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单片机串行口的学习心得
学习目标:
1.了解AT89S51单片机片内串行口的基本工作原理
2.掌握与串行口有关的特殊功能寄存器以及四种工作方式
一、串行口内部结构
单片机串行口有两个独立的接收、发送缓冲器SBUF,属于特殊功能寄存器,可以同时发送、接收数据;发送缓冲器只能写不能读,接收缓冲器只能读不能写;有两个特殊功能控制器:SCON和PCON,具体内部结构图如下所示:
二、特殊功能寄存器
2.1 特殊功能寄存器PCON
字节地址为87H,不能位寻址,基本格式如下所示:
2.2串行口控制寄存器SCON
字节地址98H,可位寻址,位地址为98H-9FH,基本格式如下:
三、串行口的四种工作方式
在SCON结构图中,D6和D7位为SM0,SM1,他们的取值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工作方式。
当SM0=0,SM1=0时,串行口此时为方式0,表示是同步移位寄存器方式,用于扩展I/O口;
当SM0=0,SM1=1时,串行口此时为方式1,表示是8位异步收发,波特率可变,由定时器控制;
当SM0=1,SM1=0时,串行口此时为方式2,表示是9位异步收发,波特率为固定值;
当SM0=1,SM1=1时,串行口此时为方式3,表示是9位异步收发,但波特率可变,由定时器控制。
学习小结:
在本节课中,我深入了解了单片机串行口的应用。通过对比学习,我发现单片机串行口的内容更加接近硬件操作,需要精确控制硬件。在单片机串行口中,我学习了如何通过串行口进行数据传输,如何设置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等参数,以及如何使用串行口进行通信。通过实验,我验证了串行口的通信原理,并且了解了如何使用简单汇编语言程序来控制硬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