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中级【网络工程师】第6版教材 第4章 无线通信网 (下)
考点分析:
- 重要程度:⭐⭐⭐
- 选择题考查1 ~ 3分,案例分析可能考查填空和简答
- 高频考点:802.11信道与频段、CSMA/CA、无线网络优化、无线认证、无线配置步骤
- 新教材变化:新增4G/5G、删除无线城域网
本章将详述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无线局域网以及无线个人网的体系结构和实用技术。
第5节 802.11 MAC层
5.1 802.11访问控制机制
802.11 MAC子层定义了3种访问控制机制:CSMA/CA(支持竞争访问),RTS/CTS和点协调功能(支持无竞争访问)。
CSMA/CA核心原理:发送数据前先检测信道是否使用,若信道空闲,则等待一段随机时间后,发送数据。所有终端都遵守这个规则,故这个算法对参与竞争的终端是公平的,按先来先服务的顺序获得发送机会。
RTS/CTS信道预约:发送前先打报告,其他终端记录信道占用时间。
PCF点协调功能:由AP集中轮询所有终端,将发送权限轮流交给各个终端,类似令牌,拿到令牌的终端可以发送数据,没有令牌的终端则等待。点协调功能比DCF分布协调优先级更高。(无争用)
5.2 隐藏节点问题
为什么无线网络不沿用有限网络的CSMA/CD,而提出CSMA/CA来解决冲突问题?
原因:有限网络中所有终端直接连接起来,可以非常容易检测到其他终端有没有发送数据(收发数据有线链路上会有光电脉冲变化)。无线网络终端没有线缆连接,可能检测不到冲突,最典型的就是隐藏节点(也叫隐蔽终端)问题。如下,A和C互为隐藏节点。
5.3 802.11三种帧间间隔
- DIFS(分布式协调IFS):最长的IFS,优先级最低,用于异步帧竞争访问的时延
- PIFS(点协调IFS):中等长度的IFS,优先级居中,在PCF操作中使用
- SIFS(短IFS):最短的IFS,优先级最高,用于需要立即响应的操作(确认ACK)
帧间间隔用途
- CSMA/CA中,数据要发送,就监听信道是否空闲。如果信道空闲,等待DIFS时段后开始发送
- AP收到一个数据帧后等待SIFS再发送一个应答帧(ACK)
- SIFS用于RTS/CTS:源终端先发送一个“请求发送”帧RTS,目标终端收到RTS后等待一个SIFS时间,然后发送“允许发送”帧CTS。
- RTS/CTS后,发送数据前等待SIFS.
NAV:Network Allocation Vector,网络分配矢量信号,该信号的存在说明信道忙,所有终端不得争用信道。
5.4 练习
1. [网规2023年11月第48-49题]
下图所示为无线局域网,站点与AP发送802.11帧的过程中,帧间间隔IFS1的类型为(),IFS1、IFS2、IFS3和IFS4中,最长的是()
[1] A. CIFS B. DIFS C. PIFS D. SIFS
[2] A. IFS4 B. IFS2 C. IFS3 D. IFS1
[答案] 1. B 2. D
[解析] 为了尽量避免碰撞,IEEE 802.11规定,所有站点在完成发送后,必须等待一段很短的时间(继续监听)才能发送下一帧,这段时间称为帧间间隔(IFS),有3种IFS:DIFS、PIFS和SIFS。帧间间隔长短取决于该站发送的帧类型。
网络中的控制帧以及对所有接收数据的确认帧都采用SIFS作为发送之前的等待时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