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i >正文

【嵌入式】【搜集】状态机、状态迁移图及状态模式材料

文章目录

  • 状态机
    • 状态机
    • 状态机定义与核心特点
    • 状态机总结
  • 状态迁移图
    • 状态迁移图
    • 状态迁移图核心概念与要素
    • 状态迁移图常见错误与规避
    • 状态迁移图总结
  • 状态模式
    • 状态模式
    • 状态模式核心概念与组成
    • 状态模式核心价值与适用场景
    • 状态模式优缺点分析
    • 进阶优化技巧
    • 行为模式总结

状态机

状态机

状态机(Finite State Machine, FSM)是一种用于描述系统行为、管理状态转换的数学模型和编程架构,广泛应用于软件开发、硬件设计、自动化控制等领域。

状态机定义与核心特点

  • 状态机是现实事物运行规则的抽象模型,由有限的状态(State)、事件(Event)、转换(Transition) 和 动作(Action) 组成。
  • 核心特点:系统在任何时刻仅处于一个确定状态,状态转移由事件触发,且转移规则预先定义。

状态机总结

状态机通过离散化状态、事件驱动转换和结构化动作,将复杂业务流程转化为可预测、易维护的模型。

无论是嵌入式设备的实时控制(如QP框架),还是企业级业务系统(如Spring State Machine),状态机都是应对逻辑复杂性的核心工具。

设计时需遵循“状态穷举、事件明确、转换闭环”原则,结合可视化工具提升开发效率。

状态迁移图

状态迁移图

状态迁移图(State Transition Diagram,STD)是描述系统状态及其转换关系的图形化工具,广泛应用于软件工程、系统设计和测试领域。

其核心是通过状态、事件、迁移和动作等要素,建模系统在事件驱动下的行为变化。

状态迁移图核心概念与要素

  1. 状态(State):系统在特定时刻的行为表现,具有相对稳定性。状态需满足:

    • 稳定性:无外部事件时保持不变。
    • 原子性:避免将短暂“动作”误设为状态(伪态)。
  2. 迁移(Transition) :状态间的转换路径,由事件(Event)触发,可伴随动作(Action):

    • 事件:如用户操作(单击按钮)、系统信号(超时)。
    • 动作:迁移时执行的操作(如发送通知、更新数据库)。
  3. 初始态与终止态

    • 初始态以实心圆点(●)表示
    • 终止态以双层圆圈(Ⓞ)标注。

状态迁移图常见错误与规避

  • 伪态(False State):将瞬时动作误设为状态(如“数据加载中”应归属为动作)。
  • 漏态(Missing State):未覆盖所有可能状态(如订单系统遗漏“部分退款”状态)。
  • 过度复杂化:优先使用单级单维结构,避免多级/多维导致的维护困难。

状态迁移图总结

状态迁移图通过抽象状态、事件和迁移三要素,为系统行为提供可视化建模,支撑设计、开发和测试的全流程。其核心价值在于:

  • 设计阶段:厘清业务逻辑,避免状态遗漏。
  • 测试阶段:通过路径覆盖(尤其是异常路径)提升用例有效性。
    实际应用中需结合状态迁移表和转换树,确保模型严谨性与可追溯性。

状态模式

状态模式

状态模式(State Pattern)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允许对象在其内部状态改变时改变其行为,使得对象的行为看起来像其类发生了改变。

该模式通过将状态封装为独立的对象,并委托当前状态对象处理行为,实现了状态逻辑与对象主逻辑的解耦。

状态模式核心概念与组成

  1. Context(上下文)
    • 持有当前状态对象的引用,定义客户端交互的接口。
    • 负责在状态变化时更新状态对象,并将行为委托给当前状态类处理。
  2. State(状态接口)
    • 声明所有具体状态类必须实现的方法,定义状态相关的行为接口(如 handle()process())。
    • 确保不同状态的行为逻辑通过统一接口调用。
  3. ConcreteState(具体状态类)
    • 实现 State 接口,封装特定状态下的行为逻辑。
    • 在行为执行过程中可触发状态转换(例如调用 Context.setState() 切换到新状态)。

状态模式核心价值与适用场景

  1. 解决复杂条件分支:替代大量 if-elseswitch-case 语句,将状态相关的行为分散到独立类中,提升代码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2. 封装状态转换逻辑:状态转换规则由具体状态类内部实现,避免状态转换逻辑散落在多处,集中管理确保一致性。
  3. 符合开闭原则(OCP):新增状态时只需添加新的状态类,无需修改现有状态类或上下文代码。

状态模式优缺点分析

  • 优点:

    • 行为局部化:每个状态的行为集中在一个类中,便于维护。
    • 解耦上下文:上下文无需关注状态细节,仅委托行为。
    • 扩展性:新增状态不影响其他代码。
  • 缺点:

    • 类数量膨胀:每个状态需独立类,可能增加系统复杂度。
    • 状态转换耦合:状态类需了解其他状态的存在(如 ConcreteStateA 中调用 Context.setState(new ConcreteStateB()))。
    • 性能开销:频繁状态切换可能需多次创建状态对象(可通过对象池或单例优化)。

进阶优化技巧

  1. 状态机驱动:使用状态转换表(如 Map<当前状态, Map<事件, 新状态>>)集中管理转换规则,避免状态类间耦合:

  2. 依赖注入(DI)整合:通过容器(如Spring)管理状态对象生命周期,避免手动实例化:

  3. 异步状态处理:支持耗时操作(如网络请求)的异步状态转换:

行为模式总结

状态模式通过解耦状态与行为,解决了对象在状态驱动下的行为动态切换问题,尤其适用于:

  1. 多状态且行为差异大的系统(如工作流、订单管理)。
  2. 需要消除复杂条件分支的场景。
  3. 未来可能频繁新增状态的扩展需求。

最佳实践:当状态超过3个且可能增长时优先使用,同时结合状态机或DI框架降低复杂度。避免在简单场景(状态≤2)中过度设计。

http://www.xdnf.cn/news/18598.html

相关文章:

  • VSCode远程开发实战:SSH连接服务器详解(附仙宫云平台示例)
  • Ubuntu24.04环境下causal_conv1d和mamba_ssm安装
  • 深度剖析Spring AI源码(七):化繁为简,Spring Boot自动配置的实现之秘
  • Linux应急响应一般思路(一)
  • 设计模式:建造者模式
  • 【ansible】5.在受管主机部署文件和Jinja2模板
  • 嵌入式八股文面试题总结(QT、RTOS、Linux、ARM、C/C++)(持续更新)
  • 在Excel和WPS表格中打印时加上行号和列标
  • 【Unity开发】Unity核心学习(二)
  • 超级助理:百度智能云发布的AI助理应用
  • 2025年渗透测试面试题总结-30(题目+回答)
  • 【从零开始学习Redis】如何设计一个秒杀业务
  • Java全栈工程师面试实录:从基础到微服务的深度探索
  • 埃氏筛|树dfs|差分计数
  • UE5.5 C++ 增强输入 快速上手
  • 恶劣天气下漏检率↓79%!陌讯多模态时序融合算法在道路事故识别的实战优化
  • 淘宝API实战应用:数据驱动商品信息实时监控与增长策略
  • DBeaver连接SQL Server时添加驱动后仍提示找不到驱动的解决方法
  • 51c自动驾驶~合集18
  • 学习记录(二十一)-Overleaf中图片文字间隔太大怎么办
  • java学习 + 一个向前端传流顺序不一致的一个解决思路
  • ubuntu中的nginx.conf和windows中的nginx.conf内容对比
  • 从栈到堆:深入理解C语言静态与动态链表的创建与管理
  • Flutter性能优化完全指南:构建流畅应用的实用策略
  • 如何安全解密受限制的PDF文件
  • [二维前缀和]1277. 统计全为 1 的正方形子矩阵
  • 【线性代数】常见矩阵类型
  • RandAR训练自己的数据集
  • ARINC 825板卡的应用
  • C++---双指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