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web >正文

Hadoop HDFS-SecondaryNameNode(2nn)详细介绍

作者介绍:简历上没有一个精通的运维工程师。请点击上方的蓝色《运维小路》关注我,下面的思维导图也是预计更新的内容和当前进度(不定时更新)。

图片

中间件,我给它的定义就是为了实现某系业务功能依赖的软件,包括如下部分:

Web服务器

代理服务器

ZooKeeper

Kafka

RabbitMQ

Hadoop HDFS(本章节)

前面我们介绍了HDFS的安装,在单机版本里面一共启动了3个java进程:

NameNode,DataNode,SecondaryNameNode,下面我们就来分别介绍这3个进程,今天是SecondaryNameNode

2NN(Secondary NameNode, Secondary NN)是 Hadoop 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中用于辅助 NameNode 管理元数据的重要组件,虽然名称中带有 “NameNode”,但它并非 NameNode 的备用节点,核心功能是减轻 NameNode 的负担并优化元数据管理。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基本概念与核心作用

在 HDFS 中,NameNode 负责存储和管理整个文件系统的元数据(如文件目录结构、文件与数据块的映射关系等),这些元数据的变更会被记录在编辑日志(EditLog) 中,而FsImage 则是元数据的快照(包含某一时刻的完整元数据)。随着集群运行,EditLog 会不断增长,若长期不处理,会导致 NameNode 启动时加载和合并 EditLog 的时间过长,影响系统效率。

2NN 的核心作用是定期合并 EditLog 和 FsImage,生成新的 FsImage 并回传给 NameNode,从而减少 EditLog 的体积,减轻 NameNode 的压力,同时为元数据提供一定的备份能力。

简单来说:NameNode 在运行期间只会写 EditLog,而不会主动将 EditLog 和 FsImage 合并成新的 FsImage。这个合并过程(Checkpoint)需要依赖外部组件完成,比如单机部署下的 SecondaryNameNode。

工作机制(合并流程)

2NN 的工作流程主要围绕 “EditLog 与 FsImage 的合并” 展开,具体步骤如下:

请求元数据:2NN 定期(可通过配置参数 dfs.namenode.checkpoint.period 设定,默认 1 小时)向 NameNode 发送合并请求,NameNode 收到请求后,会暂停向当前 EditLog 写入新的变更,转而创建一个新的 EditLog 文件(如 edits_new),后续的元数据变更会写入这个新文件。

获取元数据文件:NameNode 将当前的 FsImage 和未合并的 EditLog 发送给 2NN。

合并操作:2NN 将 FsImage 加载到内存,然后逐条执行 EditLog 中的变更操作,生成一个新的 FsImage(fsimage.ckpt)。这个过程相当于将 EditLog 中的增量变更 “固化” 到 FsImage 中,使新的 FsImage 包含最新的元数据状态。

回传新 FsImage:2NN 将合并后的新 FsImage 发送回 NameNode,NameNode 接收后会用它替换旧的 FsImage,并将之前创建的 edits_new 重命名为正式的 EditLog 文件,至此完成一次合并。

通过这一过程,EditLog 会被定期 “清空”(合并到 FsImage 中),避免其无限增长,同时 NameNode 无需自己执行合并操作,节省了计算资源。

图片

同 NameNode 的关系

  • 依赖关系:2NN 依赖 NameNode 提供的 FsImage 和 EditLog,自身不参与元数据的实时管理,也不处理客户端请求(所有客户端请求均由 NameNode 处理)。
  • 数据同步限制:2NN 仅定期合并元数据,因此它存储的元数据是 “准实时” 的(取决于合并周期),并非与 NameNode 完全同步。
  • 非高可用角色:2NN 不能在 NameNode 故障时直接接管其工作(这是 Standby NameNode 的功能)。若 NameNode 故障且未配置高可用(HA),即使有 2NN,也需要手动恢复元数据(从 2NN 拷贝 FsImage 和 EditLog),且可能丢失最后一次合并后的元数据变更。

http://www.xdnf.cn/news/19973.html

相关文章:

  • PPI网络与TF-miRNA调控网络的实现方法(基于《列腺癌研究.pdf》)
  • 跟做springboot尚品甄选项目
  • 理解用户需求
  • 第6章:垃圾回收分析与调优
  • Java内存模型解析:并发编程的基石
  • DARPA OFFSET公开资料探究
  • GEO优化专家孟庆涛:优质内容是GEO优化的核心
  • 后端一次性返回十万条数据时,前端需要采用多种性能优化策略来避免页面卡顿
  • 日志打印--idf的esp32
  • Agent开发基础---提示词编写
  • 【数据分享】土地利用矢量shp数据分享-北京
  • AI Agent重构SOC:下一代智能安全运营平台的能力跃迁
  • 产线自动化效率上不去?打破设备和平台的“数据孤岛”是关键!
  • LeetCode 面试题 16.06.最小差
  • JavaScript原型与原型链:对象的家族传承系统
  • Springboot3+SpringSecurity6Oauth2+vue3前后端分离认证授权-资源服务
  • 单片机键盘接口程序设计(汇编语言)
  • 血缘元数据采集开放标准:OpenLineage Guides 在 Airflow 中使用 OpenLineage Proxy
  • 快速在RK3588上部署运行DeepSeek-R1-Distill-Qwen-1.5B模型并进行板端推理调用流程记录
  • 重生之IOday4————多进程通信
  • Python学习笔记--使用Django修改和删除数据
  • Python学习笔记--使用Django查询数据
  • 网络协议之https?
  • 智能开发新突破:大模型驱动的QAC与TESSY助手实战分享
  • 【工具变量】上市公司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DID数据(2010-2024年)
  • phpstorm 操作git 另外的操作在 我的收藏
  • Maven动态控制版本号秘籍:高效发包部署,版本管理不再头疼!
  • Top 10 Kali Linux Tools for Hacking 2025.2
  • 《WINDOWS 环境下32位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第11章 动态链接库和钩子
  • nano banana官方最强Prompt模板来了!六大场景模板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