子协议,分别为InfiniBand、iWARP、RoCE v1和RoCE v2协议。这四种协议使用统一的RDMA API,但在具体的网络层级实现上有所不同,如图1所示,接下来将分别介绍这四种子协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1 RDMA四种子协议网络层级关系图
InfiniBand:InfiniBand是一种专为RDMA设计的网络,其传输层、网络层及链路层均遵循IB协议规范,没有类似以太网的复杂协议交互计算,从硬件级别保证传输可靠,但成本较为高昂,需要使用专用的IB交换机和IB网卡才可以正常路由。
RoCE v1与RoCE v2:RoCE协议即RDMA over Ethernet,其在以太网上承载IB协议,与IB协议具有相同的传输层,仅在网络层和链路层与IB协议存在差异。RoCE协议有v1和v2版本,其中RoCE v1只能部署于二层网络,其报文结构是在原有IB协议报文基础上增加二层以太网报文头,通过ETH Type标识RoCE报文。而RoCE v2基于UDP/IP协议承载RDMA,可部署在三层网络环境下,在原有IB协议报文基础上增加UDP头、IP头和ETH头,通过UDP端口号4791标识RoCE v2报文。使用普通以太网交换机搭配IB网卡即可实现网络路由。
iWARP:iWARP协议是基于TCP/IP协议的RDMA网络,能够工作在任何TCP/IP协议的网络上层,同时将TCP/IP处理流程从CPU卸载到RDMA网卡处理。仅需要使用普通以太网交换机和iWARP网卡即可实现路由。但在大规模部署时,由于TCP/IP协议点对点连接的特性,将会占用大量的内存资源,对系统规格的要求更高
在对比这四种子协议时,将RoCE v1与RoCE v2协议放在一起讨论,RDMA的子协议的比较如表1所示。
表1 RDMA四种子协议的比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当今数据中心应用中,综合考虑到成本、性能、硬件需求等因素的前提下,RoCE v2协议正逐渐成为主流RDMA协议。

相关视频感兴趣者,请搜B站用户名: 专注与守望
或链接:
https://space.bilibili.com/585132944/upload/video

http://www.xdnf.cn/news/12165.html

相关文章:

  • 基于AI的智能简历筛选系统开发实战
  • 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分析
  • 一站式直播工具:助力内容创作者高效开启直播新时代
  • 基于cnn的通用图像分类项目
  • django之请求处理过程分析
  • 应用层协议:HTTP
  • 网页前端开发(基础进阶3--Vue)
  • PostgreSQL(PostGIS)触发器+坐标转换案例
  • 网络爬虫一课一得
  • OD 算法题 B卷【DNA序列】
  • 解决:如何在Windows adb使用dmesg | grep检查内核日志
  • 关于udp——mqtt运行注意事项
  • CSP is what?
  • SVM超详细原理总结
  • C语言数组初始化方法大全(附带实例)
  • 服务器--宝塔命令
  • 83.部署解析文件模型
  • 多模态大语言模型arxiv论文略读(106)
  • AlexNet,VGG,Inceptions, ResNet, MobileNet对比
  • Mysql的B-树和B+树的区别总结
  • 【知识点】第6章:组合数据类型
  • 【DVWA系列】——Brute Force(暴力破解)——low
  • 面试题:N叉数的最大深度
  • 软件功能鉴定需要注意哪些内容?
  • NLP学习路线图(二十四):门控循环单元(GRU)
  • 深度学习之路——CNN卷积神经网络详解
  • Python 运算符详解
  • 【Markdown 中定义函数和变量】
  • 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国际数字影像产业园绘就文创发展新蓝图
  • Python多线程编程:从GIL锁到实战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