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web >正文

TCP 并发服务器构建

单循环服务器与并发服务器

单循环服务器:服务端同一时刻只能处理一个客户端的任务。

并发服务器:服务端同一时刻可以处理多个客户端的任务。

TCP 并发服务器构建

1. TCP 建立连接:一对一 TCP 服务端并发模型

1.1 多进程

进程资源开销大;

安全性高。

1.2 多线程

线程相对于进程资源开销小;

在相同资源环境下,并发量比进程大。

1.3 线程池

目的:解决多线程或多进程模型中,**频繁创建和销毁线程(进程)**带来的时间消耗问题;

基于 生产者—消费者模型任务队列 实现的一套多线程框架。

1.4 IO 多路复用

IO:文件描述符(fd);

特点:在不创建新的进程和线程的前提下,使用一个进程实现对多个文件读写的同时监测。

阻塞 IO 模式

fgets(stdin);

recv(connfd);

多个任务之间表现为同步的效果。

常见实现方式
  1. select

  2. poll

  3. epoll

2. select 实现 IO 多路复用

2.1 实现步骤

  1. 创建文件描述符集合:fd_set

  2. 添加关注的文件描述符到集合:FD_SET()

  3. 使用 select 将集合表传递给内核,内核开始监测事件

  4. 当内核监测到事件时,应用层 select 将解除阻塞,并获得相关的事件结果

  5. 根据 select 返回的结果做不同的任务处理

2.2 常用操作函数

void FD_CLR(int fd, fd_set *set);     // 从集合中移除文件描述符
int  FD_ISSET(int fd, fd_set *set);   // 判断文件描述符是否在集合中
void FD_SET(int fd, fd_set *set);     // 将文件描述符加入集合
void FD_ZERO(fd_set *set);            // 清空集合

2.3 select 函数原型

int select(int nfds, fd_set *readfds, fd_set *writefds,fd_set *exceptfds, struct timeval *timeout);

功能

传递文件描述符集合表给内核,并等待获取事件结果。

参数

nfds:关注的最大文件描述符 + 1;

readfds:读事件的文件描述符集合;

writefds:写事件的文件描述符集合;

exceptfds:其他事件的文件描述符集合;

timeout:设置 select 监测的超时时间

    NULL:不设置超时时间(select 一直阻塞等待)。

返回值

成功:返回内核监测到的事件个数;

失败:返回 -1

返回 0:超时时间到达,但没有事件发生。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ys/select.h>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ocket.h>
#include <netinet/in.h>
#include <netinet/ip.h> 
#include <arpa/inet.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signal.h>
#include <sys/wait.h>#define SER_PORT  50000
#define SER_IP    "192.168.0.179"int init_tcp_ser()
{int sock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if (sockfd < 0){perror("socket error");return -1;}struct sockaddr_in seraddr;seraddr.sin_family = AF_INET;seraddr.sin_port = htons(SER_PORT);seraddr.sin_addr.s_addr = inet_addr(SER_IP);int ret = bind(sockfd, (struct sockaddr *)&seraddr, sizeof(seraddr));if (ret < 0){perror("bind error");return -1;}ret = listen(sockfd, 100);if (ret < 0){perror("listen error");return -1;}return sockfd;
}int main(int argc, const char *argv[])
{char buff[1024] = {0};struct sockaddr_in cliaddr;socklen_t clilen = sizeof(cliaddr);int sockfd = init_tcp_ser();if (sockfd < 0){return -1;}//1. 创建文件描述符集合fd_set rdfds;fd_set rdfdstmp;FD_ZERO(&rdfds);//2. 添加关注的文件描述符到集合FD_SET(sockfd, &rdfds);int maxfd = sockfd;while (1){rdfdstmp = rdfds;//3. 传递集合到内核,并等待返回监测结果int cnt = select(maxfd+1, &rdfdstmp, NULL, NULL, NULL);if (cnt < 0){perror("select error");return -1;}//4. 是否有监听套接字事件到达 ----》三次握手已完成,可以acceptif (FD_ISSET(sockfd, &rdfdstmp)){int connfd = accept(sockfd, (struct sockaddr *)&cliaddr, &clilen);if (connfd < 0){perror("accept error");return -1;}FD_SET(connfd, &rdfds);maxfd = maxfd > connfd ? maxfd : connfd;}//5. 是否有通讯套接字事件到达for (int i = sockfd+1; i <= maxfd; i++){if (FD_ISSET(i, &rdfdstmp)){memset(buff, 0, sizeof(buff));ssize_t cnt = recv(i, buff, sizeof(buff), 0);if (cnt < 0){perror("recv error");FD_CLR(i, &rdfds);close(i);continue;}else if (0 == cnt){FD_CLR(i, &rdfds);close(i);continue;}printf("%s\n", buff);strcat(buff, "--->ok");cnt = send(i, buff, strlen(buff), 0);if (cnt < 0){perror("send error");FD_CLR(i, &rdfds);close(i);continue;}}}}close(sockfd);return 0;
}

http://www.xdnf.cn/news/19052.html

相关文章:

  • 智芯MCU 勘误文档问题解析
  • 【Java知识】Java线程相关对象全面解析与最佳实践
  • 阿里云——应用交付与负载均衡
  • 数据对话的“通用语法”:SQL与KingbaseES的智能处理艺术
  • 从感知机到大模型:神经网络的全景解析与实践指南
  • ES01-环境安装
  • 盛大启幕!融智兴科技亮相 IOTE 2025 深圳国际物联网展
  • SegEarth-R1: Geospatial Pixel Reasoning via Large Language Model
  • 稀土:从“稀有”到“命脉”的科技核心
  • LeetCode算法日记 - Day 23: 外观数列、数青蛙
  • LeetCode - 155. 最小栈
  • 8.28 模拟
  • rust语言(1.88.0)sqlite数据库rusqlite库(0.37.0)学习笔记
  • 蘑兔音乐:帮你把灵感落地
  • 【新版发布】Apache DolphinScheduler 3.3.1 正式上线:更稳、更快、更安全!
  • 【Django + Pure Admin】基于Django+Vue3的前后端分离管理系统框架设计
  • 预处理详解
  • 【Spring Cloud 微服务】5.架构的智慧枢纽:深度剖析 Nacos 注册中心
  • 《Vuejs设计与实现》第 17 章(编译优化)
  • JMeter 5.3 性能测试:文件下载脚本编写与导出文件接收完整指南
  • 数据结构:堆排序 (Heap Sort)
  • spire.doc在word中生成公式
  • 设计模式理解
  • Shader开发(十七)着色器中的纹理采样与渲染
  • 农业物联网:科技赋能现代农业新篇章
  • 数模笔记day01(数据预处理、K-means聚类、遗传算法、概率密度分布)
  • UE5蓝图接口的创建和使用方法
  • 有鹿机器人如何用科技与创新模式破解行业难题
  • linux下的网络编程(2)
  • 智能体协作体系核心逻辑:Prompt、Agent、Function Calling 与 MCP 解析